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0/12/2013
凯林拉斯兰.马来西亚日
作者: admin

在我的记忆里,独立日总少不了游行、燃放烟花及高谈阔论的演说等铺张、举国瞩目的壮观场面。

9月16日的马来西亚日——我们自2010年起才开始列为公共假期并正式庆祝——应该要有所不同。我们有必要摆脱对于领袖的过度关注。就我个人而言,我真的不希望在马来西亚日当天还要聆听首相或内阁讲话。

反之,马来西亚日的主角应该是各种族、不同背景的马来西亚人民——聆听他们的故事、不幸及成功的喜悦。

上周末,我读到伯妮斯卓利(Bernice Chauly)的著作《Growing Up With Ghosts》。此书美妙地捕捉到了这种更温馨、强烈的情感。一部份是自传,一部份是回忆录的《Growing Up With Ghosts》述说了典型马来西亚人辛酸、不平凡的家族传奇。

此话何解?

伯妮斯四十来岁,双亲都是学校教师。父亲素仁德星(Surinder Singh)是曾在柯克比学院受训的锡克教教徒,婚后改信天主教,改名为伯纳德卓利(Bernard Chauly);母亲罗秀玉(音译)为华人,后改名为珍卓利(Jane Chauly)。

诸如此类华印通婚的情况在马来西亚或新加坡以外的地区确实是相当罕见的。

伯妮斯的书既记录了伯纳德和珍这对爱侣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也引人入胜地分别追溯了双亲在旁遮普和广东的家世。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伯妮斯本身的孩子(她的先生是穆斯林)是穆斯林。总而言之,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马来西亚故事——印度人、华人及马来人。

这么一来,她的女儿便是巫华印混血儿!唯一缺少的就是东马的视角!

伯妮斯的书更能打动人心的原因在于书中炽热的真实情感。郑重声明一下,我们马来西亚人往往会回避真相,尤其是当真相会对我们的家庭造成影响的时候。

相较起来,伯妮斯毫不畏缩。她书写了母亲在墨尔本念书的学生时代,以及一段未能开花结果,以致于堕胎及大学教育之路受挫的感情。

数十年来,悲剧不断纠缠着她父亲那边的家人。幼年丧父(受人欢迎、多才多艺的教师伯纳德在一起奇怪的游泳意外中身亡时,她才4岁而已)的她无可避免地遭受命运无情的摆布。

事实上,她擅长运用她所积累的文献证明——书信、笔记及剪贴簿作为想像力的跳板。正因如此,她的文字风格具有预见性且全面。

我想引述伯妮斯的文字作为结尾:

“出身

我是旁遮普人,锡克教卡尔萨教团(Khalsa)的女性成员,崇尚纯净的学说是由上师纳那克(Guru Nanak)所创立的。我来自旁遮普省的平原与阿姆利则的麦田。

我是华人,来自广州港口城市佛山的渔民及制香师之乡。

我有两个童年。一个是随父亲一起的童年,一个是随母亲一起的童年。

这是一个讲述我的父母亲如何邂逅的爱情故事。这是一个我如何找寻他们及找寻自我的人生故事。

我从小和鬼魂一起长大,和死亡与死亡回荡的声音一起长大,和神话一起长大,和悲痛与不为人知的故事一起长大。

在怡保,在近打河谷的中心地带,在战前的店屋、布商及粮食堆中,在猪只、屠杀、泪水中。

我在槟城祖父的家中长大,在蛇与锡克教经典(Granth Sahib)中长大,在祖父的打字机与白头巾中长大。

我能说5种语言,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这是我们的故事。”(译:曾慧金)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