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3/05/2018
【特稿】曾经繁华如今冷清·西加麦等一个机会
作者: sabah_editor

报导/傅盛发、李佩芝

西加麦商家期望当地可以像加雅街那样热闹繁华,但对于转变却心怀忐忑,自觉自己扑向一个未知的旅程。

■90年代 生意火红

走进西加麦,尽管还是可以看到不少中文字招牌的商店,但华人稀少,除了商家之外,几乎看不到华人。

当地商家指出,目前商店月租为3000令吉至4000令吉之间,但比起加雅街,这只是一半的价码。为了生存,不少业主纷纷转型,摒弃传统生意,将自己商店改造成酒店。

每逢农历新年及开斋节前夕,西加麦还是会迎来不少顾客购买货品,如衣服及家庭用品等等,因为比起商场的不二价钱,这里的商家还是愿意提供折扣,接受顾客讨价还价。

90年代的西加麦生意还很旺,当时亚庇涌入许多外劳,他们将西加麦视为“购物天堂”,爱来这里选购他们眼中的便宜货。

尤其是佳节如开斋节前夕,商家的生意更是火红,人们要购买新衣,一般上都会想到来西加麦。那时候,大部分商家都是华人。

但人多也意味着治安难以控制。当时这里的治安可说难以让人放心,甚至有学生在放学后欲前往购买文具时,一走进当地就需要向家人致电“报平安”。

所幸近年来当地治安已改善不少,亚庇市政厅也对环境的美化也下了不少功夫。

中午时分的西加麦,行人稀疏,街上显得冷清。

天桥上有小贩在地上摆卖手工艺品。

天桥底下夜市很热闹,但西加麦大部分商店天暗时分就打烊,形成强烈对比。

■治安改善 人潮已散

无奈的是,治安改善的其中一个因素,也是因为人潮已经不复存在。

西加麦盛景不再,周围商场林立,顾客群分散,当地商家自嘲说,西加麦曾经旺盛一时,其实已经很不错了。

比起最初,西加麦如今的商家几乎都是新面孔,超过80%的商家都不是西加麦的第一代。这些年来,不少人匆匆结业,出售店屋,结束自己在西加麦的岁月。

在当地经营手表店十多年,现年42岁的钟先生说,以前亚庇市的消费去处较少,现在遍布各地,顾客也因此分散,所以西加麦的商店人气不比以往,是难以避免的趋势。

“越来越多业者意兴阑珊,把店铺转手卖掉。”

他称,不少西加麦的华裔店主将产业卖给印裔,比如布料店和茶餐室,除了没兴致打理,年轻一代也不愿呆在这个老街,而是选择到外地发展。

加上商场越来越多,里面冷气够舒服,而且选择又多,传统商店根本难以匹敌。

比起以往,西加麦盛景不再,周围商场林立,导致顾客群分散。当地商家自嘲说,西加麦曾经旺盛一时,已经很不错了。

为了生存,商家将自家生意多元化,比如开辟一个小空间经营手机店。

■打造闹街 恐得不偿失

刘先生无奈表示,若未来临近的巴士总站搬走,可能令西加麦没落的情况雪上加霜。

“现在勉强还可以维持,土著顾客还是有,尤其是开斋节前夕,还是有不少巫裔前来购买佳节用品和衣服。”

他说,若要将西加麦打造成下一个加雅街,吸引游客前来,得仔细规划,否则将得不偿失。

“首先是营业时间,这里大多数商家只营业至傍晚,入夜过后就打烊。若变成游客区,多一份辛劳,商家要吗?”

西加麦店屋二楼亦设有走廊,让商家开店做生意,当时此设计相当引人瞩目。

商家认为,西加麦有条件成为下个加雅街,但需要仔细规划。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