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6/07/2018
张立德·“又见马六甲”观后感
作者: bslim

感谢旅游达人李桑的邀请,我与家人出席观赏了“又见马六甲”的正式公演。观赏了一场精彩演出之余,也感受到了主办当局的殷勤招待。

在出席公演前,听了不少观赏过预演的朋友和同事的评语,贬多于褒,让我心有戚戚焉。

看演出观感是很主观的,我遂决定抛开其他人的主观评语,用我本身的眼光和感受去观赏并体验这一场堪称国内极震撼人心的视觉飨宴。

“又见马六甲”是第一个走出中国的印象系列,印象系列是由张艺谋、王潮歌和樊跃三位中国知名导演于1998年创设,将中国自然地理景观转化为演出场地,开创中国实景演出先河。但碍于天气因素,“又见马六甲”无法以自然地理景观为实景,须改以剧场形式呈现。

不少到中国旅游的大马人都曾经观赏过其中一个或者多个“印象”系列,现在观赏“又见马六甲”会拿中国的来做比较,是可以理解的,观后认为有落差也是情有可原。我不曾观赏过任何“印象”系列,因此可以在完全没有包袱的情况下体验“又见马六甲”。

有马六甲土生土长的朋友说,“又见马六甲”的剧情根本无法感动道地马六甲人。马六甲人对述说马六甲的故事的情境剧必然有更高的期待和要求,当他说无法被感动,我相信是因为导演说故事的方式和编排跟他预期的有落差。编导团队是中国人,他们描绘的马六甲是他们短暂和相对片面感受到的马六甲,必然和马六甲人真实感受的生活情境有巨大的差距。

我不是马六甲人,但我是马来西亚人,对马六甲历史的了解是从课本上和各种资料及书籍而来,对马六甲民风的认识是从和来自马六甲的朋友的交往经验而来。而我是天主教徒,马六甲是马来西亚天主教发源地,对马六甲的认识再深一层,唯当然也比不上道地马六甲人的感受。不过,对于马六甲的各层面认识让我多了几个视角体验“又见马六甲”,我能理解编导团队对马六甲的想像的局限,也能感同身受道地马六甲人对演出的要求。

持平而言,编导团队的说故事方式和视觉编排,在几个环节可显见功力:拜里米苏拉发现马六甲及以马六甲树命名的故事呈现,在高超技术及美术运用上的完美配合,让我十分激赏;郑和舰队下西洋以擂鼓表演展现,震撼人心,我本身就十分喜欢类似二十四节令鼓的演出,自然叫好;娘惹与峇峇的故事完美的以色彩和优雅舞姿来诠释,丰富的色彩和优美肢体语言是娘惹文化的精髓,掌握得好。

然而,当编导接着诠释马六甲的多元民族的传奇性、马六甲人如何从战火中重生,以及马六甲人如何传承文化的时候,就相对掌握得不好了。许多观众认为太矫情,表现手法太艺术、过于深奥,无法明白要表达的是什么。有朋友直说,看到其中几幕大家都笑了。另有同事说,表现手法很不合逻辑。我对这些看法表示认同,然而主观来说,我是明白编导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和意境,但就像前面我说的,他们对马六甲的认识和感受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一旦认知上有误,诠释上就会让人感到十分突兀。加上或许演员们仍在熟悉和摸索阶段,与编导的节奏和要求还在磨合中,有待改进。

马来西亚人,尤其是马六甲人,毕竟对这片土地很熟悉,看到如此的马六甲意象,很难融入其中,甚至感到匪夷所思。不过,中国或其他国家游客来到观赏,我相信观感就不一样了。“又见马六甲”的对象是本国和外国观众,又或许更多是面向外国观众,要做到面面俱圆,编导要下的功夫必须更大了。

尽管如此,同事朋友对“又见马六甲”当然并非批评得一文不值,在技术层面,剧院拥有创新和令人惊艳的立体光雕投射、多平台舞台液压系统设计、先进的照明技术和音响设备,还有360度旋转观众席,以及由北京名建筑师王戈一手打造亚洲最大的剧院的外观设计和美学概念,都让人留下深刻印象。个人认为技术上“又见马六甲”是成功的,带给观众超值的视听享受。

“又见马六甲”剧院投资人永大集团首席执行员巫光伦对马六甲有深厚的感情,希望藉着“又见马六甲”带动马六甲的旅游业,为马六甲开拓更多经济效益。巫光伦的热诚造就了“又见马六甲”。

我的建议是,他应该设法促使编导团队变得更多元,让更多马来西亚人的想法灌注其中,从而让整个表演更能完美地诠释马六甲古城的缠绵意境与和谐氛围。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