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0/11/2018
【特稿-中篇】带义诊团到最贫苦乡村·黄光耀心系病患
作者: sabah_editor

报道/王丽萍

沙巴偏乡地区医疗资源缺乏,许多地方没有医生,健康意识不高,多年来把医院作为第二个家、进出乡区无数的黄光耀,非常了解个中的问题也看尽贫苦病患的难处,但总是默默地回到根本,在医院服务孱弱病人,带领义诊团到乡间提供医疗援助。

■提供交通住宿费

义诊活动,是短期性把基本的医疗服务带到医疗资源匮乏的地方,一般提供的服务有基本健康检查,医疗谘询与看诊、药物配发、拔牙与口腔癌检查等,由于乡间民众因经济情况、交通不便及健康意识不高等因素,可能小病拖成大病,病到非常严重时已是抬著入院。

义诊所提供的健康检查包括检查血压、血糖、检验B型和C型肝炎以及为嗜食槟榔的乡民进行口腔癌检查。若能通过健康检查及早发现,就能尽快治疗或可转介到政府医院,对于贫困及没有能力出外就医者,黄光耀也协助提供所需(交通及住宿)费用,“不然他们根本不会出去就医。”

在黄光耀入乡义诊的经历中,遇过不少重症者需要马上转介到市区医院的案例,其中最严重的案例是一次在冰湘岸的义诊发现一名婴儿心脏肿胀,生命垂危,他们马上安排母亲带著孩子于第二天直接送到根地咬医院,他也联系当地巴色会传道人前往医院探往母子。

“这样的案例一定要跟进。”

还有一次在龙巴夏,当时义诊已结束,入夜后全部人在村长家吃饭,突然跑来一名年轻军人指其同僚跌倒伤了颈部,由于当地没有电话,他们开车把伤者载送2小时路程来到附近的乡区诊所。

黄光耀一行人到该乡区诊所检查伤者,却发现诊所没有电源,只好从隔壁接驳电源,过后要安排救护车载送伤者到4小时车程以外的实必丹医院,又发现诊所里没有可以固定颈椎的颈圈,我们唯有切割纸皮和叠几层托著他的颈部…………”

■乡区医护员太委屈

每到乡区总是循例巡视当地诊所的黄光耀,对于乡区诊所医疗与基本设备的欠缺、连最基本的东西都没有已司空见惯,也让他为乡区服务的医护人员叫屈,例如诊所没有自来水,医护人员需要到外取水,有的电灯坏了、马桶塞了、宿舍天花板脱落了,即使当地医护人员向上报备及申请多时,都未获得处理。

黄光耀同情又体恤在乡区服务的医务人员,总是尽己之力直接报备当局相识的高层,希望尽快获得处理和解决。

“政府把他们(医务人员)派到老远的地方,为什么不可以给他们好一点的设备?”

达威亚里村距离拿笃市区约半小时车程,很多村民是联邦土地统一及复兴公司(FELCRA)计划的参与者,种植油棕。当地两年前才迎来了电供,原本通往当地的黄泥路也铺上了石头,但至今没有自来水供应,全靠雨水,村民一般前往接近大路的武吉柏拉椿(Bukit Belacon)诊所获得医疗服务。

义诊活动的第一天(20日)一早,就有村民来到达威亚里国小准备参加义诊,医护人员和义工准备就绪开放义诊后,人潮就越来越多,从登记处、健康检查处、医生看诊处、牙科处,乃至展览与健康讲座都充满人潮,虽然难免因人多而排长龙,来者都耐心等待,加上大多村民都互相认识,都会打招呼、互相寒暄,流露著乡间忍耐、忍让与素朴的温情。

来自武吉柏拉桩的依都塔莎与家人是最早抵达学校参与义诊的,但当时准备工作还在进行,等到开放登记时已有大批的村民,虽然没有领到最前面的号码,依都塔莎依然笑容满面,耐心等待健康检查,看医生过后到牙科部,拔了一颗牙。

依都塔莎是稻农,有8名孩子,她因感到头晕加上有颗牙齿发痛,所以来义诊,被验到血压偏高但血糖算正常,对于自己的身体状况,她看起来并没有太多的忧虑,说应该是年纪大了的关系。

来到义诊的村民大多都像依都塔莎那样,可能只是有点小问题和毛病,如伤风、感冒、血压与血糖问题等,来做做检查和取药,也有家长带著孩子来看诊,而更多的是来健康检查,参加配合义诊举办的各种活动,尤其在私人公司的参与下,义诊期间也举办数场健康讲座以及为儿童举办填色活动。

也是来自武吉柏拉桩的史蒂芬依丁带著咳嗽的孩子来看医生,自己也来检查健康,带著孩子领取药物后,因为回程要等待共车而来的另外10多名亲友,于是带著孩子听讲座和参与填色活动。

许多村民一早抵达达威亚里国小参加义诊,图为排队登记的人潮。

■义诊就像村民聚会

史蒂芬依丁坦承很多村民为了避免麻烦,很少到医院看医生,也乐意参与这样的义诊,除了可检查健康又有赠品,也可听讲座和参与各种活动,同时可跟平常难得见面的乡亲父老见面、塞暄,虽然要花点时间排队和等候,但也像是个村民的大聚会。

36岁的苏蒂来自达威亚里村,育有8名10个月大至20岁的孩子,她带著4名身体不适的孩子参与义诊,尤其只有10月大的女儿感冒,医生说若女儿过后的情况继续没有改善,又不吃和精神不好,便要带去诊所看医生。

参与义诊的村民当中,也不乏面对危急状况者,像来自奥柏村的丹尼(42岁),两年前骑摩托时发生意外,因没有受伤而没有做任何检查,几个月后右脚开始疼痛及日益剧烈,他过后多次到拿笃医院寻求治疗,但都未获安排X-光扫描和获适当的治疗,一年多来他无法蹲下,也无法正常行走,一直忍著疼痛工作和生活。

在修车厂工作的丹尼在义诊时,被转介到在义诊提供服务的骨科专科医生,以获得更仔细的检查,他随后获得专科医生转介信以到拿笃医院进行X-光扫描,以查明脚部的问题,也获配发一些药物,以舒缓脚部的痛楚。

他相信脚部的问题是两年前的意外造成的后遗症,但脚部开始疼痛后他就到医院寻求治疗,虽然多次往返医院,院方没有安排扫描查明原由,而是周而复始地给他同样药物和药膏,以致没有起色,最终他放弃去医院,自己买药吃减缓痛楚,以便能继续工作和生活。

他表示,虽然自己只是花1令吉去医院看医生,但不代表不应获得正确和适当的检查和治疗,他只希望能尽早查明原因,获得适当的治疗,正常地工作和生活。

史蒂芬依丁(左)带咳嗽的孩子里看医生,自己做健康检查。

■走入民宅助身障病患

为了把医疗服务提供给有需要的人,义诊活动也会安排医务人员走入村民住宅为行动不便者看诊,在达威亚里村,黄光耀与医生和护士也走进了6户人家看诊。

4岁的男童奥迪因细菌感染影响神经,已经无法动弹1年多了,静静躺在家中客厅的一张床上的他睁著眼,鼻间插著细管,双臂痉挛、伸得直直的双腿脚部也呈弯曲状。

奥迪原与一般小孩无异,妈妈说他一次在公公家玩耍跌倒后就如此,但当时没有人亲眼看到他跌倒,后来医院诊断是细菌感染。

从那时起奥迪虽无法动弹却仍有意识,像妈妈告诉他这一天会有人来看他,他就没有睡午觉兴奋地睁大眼睛等客人来;有时妈妈唠叨他,他也会表现气呼呼不满的样子。

奥迪需定期到医院复诊和进行物理治疗,妈妈每天也为他做推拿,但他手脚的僵硬状态,让黄光耀和在场的医生护士忧心忡忡,一边向妈妈了解奥迪的状况,一边不断为他的手手脚脚按摩和推拿。

经过一番按摩,奥迪原本已僵硬与弯曲得无法伸直的手掌和手指变得更柔软,也更能感觉到奥迪会出力做出反应,众人皆以此嘱咐妈妈每天必须为他推拿按摩二至三次,否则奥迪的手脚只会越来越硬化。

长者在孩子陪同下出席义诊。

黄光耀深知奥迪神经受影响是终生的事,只能希望奥迪以后不需要以食管进食,而是可以自己吃东西。

“家人一定要勤于帮他做推拿和按摩,不然他的手脚会一直硬化,很可惜,现在只能靠他的家人了。”

现年七十多岁巴基数个月前在山芭里不小心跌了一跤,脚部有损伤,伤口虽好了却因很久没有起身行走,喜欢走动的他只能坐在轮椅上。

巴基的脚不痛,但却再也无法伸直,医生测试他的手力依然强而有力后,把他的右脚放到一张椅子,试著让他的脚伸直,测试了几次后巴基都不痛,相信他的脚依然有好起来的机会,嘱咐他的家人每天帮他做推拿,3至4个月过后可能有机会可以走路。

还有另一名75岁的婆婆因行动不便留在家里等医护人员上门,她的手部受伤而发肿、曾跌伤腰部、背部有一个因发痒而抓伤及感染而越来越大的伤口。

婆婆的伤口有感染,也没有良好包扎和每天到诊所洗伤口,而成为在场的医护人员和黄光耀的焦点,力劝家属如果不每天去诊所,就要天天在家帮她洗伤口,不然恐怕会越来越严重。

婆婆的精神看起来不错也很健谈,但因年老体弱,加上背部的伤口久久不愈,忧心忡忡地问了在场者几次自己是不是要死了,让人即无奈又哭笑不得…………

Petron汽油油站业者为儿童举办填色活动,图为一名妈妈和孩子们一起参与活动。
依都塔莎(左)因身体有点不适而来看医生,还拔了一颗蛀牙。

义诊一般上也走入民宅为有需要者看诊,图为医生和护士为奥迪按摩和推拿。

村民一家大小一起参与义诊非常普遍。

两年前曾涉及车祸的丹尼(左)相信是后遗症,脚痛一年多仍未获从政府医院查明原因而到义诊求助。

黄光耀(左)陪同医生到病人或行动不便者家看诊。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