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1/09/2018
郑嘉欣:在P图泛滥的时代
作者: sarawak_editor

身处科技时代,想必现代人对“P图”的说法并不陌生。“P图”的说法是源自一种图片处理软件photoshop,直译成中文就是照相馆的意思,主要是用于图像的后期加工与制作,后来网民就把这个软体或处理过程简称为“PS”,而修改照片也被称为“P图”。

这款软体原本是作为平面设计、修复照片或广告摄影等用途,比如图书封面及海报设计等对视觉要求非常严格的工作,肯定离不开“P图”这道工序,才能得到满意的效果。或是一些拍摄效果不理想或有缺陷的照片,也可以通过“P图”的方式来弥补遗憾。

除了工作需求,也有些使用者会把“P图”视为一种娱乐工具,制作一些有趣的恶搞照片,比如将某人的五官“移植”另一人的身上,将照片的背景修改成不同国家的景色或地标等,仿佛那人身临其境般。

由此可见,这款软体已相当普及化,甚至到了被滥用的地步。如果在非工作用途的情况下进行“P图”只是为了自娱自乐,让自己喜欢的照片变得更完美,满足自己追求美感及艺术感的心,倒是无伤大雅;但若是作为不法用途或另有企图就是不可助长的歪风。

如今网上有许多假新闻在流传,可能有心人认为光靠文字无法令人轻易取信,也透过“P图”的手法制作一些虚假的配图来增加可信度。

近日中国一名青年成了网民的舆论焦点,原因是他自称有多个官衔,又多次发布疑似官方评论文章,还配上多张他与各国领袖会面及出席中国全国人大会议的“照片”,惊动中国官媒“新华网”发出声明澄清。网民发现,只要仔细一看相关的截图,可以看出有经过“P图”的痕迹,造假的迹象非常明显。

然而,这不过是滥用“P图”技术的其中一个例子,或许这名青年仅是一时贪玩,并没有对社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也没有造成任何人的损失。但在很多时候,一些“P图”技术可以被利用在抹黑与诋毁他人或诈财等违法用途,间接成了犯罪工具。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拥有火眼金睛,能够轻易辨别真伪,尤其是一些“P图”技术炉火纯青的“作品”,更是令人防不胜防。惟有对凡事保持高度的理智和判断力,对所有不确定的消息都抱持怀疑态度,才是上策。

(星洲日报。砂拉越。评论。作者:郑嘉欣)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