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5/05/2018
关于动物模型,他们一个是创造者,一个是收藏者……
作者: kychia

每个动物都有专属的特性或含义,像猫头鹰是智慧的化身、兔子既可爱又敏捷、狗狗忠心亦贴心等,无论任何物件,只要出现动物造型,就特别容易引起注目。

这期【东西】分别访问了林志豪和汤礼聪,一位专用黏土制造动物,而另一位则喜爱收集猫头鹰物品,究竟是何原因使他们与动物扯上关系?

为动物捏制造型  从无到有的创作过程…………

约10年前,林志豪被公司派到槟城公干,无意间看见一家开班教学的黏土工作室,发现黏土可创造不同造型,因而感兴趣,上了几堂课后,便决定辞职,尽管当时收入稳定,孩子刚出世不久。

之所以如此坚决,只因他从小喜欢画画,志愿是当画家,修读的是广告设计,却未曾入行,出社会后,从事的工作与理想存有差距。

“我思考太久了,遇上黏土时,想说既然别人可以,为什么我不行,不管一切,一心为了理想冲刺。”

随后,林志豪直接于住家附近租下店铺,开办工作室教课,方惊觉想像与现实是两回事,原来背后需要下不少功夫经营,如调查、宣传、行销等。

“我当时没有概念,完全效法别人,也没考量地点,选择了楼上店铺,幸好遇到在邻近开音乐班的贵人帮我宣传,还让女儿来上课。”

一年多后,终究抵不过现实压力,他结束了工作室,重新出发,从事摩哆零件销售来支持收入,而星期六日则去市集摆摊,属于他的黏土创作亦在这时开始成形。

“以往教课,作品体积偏大,虽然美观,但顾客不会花钱购买,慢慢地,我融入自己的想法,把作品设计得更简单。”

他认为,黏土有趣之处就如品牌中文名字“无”一样,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很奇妙,一个完全无生命的黏土,可透过双手把心中想法捏出来,赋予它动感和造型,转变成人家会欣赏的作品。”

选择创作动物黏土的原因,并非基于喜欢动物,而是觉得动物特别,有各自的性格和特点,加上本身喜爱圆状物,所以把动物捏得圆圆的,简单又可爱。

林志豪自觉目前设计已到达瓶颈,因黏土只能制作摆设品,因此接触了陶土,未来打算结合黏土、陶土及植物这3个元素,创造动物造型生活用品,亦希望有机会为其中一个角色“不黑”写故事,推出周边商品。

回望过去10年,他说,自己最大改变是,从当初为了理想奋不顾身,到如今懂得衡量理想与现实面。

“这10年是一段成长经历,之前为追求理想放弃工作,因为理想什么什么的,没有对错之分,但再让我选择,我会有所保留,现实需要金钱,不然很多事情无法达成。”

灯光与动物黏土结合一起,实用又不失美感。(图左)用布缝制而成的猫头鹰,既精致又可爱。(图:星洲日报)
对日本人来说,猫头鹰带有“不苦劳”的好意头。(图左)猫头鹰造型笔座。(图:星洲日报)
乌黑眼珠令猫头鹰看起来机灵十足。(图左)享受泡泡浴的moo猪。(图:星洲日报)
住在森林里的兔子,红色苹果令人忍不住仔细多看几眼。(图左)留意前方,小心驾驶,以免撞上动物!(图:星洲日报)
“不黑”(左)其实是孤单时期的林志豪,为了要融入森林里的兔子群,而装扮成兔子模样。(图左)可放在桌上夹名片或纸条,同时有可爱动物陪伴。(图:星洲日报)
搭配着动物黏土的相框,设计不再单调。(图左)此物品可勾在桌旁挂包包。(图:星洲日报)
小绵羊在草原上悠闲地散步。(图:星洲日报)

对一些民族来说,猫头鹰会招来霉运,不过在日本这个国度里,却诠释着“不苦劳”的好意头,吸引汤礼聪买下一个又一个,由不同材质制成、造型各异的猫头鹰。

猫头鹰是我的死穴 看到了就会忍不住想收藏

“我从2000年开始收集,那时候还没到日本升学,第一次去日本,跟教授到福冈参加研讨会,在跳蚤市场闲逛时,日本人告诉了我猫头鹰的含义,买下一只后,从此越买越多。”

汤礼聪收藏的猫头鹰多达数百只,都被摆放在客厅中的一个橱柜里,曾让孩子和侄子们去计算总共有多少,结果每个人算出来的数目都不一样。

“其实不只有摆设品,有一些是生活用具,像烛台、茶壶等,朋友知道我有收集习惯,还当成礼品送我。”

由于数量多,汤礼聪已两年没把收藏品取出来,一只只清理干净,就连妻子也不敢乱动,因不懂要怎样摆放回去。

“如今在日本到处都可看见猫头鹰造型的物品,不可能全部都买,太多了,除非设计独特的,才买下,不会像以前那么积极,因无空间放置。”

仿佛与岩壁融为一体的猫头鹰家族。(图左)刷子猫头鹰散发英气。(图:星洲日报)
汤礼聪在福冈买下的第一个猫头鹰饰品,开启了收集之旅。(图左)利用废铁制造的猫头鹰。(图:星洲日报)
镂空设计的猫头鹰。(图左)贝壳砌成的猫头鹰,代表汤礼聪一家五口。(图:星洲日报)
斗鸡眼猫头鹰予人诙谐感。(图:星洲日报)
猫头鹰组成乐团啦!(图:星洲日报)
恩爱的猫头鹰老夫妻,相伴到老的浪漫。(图:星洲日报)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