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2/09/2017
【社会企业-慈善使命养成计划】这些企业很温馨.100% Project、EPIC、Grub Cycle创业历程
作者: meewei

社会企业的核心价值是为了改变社会而非追求庞大利润。这个模式也让人看到关怀社会和商业手法可以并存。

当你选择踏上这条路,就必须比一般人付出更多心力和心神,毕竟利润不高,难以获得投资人青睐。加上资源的匮乏,如何在有限资源和人力情况下持续经营也是一大挑战。这一期邀请3家社会企业————100%Project、EPIC和GrubCycle分享他们如何应对种种困境,成为一个能自给自足和永续经营的社会企业。

100% Project

100% Project创立后第二年,即获得最佳社会企业奖的肯定。但对创办人而言,是不是社会企业并不太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有没有实践当初立下的目标。

在适耕庄育群国民型中学任教的沈文威,利用课后时间教学生应用机器人原理,制造出真空吸尘器和自动分类垃圾桶等器具。为了赞助学生出征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他透过100% Project的群众募资平台向大众募款,结果两星期内成功筹获3005令吉。学生最终不负众望,在比赛中荣获全国第三名。

除了沈文威之外,还有不少像他这样热血的老师,也透过100% Project募资来实现他们的教学计划。截至目前为止,100% Project资助的教育项目超过80个,募集总额逾80万令吉,估计有超过3万名学生受惠。

100% Project创立于2015年,很快即交出亮眼的成绩单,去年在MaGIC支持的马来西亚Rice Bowl竞赛,荣获最佳社会企业奖(科技新创公司)。目前跟100% Project合作的单位,不乏来头不小的企业。

宗旨:协助教育工作者
提供更好的教育

100%Project的宗旨非常明确————要帮助老师提供更好的教育。创办人之一的陈恩妮表示:“我们的主要目标是老师,因为我们认为如果要改善教学品质和促成教育改革,关键其实就在于老师。”

陈恩妮和其他两位创办人跟教育界颇有渊源,他们都曾经是马来西亚教育行动(Teach For Malaysia)的一分子,陈恩妮当时负责募资的部份,杨晋槐是科技顾问,卡迪(Karthik Karunanithy)则到学校执教。他们的经验告诉他们,各学校面对的问题不尽相同,而最直接有效的解决方法,是由个别学校的老师去针对个别学校的问题对症下药。

然而,许多老师尽管一心想要做点什么,却碍于经费不足而有心无力。于是,100% Project创立了众筹平台,让老师透过这平台提出他们的计划,向大众募集资金。

虽然国内时下有不少众筹平台,但100% Project是国内极少数去做教育项目众筹的平台。平台设立至今,帮助过的老师来自全国各地,有吉隆坡市区学校的老师,也有来自偏远地区,例如沙巴仙本那岸外邦邦岛的老师。

100% Project由陈恩妮(左)、杨晋槐(右)以及卡迪联合创立,他们之前都曾在Teach For Malaysia服务。(图:星洲日报)

秉持宗旨行事,不在乎标签

100% Project一开始只是众筹平台,但在协助老师募集资金的过程中,发现老师的烦恼不只是经费,他们还面对其他问题,例如没时间备课、不懂如何管理班级秩序。有鉴于此,100% Project目前的业务除了经营众筹平台之外,还设立EdSpace虚拟教学支援平台,为老师提供专业谘询服务。

作为社会企业,100% Project在公司法令下注册为有限公司。换言之,它是以公司方式运作,跟非政府组织和慈善机构不一样。目前100%Project的收入来源,包括向众筹平台上的每一笔捐款征求15%费用。陈恩妮表示,捐款者可选择是否支付这15%费用,而他们通常都会愿意支付,以示支持。另外,虚拟教学支援平台的服务需透过购买点数的方式才能使用(或找人赞助),这也是收入的来源之一。

虽然社会企业背负着社会使命,但陈恩妮不讳言,收入对社会企业来说也是非常重要,因为即便是非营利机构,都需要靠收入才能维持运作。

众筹平台涉及捐款,但100% Project严格来说又不是慈善机构。陈恩妮表示,社会企业往往介于获利和公益之间,要先有能力永续自足,才有能力实现抱负。

“对我们而言,我们并不在意我们的标签到底是非政府组织,或社会企业,或其他名目;我们专注于我们的宗旨,能帮到老师就是了。”

异军突起获肯定

作为一个众筹平台,100% Project有责任确保民众同情心不会被滥用,因此任何想要利用这个平台向大众募资的项目,事先都必须通过100%Project的严格审核。

审核一旦通过,杨晋槐表示,筹获的经费不会直接过账给有关的老师,而是汇给有关老师所服务的学校之家教协会。整个过程透明运作,民众甚至可以在官网追查捐款的流向。

我国社会企业何其多,而100% Project能够异军突起,其中一个关键在于定位明确,把关怀焦点放在老师这个群体。

杨晋槐说,他和另两位创办人当初因为看见问题,而决定成立100%Project。是不是社会企业其实并不太重要,重要的是解决问题。

官网:https://www.100percentproject.org/

EPIC

说到本地社会企业,不能不提EPIC这个名字。EPIC俨然是本地社会企业的榜样,做着对社会真正有影响力的事,连外国人都受感召前来加入EPIC的义工行列。

EPIC是“Extraordinary People Impacting Community”的缩写,许多人认识这组织是因为EPIC Homes————免费为原住民盖房子的核心项目。

黄顺明是EPIC的灵魂人物,曾被《福布斯》杂志列入2016年“亚洲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名单内。(图:星洲日报)

EPIC创立于2010年,当时大众传播系毕业的黄顺明(John-SonOei)和另外3个朋友发起“EPIC”计划,到新古毛一个原住民村帮当地村民粉刷房子和盖厕所。原本他们打算完工后这计划便宣告圆满结束,但是起了一个头之后,他们决定一不做,二不休,于是促成了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社会企业。

截至目前为止,EPIC Homes历年来总共吸引超过5000名义工,在马来西亚半岛各地兴建超过100间房屋。

〈活力副刊〉3年前曾经到原住民村采访EPIC Homes盖房子的过程,当时所见的义工除了有本地人之外,还有专程来参加的外国人。他们之所以心甘情愿来当水泥工,是因为EPIC Homes一方面让他们体验助人为乐,另一方面他们也可以学到技艺及认识很棒的团队。

EPIC一路来获得很多机构的赞助和支持,包括首相署表现管理和履行单位(PEMANDU)和青年及体育部,以及私人领域,例如保诚亚洲公益基金、Tetra Pak、马来西亚通用电气公司等等。

EPIC Homes截至目前为止,总共在半岛各地兴建逾100间屋子,动员超过5000名义工。(图:星洲日报)

EPIC面对的挑战,不外乎寻求支持和物色合作伙伴。EPIC通过电邮访问表示,今年组织进行重组和扩充,如今在EPIC Collective的这个大雨伞下,有EPIC Communities和EPIC DNA,关怀的面向涵盖个人发展和社区发展。EPIC计划扩大组织,招揽各界人才一起来推进EPIC的发展。

EPIC获奖无数,本月下旬将再添一个奖座,创办人之一的黄顺明将获颁以拳王阿里命名的阿里人道奖。

黄顺明以前接受访问时曾经说过,他不敢说他做的事有多了不起,但他相信团结就是力量,只要集结众人的力量,就可以为社会做很了不起的事。

官网:https://epichome.org/

Grub Cycle

向Grub Cycle购买商品,其实也在帮助这些低收入家庭。只要业务持续增长,那么影响力就会逐渐扩大。

面对过期食物和过了保鲜期的蔬果,其下场通常是被遗弃和当作垃圾。4名年轻人有感食物浪费的情况日趋严重,就在去年6月份成立Grub Cycle社会企业,收购还有1至3个月就过期的食品,以低于市场价格转售给消费者。同时将部份盈利帮助有需要的低收入家庭。

勒扎(左)希望得到更多公众支持Grub Cycle的减少食物浪费目标。(图:取自Grub Cycle官方脸书)

Grub Cycle透过社交媒体、网络和手机应用程式经营。这家社会企业共有3种经营模式,分别是杂货(Grub Grocery),前往超级市场收购即将过期的食物,再低价出售给消费者;自制品(GrubHomemade),向水果贩或菜贩收购被抛弃的蔬果制造新食品,例如果酱、腌制品等;蛋糕和面包(Grub Bites),他们与烘焙店和咖啡店合作,将剩余糕点和面包以低价出售。

通过上述销售活动,所赚取的盈利在扣除行政费后,将用来补贴他们的食物袋(Grub Bag)费用。

每一包食物袋售价为30令吉,里面有5公斤米、2公斤食油、1公斤盐、1公斤糖和30粒鸡蛋。Grub Cycle将补贴15令吉,低收入的家庭只需以15令吉就可以购买这个食物袋。然而,他们也会面对商品卖不出的状况。假设距离截止日期还有1星期而没有人购买,这些商品将会送给慈善机构或受助家庭。

这4名年轻人分别是阿斯拉菲、哈瓦妮莎、勒扎和查查,拥有工程、法律、会计和饮食领域的专业背景。勒扎通过电邮访谈时说,“我国还有多人不了解社会企业的概念,视我们为一个慈善机构而不是企业。因此,他们会疑惑为什么我们在卖产品,而不是直接免费给低收入家庭。”

扎希望Grub Cycle能成为一个可持续影响社区的社会企业,“只要业务持续增长,那么影响力也会逐渐扩大。”他称,当初选择以社会企业模式经营是考虑到,若以非政府组织的形式,有可能面临善款或资金不足的情况。为了能永续经营,他们要有资金自主权,整个业务才能持续下去。

Grub Cycle一直提倡“食物循环”的概念,勒扎希望得到更多公众支持减少食物浪费的目标。

“公众知道我国面临严重的食物浪费情况,但却没有人采取任何行动,特别是生产商和超市。或许(没有)法律(管制)的缘故,但我们正努力改变这样的情况。”

当问及是否曾面临资金不足问题,勒扎说,经营了1年,截至目前为止还没有碰到任何财务问题。“这是因为我们去年的比赛奖金、各方投资、基金数额已经累积到100万令吉。”

官网:https://grubcycle.my/

Grub Cycle将为每一个食物袋补贴15令吉,低收入的家庭只需以15令吉就可以购买这个食物袋。(图:星洲日报)

【社会企业-慈善使命养成计划】慈善事业永续经营

【社会企业-慈善使命养成计划】这些企业很温馨.100% Project、EPIC、Grub Cycle创业历程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