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30/11/2013
双溪毛糯(下):拥全世界第二大病院.“希望之谷”麻疯病患的家
作者: admin

这里曾是让人绝望之地,却也让他们点燃希望,并成为他们最后的家,一个比出生地更重要的家。

这个地方就是麻疯病患的家,也是全世界第二大的麻疯病院——双溪毛糯麻疯病控制中心又称“希望之谷”。

麻疯病院建于1926年

提及双溪毛糯,就不得不提双溪毛糯麻疯病院和花圃,这个占地570英亩的国家麻疯病控制中心(PusatKawalan Kusta Negara)建于1926年,前为麻疯病疗养院(Sungai BulohLeprosarium)。

这里的基本设施非常齐全,俨如一个小市镇。然而有别与一般繁华的市镇,这里却是相对的宁静,走在大街上,迎面而来的就是两排正在“争艳斗丽”的花卉,还有许多赏花者赞美声,似乎忘了这里住着的多数是麻疯病康复者。

离开大街,走在小巷时不仅有许多各种风格建筑的房子外,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屋外的小花园,还有一个又一个有故事的人之身影。

康复者亲力亲为照顾花园

这些麻疯病康复者没有依赖外劳的劳力,而是亲力亲为,顶着大太阳,拿起水喉为花儿浇水,这里的花朵虽然不比大街商业性质为主的花深受顾客青睐,但却是麻疯病康复者用爱心与耐心施肥浇水灌溉。

有别与大街的喧哗,小巷内听到的都是邻居之间的问候与聊天。如果说他们是邻居也不为过,但他们的关系其实更像亲人,一个陪伴了彼此走过半个世纪的亲人。

何女士(花圃业者):未开发时四周被森林包围

“我在这经营花圃已有近30年,80年代为了讨生活,与丈夫来到这片土地开始种植花卉,较后就开始种植桔子至今。

以前附近仍未开发时,四周都是被茂密的森林包围,沿途进来都是橡胶与棕榈树,空气特别清新,让人心旷神怡。

早期麻风病院未开放时,这里充满了神秘,惟当时麻风病康复者已开始了种植花卉与植物。当时虽担心会被传染,惟抱着不妨一试的心态来到了这里。

这里的居民都已康复,他们与健康的人无异,随着这里的花圃经营者越来越多后,这里也开始兴旺,人潮也很多,成为了一个旅游胜地。”

病院比家乡还要亲近
陈兴落地生根

现年74岁的参议会主席陈兴,是其中一名麻疯病康复者,惟他早已落地生根,这里就是他的家,一个比家乡还要亲近的家。

来自柔佛州拉美士的他在年轻时发现皮肤不妥,向友人敦林苍佑医生求医,获后者写信推荐后,他就自行拿着行李来到了双溪毛糯麻疯病院接受治疗。

他在“希望之谷”找到自己的春天,康复后娶妻生子。为了要养活妻儿,三十几岁的他唯有离开温暖窝,到一家日本玻璃厂工作。由于病院不允许小孩在病院范围内,因此与其他夫妻一样,他把孩子交由亲友代为照顾,如今孩子都已成家立室。

虽然已到了含饴弄孙,安享晚年之时他却退而不休,在八九年前担起了参议会主席的职位,义务为康复者谋取福利。

单身者为主
需要外界关怀

“目前仅有195人年龄介于60至80岁的康复者仍居住在控制中心内,而每年的人数都减少十几二十人。”

“过去,常常有不同的社团体和组织前来这里探望康复者,惟近年来的人数逐渐减少,因此希望公众别忘了我们,可以趁着学校或佳节期间来到这里,为大家送上关怀。”

年轻患病被送到病院
林女士开始种花事业

现年68岁的林女士是名麻疯病康复者,她在年轻患病后就被送到双溪毛糯麻疯病院,并被安排居住在东区,也开始了她的“事业”。

“我从事种花已有五十多年,这些年来,从翻土、施肥到浇水,我都自己一人包办,产量不多。”

由于东区的住所被拆除充作兴建玛拉工艺大学,她被安顿在中区的住家前继续经营花圃。然而,花圃的生意却不理想,鲜少公众会驶入巷子里,有时一星期都没有做成一单生意。

梁财(六十多岁,痲疯病康复者):这里人口越来越少

“我住在这里已有51年了,这里的人口越来越少,而我们被分配到的房子没有房间,面积很小。

几十年前开始,患者就开始在屋前种植,我也不列外,不过种植的种类不多,也没把花卉及植物拿到外地销售,只是如果有人经过,看到喜欢就来买,挣多少,就吃多少吧!”

鼓励自力更生发起“种花”计划

谈到麻疯病控制中心,就必定想起娇艳的花卉,也让人好奇这两者怎会有着无法切割的密切关系。

原来是院长Dr.Reddy为了鼓励康复者自力更生,特在1959年发起“种花”计划,让康复者找到生命的希望,把这个原本令人生畏的地方变成一个鸟语花香,绿意盎然的大花园。

随着麻疯病院在逐渐开放后,外界看到了漂亮的花卉后纷纷赞不绝口,激起了康复者的意志,进而引入更多不同品种的花卉种植。渐渐地,家家户户就在住家旁的空地上种花,让整个社区充满了正能量。

世上首个麻疯病人自给社区

至今已有87年历史的双溪毛糯麻疯病院控制中心是马来亚为英国殖民时期所建,东院和西院在1930年落成启用,中院也在1936年完工,可容纳两千余名病人。

发行仅限院内流通代币

在高峰期,这里的人口达到两三千人,直到1969年,政府实施麻疯控制后,这里就停止收新病患,逾2千人过着与外隔绝的生活。虽然经过药物治疗后,病人已完全康复,但他们自此无法脱离这个大家庭。

这是个由人性角度出发治疗麻疯病患、世界上第一个麻疯病人自供自给的社区,也是史上最具价值的麻疯病院模式之一。

这个社区的基本设施不仅齐全,1935年2月4日更首次发行仅限于院内流通的5分钱纸钞代币,而10分钱与1元的纸钞也在1936年1月15日面世。

代币流通一段时间后,因污染而被送到吉隆坡医药中心做麻疯病菌测试,虽然结果显示不是受麻疯病菌影响,但代币也在1938年停止发行。

代币的钱币正面是一只早期疗养院河边常见的翠鸟,背景是一轮升上的太阳,散发着朝阳的光辉,象征病人希望可以恢复健康,像翠鸟一般飞回家园。


双溪毛糯大事件

2007年:政府批准玛拉工艺大学发展该地段,导致东院地段的房子被拆除,破坏了具有历史性、社会性意义及建筑价值的建筑物。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