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2/07/2018
江迅‧四字成语始终是热议话题
作者: bslim

当下,四字成语始终是热议话题。最早,是在华语广告圈,利用成语谐音作新解,以图宣传。以短小精悍的宣传语抓人眼球,是广告人的一门学问。“ '咳'不容缓”(药品广告)‘默默无 '蚊'’(驱蚊器广告)‘ '骑' 乐无穷’(脚车广告),‘一 '网' 情深’(网吧广告)等广告文案一出,这种成语新解的方式迅速成为一种解题思路。接着,明星的演出宣传,专辑名称也开始将名字嵌套在成语中作出新解。与之相伴,各种谐音的综艺节目名称也如雨后春笋般兴起。

应该说,这种形式的创意盛行,固然有其优势:既朗朗上口,简明易记,一看就明白,又透出文化趣味,在雅致和含蓄中点明主题现今,网络时代的信息洪流中,粉丝为扩大偶像影响力,大量采用这种模式扩大宣传。渐渐的,原有语词有了众多新解。于是,早期偶尔为之的谐音谐趣,演变成了高频率的改动。

不过,娱乐宣传常常会病毒式行销,最终泛滥成灾。如此大批量乱改成语,令成语失去最初丰富的本意,给人以一种胡乱搬用,牵强附会的感觉,让其目标受众受诸多不良影响,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很多中小学生看多了这些广告,视线和判断能力会被误导,在作文,默写时,误以为成语原本就是这样,常常会混淆正误,不但写了错字,白字,更影响对成语的正确理解和使用。于是,广电总局下发通知,要求各类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严格按照规范写法和标准含义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字,词,短语,成语等,不得随意更换文字,变动结构或曲解内涵。即使在偶尔使用中,也应该以引号标示被更改的汉字,以示区别。

说起中小学生误读成语,很自然想起两个多月前,中国“第一学府”北京大学在校庆120周年庆典活动现场,校长林建华的致词却意外砸了北大招牌,他频频念错中文成语读音,将“鸿鹄(音同胡)之志”读成“鸿浩之志”,将“莘莘(音同辛)学子”念作“斤斤学子”等,引起中国网民一面倒耻笑,冷嘲热讽,指称北大汇聚中国百年文化精粹,堂堂校长却连初中课本的词语都不会读。

月前,古装宫廷剧“宫心计2深宫计”播出“。深宫计”的台词,在网络上引发争议。剧中每一个角色都变成“四字狂魔”,一开口台词就是成语,或押韵排比句,人人出口成章,被观众戏称为“剧组是揣了一本成语字典拍戏吗?”;有网民吐槽:“看“深宫计”,都能让我回忆起当年语文课上背古文的恐惧深宫计“的台词,没点文化还真不行举例说,剧中王蓁道”或许是为了更加贴近古人的说话习惯,要听懂。”:灯不拨不亮,理不理不明。章尚宫十六入宫,现已六十,经历七朝,为人耿直不阿,处事大公无私,对上规行矩步,对下赏罚分明……不认真一点听,还真不明白说了啥。

剧组创作者坦承,做成“成语字典”就是想要的特色,古装剧要与时装剧不同,剧中有四字词,有成语,就是想营造古装剧特色。说了成语台词后,后面的对白紧接着就解释前面的成语,希望这种台词能成为古装剧一个潮流。在动态中维护语言系统生态,在使用中保持成语俗语的标准阐释,打牢了汉语基础,才能谈语言的创新。中华文明之所以5千年不断,正是因为汉语一方面与时俱进,另一方面勾连古今,今人才能比较容易地识读古人留下的作品。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