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1/11/2018
詹雪梅·看!我们的中文路牌和招牌
作者: gkheng

我们砂拉越人自小看惯了大大的中文招牌和路牌,已视为理所当然,从不觉得有何奇特。直到一次次接待来自西马的朋友,在朋友们一次次的惊呼中才察觉中文招牌和路牌,并非自然存在的空气和雨露。要与不要,原来都是一场纠葛。

路牌的功用在于指路,等同于指示牌。该用什么文字,能用什么文字,基本上还得以看牌者为依归,必须让看的人看得见(字体大小要恰到好处),看得懂(要具备指路功能,指示明确)。哪些人群多,或愿意向哪些人群示好,就友善地为哪些人群提供指示方便。好比吉隆坡国际机场的指示牌,在某年某月某日突然多了日文并沿用迄今,尽管日本旅客不是最大群体。

看不懂指示牌是很惨的。

一些年长的中国旅客落地马来西亚机场,多半都经历过鸡同鸭讲的悲催。年轻中国客遇上不会说华语的大马人,双方还能以南腔北调的英语对上两句,但长辈旅客们除了华语恐怕能再用得上的只有家乡方言了。一边说着前所未闻的马来语,一边说前所未闻的方言,两种外星语突然交汇碰撞,再壮烈也只能意会,不能言传。长辈的领悟终究是路在脚下,却不知在何方。

但是,现在吉隆坡国际机场已经有中文指示牌,还有中文广播。

我们要介意路牌或指示牌必须只能用什么语文吗?这也许取决于胸襟和视野,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如果路牌够大,依着各区各地风土民情特色,在牌面上添加各区特有文字,行否?好比在马六甲的葡萄牙村的路牌上加上葡萄牙文、在以达雅人居多的拉让江上游城镇──加帛的路牌上添上达雅文、在砂拉越的海口城镇沐胶的路牌上加上马兰诺文。把路牌变成一区、一地的特色,我的语文我守护,仿不来,也抢不走。看路牌学习他族语文,是乐趣,也是收获,不好吗?不怕文字多,只怕没那么多元的文字可写在路牌上。

统一语言和文字方便统治和整合,是有效的治理手段,然而在文化层面而言,却是一种侵略。语言退化后,接下来就是文字的消失。文字一旦消失,民族特性也将随之消散,失去根,失去自我认同。茫茫人海中,忘记自己是谁,也不知道自己是谁。单元的文化和思维,是一种自我缩窄的不自觉自残行为。在不知不觉自残中感觉壮大的,其实是在极速退化。

现在,每每接待首次踏足砂拉越的朋友,我都会很骄傲地介绍说:看!我们的中文路牌和招牌。希望将来,我们有机会更骄傲地对外地的朋友说:看!我们的伊班文路牌。

看!我们的马兰诺文路牌。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