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1/05/2018
【特稿】门外汉苦熬3年终出头·孙杰亮情迷种菇 
作者: sabah_editor

报导/傅盛发、李佩芝

从事教育领域16年的孙杰亮从未接触过种植业,也不曾涉及过种菇,因此,作为门外汉,必须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且事事亲力亲为。

■取名“真的旺”好意头

谈起为何会情迷种菇时,孙杰亮表示是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激发想要种菇的想法。

他认为,本身喜欢种植及农业,在中学时期也有参与及农业研究,但是不曾接触过,且不了解实际的种植,直到认识了现在的太太谢华琼。

“当时还是情侣的时候,有一次一起相约到素食馆吃炸菇,顿时惊为天人,原来炸菇这么好吃,但心中有一个问号,为什么只有在素食馆才能吃到炸菇,为什么在其他餐馆没有?”

当时孙杰亮及太太就想,如果可以把菇种出来,且普遍化,将是美味的菜肴。因此才萌起了种菇的想法。朋友得悉后,有次在晚上看到一篇关于种菇的文章后,便将连接转发给他参考,就这样开始了孙杰亮的种菇生活。

于是他在2014年开始在担波罗里物色地点兴建菇寮,主要是因为靠近自己教学的地点,让自己在放工后可以投入兴趣里。经过研究及参与相关种菇课程,孙杰亮选择适合栽种在热带及低原的灰蚝菇(又称凤尾菇或平菇)。

孙杰亮将自己的菇寮取名为“真的旺”(Cendawan),并希望自己所种的菇在春节或者喜宴时可作为一道有意义及好意头的菜肴。

每个蘑菇包都是孙杰亮的心血,蘑菇健康长出,他比任何人都高兴。

■3年低潮期 家人劝放弃

作为外行人,种菇道路不容易,幸得太太谢华琼及家人一路的支持及鼓励,孙杰亮不放弃不妥协,才有今天的成功。

他接受《星洲日报》访问时表示,刚开始时,一直种不出来或者是仅有一点收成,主要是因为菇寮太热。他慢慢的从失败中改正,前前后后花了3年的时间。

“你花了那么多心思及心血,甚至是金钱(包括菇寮租金及支付工人的薪水),当你失败的时候,你完全不敢告诉家人。”

他经历了漫长的3年低潮期,甚至家人都叫他放弃种菇,好好的回到学校教书。

“妈妈看我一直失败,感到心疼之下,叫我放弃算了,何必那么辛苦;若把所有教书的工资存下来,做其他的投资或者放进定存,都好过一直在赔钱。”

即便妈妈是一番好意,但是这番话听在孙杰亮心里,很不是滋味。但他始终坚信,每一次的失败都会让他成长;从错误中改进,他日必定可以成功。

“每一次的失败,都带来一次醒悟,让我意识到问题出在哪里,只要解决掉它,就会离成功更跨近一步。失败过,克服了,才能站得更稳。”

那时的孙杰亮几乎投下全部薪水,支撑菇寮开销及工人的薪金,与此同时,也不断做实验,研发出细胞培植方法。那段很辛苦的低潮时期,幸亏有太太及家人的陪伴及鼓励。

“我那时也不断告诉自己,我是有信心可以做到的,而且我是真的喜欢种菇,即使面对问题,我也愿意去承担。尽管各种挑战接踵而来,但我还撑得住。”

孙杰亮感慨种菇道路不容易,所幸有太太谢华琼及家人一路的支持及鼓励,才有今天的成功。

■心疼丈夫 全家总动员

谢华琼向记者表示,在丈夫低潮的那段时间,看着他失望,屡试屡败,闷闷不乐,心里感到很心疼,唯一能做的就是支持及鼓励他,甚至带动全家总动员助孙杰亮一臂之力,分担他的压力。

凭着不屈不挠的精神,历经三年余,去年7月才真正的达到成功。谢华琼笑着对记者说,孙杰亮是典型的金牛座,很固执,一旦投入一件事情将不畏任何困难,一定要达到目标方休。

孙杰亮笑称,当初反对他种菇的妈妈,现在成了最支持他的人,每天早上到菜市场销售儿子所种出来的菇类。

他也深刻的理解妈妈当初叫他放弃种菇,好好教书的心情实质是心疼他。父母以前在经济风暴下失业,妈妈靠卖菜养大他们一家,作为过来人,妈妈非常明白从事农业领域的不容易。

“现在希望可以做一些批发,一方面也是为了减轻妈妈的工作量,让她不用这么辛苦销售。”

孙杰亮强调,有今天的成就,绝对是双方家庭上下的帮忙;包装及销售方面有父母帮忙,而在协助管理菇寮及种菇方面,岳父岳母功不可没。

他的真的旺种菇场,平均每天产量介于15至20公斤之间,未来目标希望可达到30公斤。

孙杰亮(左二)与种菇场的员工齐心合力,确保种出优良品质的蘑菇。

■花若盛开 蝴蝶自来

“花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这是孙杰亮最欣赏的一句话,支撑他度过3年低潮时期,始终坚信,只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所有难关自然而然就会好起来。

低潮时期已经过了,孙杰亮及家人现在就是一步一步朝自己的目标前进,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比这个更有意义及成就感。

孙杰亮勇敢筑梦 带动乡校种菇 喜收成

在16年执教鞭生涯中,孙杰亮一直都是在斗亚兰县的德里望国华小学服务,该校从今年3月起落实“一人呵护一包菇,学生福利齐来顾”种菇计划,除了让学生通过种植蘑菇学习科学知识,培养责任感及爱心之外,也希望通过蘑菇的收成,增加学生的福利金。

■从培植到生长考学问

在该计划下,校园内搭起亚答叶制成的菇寮,命名为“仁勤菇坊”。在菇寮内,学生亲力亲为参与整个种菇过程,从细胞培植,到制作菇包和蘑菇生长,每个细节都可领悟出学问。

国华小学的种菇计划是在3月1日当天,获得前任科学、工艺及革新部长兼斗亚兰区国会议员拿督斯里马迪乌斯登敖的政治秘书杰菲里主持推展,菇寮“仁勤菇坊”亦在当时开幕。

杰菲里当时表示,国华小学作为乡区微型学校,能在外表不起眼的亚答寮内,以创新科技种植蘑菇,获得不俗收成,此成就值得表扬。他相信,这是沙巴第一所实行种菇计划的学校。

国华小学学生超过95%是非华裔,当中大多数学生的家庭主要收入是来自父亲,母亲是家庭主妇,没工作收入。这现象为孙杰亮带来启发,希望通过种菇计划,可以增加他们的家庭收入,改善家境。

“其实我时常在想,为什么政府机构不积极传授种菇技术给人们,让人们可以在家里种菇,获取额外收入。”

他的想法不局限在学校,还包括偏远和落后的乡区。

德里望国华小学从今年3月起落实“一人呵护一包菇,学生福利齐来顾”种菇计划,让学生通过种植蘑菇学习科学知识,培养责任感及爱心。

德里望国华小学校园内的菇寮“仁勤菇坊”,该校相信是沙巴第一所实行种菇计划的学校。

■鼓励村民种菇赚钱

孙杰亮希望可以带动种菇社区计划,向乡区村民分享种菇技术。

“目前所设想的做法是,我负责比较复杂的细胞培植,而村民只需要照顾好菇包,让蘑菇顺利生长,收割后就可售卖,赚取收入。

他相信,种菇行业成本低,回酬高,若村民掌握技术,对生活很有帮助。

他称,目前也有私人公司愿意帮助乡区村民种菇,借此履行社区企业责任。这些公司愿意投入资金,帮助村民兴建菇寮,而种植的蘑菇可售卖给公司,获取的盈利将充作乡村的发展建设。

他认为,政府与其颁发援助金给贫困的乡区村民,不如让他们掌握赚钱能力,自力更生,以一劳永逸方式解决贫穷问题。

孙杰亮在种菇路上,事事亲力亲为,尤其是最重要的细胞培植技术。

他强调,细胞培植需要在接种箱进行,同时,在整个过程必须确保环境干净,不然,所栽培的菇包恐受感染而长杂菌。目前整个菇寮的菇都是他每晚放工后,在接种箱前,一手一手栽培出来的成果。

“刚开始我是向他人购买已经培植好的菇包,并没有亲手做细胞培植。而当中我们面对许多问题,甚至是曾经有3个月,因为没有货源,以致我们的种菇工作中断。”

前任联邦科学、工艺及革新部长兼斗亚兰区国会议员马迪乌斯登敖的政治秘书杰菲里(左二)与众人展示学生种植的蘑菇,左为国华小学校长李蔓莉;右为孙杰亮。

■种菇最怕青霉菌

背负着菇寮的租金及必须支付工人薪水的压力,激发孙杰亮要自己学会整套的种菇学问。经过自己摸索,不停做实验,间中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甚至是做了很多菇包但是全部被迫丢掉的情形也有过。

他说,一小瓶的细胞培植,可以培养出10万包的菇包,但是,中间不可以有任何的差错,不然,所有心血将付诸流水。经过不断地从失败中学习,现在终于可以分辨出好坏了。

孙杰亮带着记者参观菇寮时强调,菇寮内的湿度及温度都要注意,环境清洁也很重要。

“农作物怕蝗虫,种菇最怕青霉菌,一旦受感染,菇包必须马上隔离,以免传染给其他菇包。”

他爱惜的看着一手建起的菇寮以及熬过多少个夜晚培植的菇包,脸上露出的满足及成就感,让人倍感感动,耳边一直回荡他说的,“只要做自己喜欢的事,再大的困难也是可以克服…………”。

孙杰亮强调,细胞培植需要在接种箱进行,同时,在整个过程必须确保环境干净,不然,所栽培的菇包恐受感染而长杂菌。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