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7/05/2018
江迅·从“痞子蔡”到中国网络作家村
作者: bslim

再过一个多月,读者会在香港书展上看到“痞子蔡”了。他应邀作为“名作家讲座系列”讲座嘉宾,从台北来香港。

这位49岁的“纯爱小说教主”,会带来新书《国语推行员》,小说讲述让人揪心但却难以忘怀的“初恋”。他的很多金句,在一代代年轻读者心中传颂,比如“爱是深深的喜欢,喜欢是淡淡的爱”。20年前,即1998年3月22日,当时是台湾成功大学水利系博士班学生的蔡智恒,以“痞子蔡”笔名,在BBS站上贴出网络言情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的第一篇连载,一炮而红,由此开创华文世界网络文学新时代。

网络文学,一个字:火!20年来,网络文学从“放养化”到“规整化”,网络文学已衍生开发为漫画、影视、游戏,形成一条相对成熟的产业链。据统计,2017年中国内地网民7.5亿人,其中网络文学读者3.78亿人,较2016年年底增加近2000万;网络作者1300万人,其中600万人定期更新小说,签约作家60万人;40家主要文学网站储存原创小说1400余万部,网上每天更新1.5亿汉字,网络文学市场规模达127.6亿元人民币。目前,网络作者已出版图书6443部,改编电影939部,改编电视剧1056部,改编游戏511部,改编动漫440部。

除了码字,还是码字,这几乎是网络作家生活的全部,与传统作家不一样,网络小说特点是需要每天网络上更新,不然读者“催账”。于是,作家早上一睁眼,感觉就欠着一万字的“债”,高收入伴随高压力。1988年出生的贺涛,曾是一座小城公务员,白天上班,晚上熬夜写网络小说,每天只睡4小时。他2017年的年收入突破400万元人民币。他坦承长期劳累,消解了快感,辞去公务员而成为网络作家,内心反而空荡荡,缺少安全感。

在筹划香港书展的日子里,为了邀请网络作家来香港讲座,真是费尽心机,要找到他们,远比传统作家困难多了。网络作家在哪里?在网上。随着社会多元化,青年离散化、去组织化,没有背靠的团体,没有服务的机构,不用上班打卡,一台电脑、一杯清茶,窝在某个隐蔽角落写稿,找到他们不容易。有人习惯性地觉得这些年轻人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乖孩子”,误解他们无非就是在网络上写些低俗文章,悖论的是,这些批评者大多没读过网络文学。

从杭州东站出发,40分钟车程就到了滨江区白马湖畔的中国网络作家村。官方主导的这一作家村成立5个月了,第一批入驻的“一群讲故事的人”,是8位大神级网络作家和30多位知名网络作家。网络作家村成了网络文学“乡愁”的故乡。

他们给自己的标签是“文学界的流行音乐”。作家村是面对全国优秀网络作家的汇聚地,会不断吸纳优秀的网络作家入驻。

杭州是全国最早在作家协会里成立网络类型文学创委会的地方,那是2007年;2014年成立中国内地第一家网络作家协会;2015年成立中国内地第一家省会城市网络作家协会;2017年中国作协网络文学研究院落地杭州。3月全国人大和政协“两会”上见到网络作家村首任村长唐家三少,他以全国政协委员亮相,竟成了“明星”。他说,近5年来,中国作协吸收165名网络作家入会,占新发展会员的7%。网路作家崛起,坐上社会的“主桌”。正如他所言,中国的网络文学已走出国门,讲的是中国故事。网络文学的发展,仍有自己的一些问题,它也从没有要取代传统文学的意思。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