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07/09/2018
【保育海洋】让千疮百孔的海洋恢复生机
作者: yflen2

MareCet是国内唯一研究哺乳类海洋生物的非政府组织,该组织2010年开始,分别在经常有海豚出没的3个地点,包括浮罗交怡岛、瓜拉马登及柔佛杜贡设立据点,每年都会到这3个地点进行考察,了解海豚生态。

马来西亚Reef Check组织义工进入海底计算活珊瑚的数量,以监察大马海域的珊瑚礁健康状况。(图:星洲日报)

了解海豚生态,保护现有栖地

当有人告诉你,大马海域也可以看到海豚时,不要觉得惊讶或不可置信,它们的确生活在我国的海域,从最北的浮罗交怡岛海域到最南的杜贡,运气好的话都可以看到它们的纵迹。

在北马一带,海豚及鲸鱼出没的地区包括玻璃市、吉打及泰国南部沙顿。然而与其他海洋生物一样,海豚也面临很多考验与威胁,包括繁忙的船只穿行、渔船拖网及海洋污染等等,令它们必须“一游一惊心”。

MareCet是国内唯一研究哺乳类海洋生物的非政府组织,该组织2010年开始,分别在经常有海豚出没的3个地点,包括浮罗交怡岛、瓜拉马登及柔佛杜贡设立据点,每年都会到这3个地点进行考察,了解海豚生态。

而每年都有进行“Go Green”社区环保计划的万达广场,是国内第一个绿色商场,广场内有一个热带树林和鱼池。自2004年开始该广场就推行一项慈善喂鱼活动,让公众购买鱼粮喂鱼,然后把款项捐给各个环保团体。

停止“塑化”海洋和过度捕捞

MareCet是被选中的受惠团体,该广场捐助1万2000令吉予该团体,以资助该团体监察海豚的经费。为了让民众更了解大马水域的海豚生态,万达广场与MareCet安排媒体去到该组织观察点之一的浮罗交怡,并由万达广场公关经理李丽年及助理公关经理钟源满移交模拟支票予MareCet主席路易莎S.潘南巴兰(Louisa S.Ponnampalam)。

很幸运的媒体也在出海当天,亲眼目睹了多批海豚出没。因为有MareCet的指导,我们所乘坐的船只也不敢太靠近海豚,因为担心船只太靠近可能会伤及海豚。然而一些凑巧骑着水上摩哆的游客,或载着游客的船只,意外的看见海豚时,忘形的一味靠近再靠近,并没有意识到或会对海豚造成伤害。路易莎指出,虽然知道海豚会在哪个水域出现,但无法保证一定见到它们,所以会使用全球定位系统搜寻海豚的出没海域。她表示,海豚与其他海洋生物一样面临许多威胁,根据他们这些年来在大马海域的观察发现,海豚曾经被往来船只的船桨划伤、鱼鳍被渔网或鱼绳套住、往来船只噪音干扰、误食海洋垃圾、人民缺乏保育意识等。

“当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塑料垃圾及过度捕捞。”

海豚是哺乳类动物,也像人类一样会照顾出生的孩子,直到小海豚长大为止。(图:星洲日报)
在浮罗交怡岛海域嬉戏的海豚。(图:星洲日报)

保护海豚及海洋生态的观察记录

MareCet是在2010年注册为非政府组织。从只有3个人开始做海豚生态研究,到促请政府落实海洋环境法令及提高人民意识,为海洋保育尽最大的努力。该组织也会把上述捐款用作在浮罗交怡海域进行的研究费用及海洋教育活动经费。路易莎表示,根据他们目前的观察及记录,出现在大马海域的海豚有27种之多,然而大部份国人都不知道我国是有海豚出没的。

“这些海豚是原住民,并不是从澳洲其他海域移民过来的。除了海豚之外,我们甚至还见过鲸鱼出没,通常是在巴雅岛附近,通常是9月至6月出没。海豚、鲸鱼都是被归类为受威胁的海洋动物。”

每年路易莎与伙伴们都会到3个定点观察海豚生态,为了更容易发现海豚的踪迹,他们都会使用定位系统(GPS)来追踪,看到海豚出没时就会拍下它们的特征,以作数据分析。当中柔佛杜贡海域就会用空中监察,圈定它们的觅食区、活动范围,记录它们的声音等等。

根据该组织的记录,出没在大马海域的海豚有3至4公尺长,他们会根据海豚的体型、鱼鳍(犹如人的指纹)、牙齿来区分种类。至今已经记录到的来回的海豚超过200只。

她表示,浮罗交怡水域的海豚大部份都是太平洋驼背海豚(Humpback Dolphin),又称为中华白海豚,小时候是粉红色,长大后就变成灰色。另一种则是比较难被发现的江豚(Indo-Pacific finless porpoise),因为体型小及没有鱼鳍,所以难以在水面看到它们。

这只伤痕累累的海豚,身上被渔船的绳子套住,令其鱼鳍无法正常伸展开来,这都是人类带给海洋动物的伤害。(图:星洲日报)
海豚不会防备渔船或水上交通工具,经常被渔船的船桨割伤鱼鳍,甚至被锯掉。(图:星洲日报)

迎难而上的海豚保育挑战

谈到海豚所面对的威胁时,她说:“过度捕捞、海洋污染(塑料)、船只骚扰、水上摩哆、繁忙的船务往来,甚至人们缺乏保育意识,如人们喂养野生动物,都会影响海豚的生态及伤害到它们。根据我们所拍到的照片,一些海豚的鱼鳍被船桨割掉,或头被水上摩哆撞伤,有的小海豚被船只的绳子套住,无法脱掉,唯有等它自动挣脱,若不能就会活活被勒死。”

她也提到,我国的塑料处理不当问题是世界排名第八,这问题也严重威胁海洋生物生态。有研究显示,漂流到海洋的塑料,所分解出来的微胶粒也在海洋生物的胃里化验到,从中也反映出海洋中的毒素水平。

她解释,我国海岛观光业发达,但岛上的垃圾要运送到半岛处理费用很高,通常都会以垃圾土埋场方式处理,经年累月下去就会污染海洋。所以希望将来大马可以制定海岛垃圾处理条例。

路易莎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帮助侦查海豚出没的海域。(图:星洲日报)

减塑救海洋,减少海洋垃圾

“动物是我们的第一食物链,它们会追踪食物而来,与人类一样为了食物而迁居,所以当一个水域的海洋生物消失了,就可以知道那个海域出现问题。而大马及印尼是本区域的海洋多样化生物的栖息地的中心,若我们没有好好保护,这些海洋生物就会因为没有食物而离开。”巴西有科学家发现,海豚的肝脏含有过高的防晒油毒素。在沙巴也有一只被解剖的鲸鱼,胃里发现4公斤的塑料袋,泰国有一只甚至有18公斤塑料袋,令它无法进食而慢慢死去,这些都是环境对海洋生物的威胁与伤害。

“政府可以做的,不只是发展而已,而是寻求发展与大自然之间的平衡。目前我们都是孤军作战,希望透过我们所做的研究及数据分析,让更多人关注海豚及其他海洋生物的生态,甚至与政府及其他非政府组织合作,为保育而努力。

“我们也会给渔民教育讲座,当发现海豚或鲸鱼时如何拯救它们。虽然海豚也是哺乳动物,用肺部呼吸,但它们体型太大,一旦离开水会因为体重问题而令肺部受损死亡。民众发现海豚时也不要触摸它们或忙着自拍,会令它们感到压力、紧张而死亡,尤其是小海豚等等,所以民众一旦发现它们必须马上通报渔业局或我们。”她表示,大马缺乏海洋生物兽医,一般的兽医都是家庭兽医或工业兽医,所以要找到医治海洋生物的兽医不容易,希望将来可以与地方当局培训海洋兽医,以便可以把受伤的海洋动物救起及治疗,然后重新放回大海。

此外,MareCet副主席费努依斯马表示,大马目前没有保护海洋哺乳动物条例,都是在渔业法令之下,包括所有海洋保育动物,导致保育成了次要,所以该组织希望可以把两者分开,可能归类在野生动物保护法令下。

“另一个我们要争取的条例就是保育区域,现在保育区域也是在渔业法令下。我们希望规划出一个共同管理的保育地区,与地方上的渔民共同管理这区域,让他们明白一旦过度捕捞后也会失去自己的谋生之计,应在永续生存之下从事捕捞。”

李丽年(左起)移交模拟支票予路易莎。右起为钟源满及费努依斯马。(图:星洲日报)
万达广场热带雨林的鱼池拥有数百条锦鲤,并开放让民众喂养,该广场每年都会把售卖鱼粮所得捐助给以环保为主的非营利机构,以推广环保意识。(图:星洲日报)

其他相关文章
正确海洋保育观念‧唤醒人们正视水资源生态平衡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