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4/12/2015
曹建廷.世界很危险
作者: admin

我怕陨石击中我的头,不敢出门。

陨石多可怕?天文学家哈里斯(Alan Harris)推算,人们死于陨石和恐怖袭击的机率一样大,也就是每8万人中,恐怖分子和陨石会各自拿走一个人的生命。

所以,我提议政府建一个覆盖全马的穹顶,让我安心出门。就算大马没有太阳,农夫种不到米,都无所谓。人民平安最重要。

对了,每年闪电杀死2万4千人,比IS恐怖组织危险很多,上面的好主意绝对是一箭双雕。我和大家一样喜欢晒太阳,也承认农业很重要,但大家该理智,太天真会害死人。你反对?那如果你被闪电打中,活该。世界比你想像中危险。

比起陨石,我更怕开车。

我国卫生部副部长拿督斯里希尔米说,每1万个大马人就有大约24人死于交通意外。也就是每4百多人就有一人死于车祸。

今年一共有8千多名大马人死在马路上。相比之下,在空难成为新闻头条的2014年,全球有761人死于空难,每4百多万趟航班中有一架飞机失事,可见开车比坐飞机还要危险很多倍。

马路如虎口,巴士等公共交通工具也不见得安全。我建议大马政府规定雇主在工作地点为员工和他们的家人提供住宿和杂货店,让人们尽量少开车和过马路。

但就算我完全不出门,死神也会找上门来。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61.8%人死于心脏病。只有2.3%死于交通意外,0.9%死于暴力,0.6%死于战争。不出门身体反而会坏掉,死亡的机率飙升呢。

何况,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指出,美国人在家里被电视机或家具压死的机率和遭恐怖分子杀死的机率一样大。这样子,我都不敢回家了。

除了数据的部份,我当然是开玩笑的。

这个世界很大,全球有73亿人口,媒体每天都能找到很多血腥新闻。我们不能否认这些事情的发生,也该拒绝犯罪行为、战争、恐怖主义等一切形式的暴力。但资讯发达让人以为这些事情很常见。

人们特别容易关注和牢记暴力或离奇的事件,反而不在乎寻常的事件,如某个老人在家里死于心脏病。因此媒体通常会大肆报道那些醒目煽情的消息(如空难、枪击案),这些新闻也比较容易在大众心中留下印象。我们喜欢看恐怖袭击的新闻,因为它离我们的生活够远,让我们以旁观者身份去痛骂那些“极端”的人,无须负责任或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殊不知平庸之恶才最可怕。

这种民众的频率错觉会直接决定国家政策。一旦发生恐怖袭击,政府往往推出各种法令,限制民众自由、巩固执政者权力,以增加反恐效率。例如我国今年推出反恐新法案,赋予执法当局未审先扣的权力。我们有理由关注当局会如何使用这些权力,避免当局乘机限制言论自由、打压监督或反抗当权者的人士,而不是听到“反恐”两字就毫不思索地为当局背书。

但恐怖袭击最大的成功是,他们总能激发人们丑陋的一面。例如911恐怖袭击后,美国人民支持政府派士兵和无人机到海外“执行反恐任务”和攻打中东国家。

在这以暴制暴的恶性循环面前,你也许会说,恐怖袭击或许没有心脏病和交通意外那么常发生,但一个愿意花人民血汗钱去打击恐怖主义、阻止“外来者”涌入和保护人民的政府,总好过没有那么做,值得支持。

可是,这个世界上有各种风险,任何防范措施都有代价。我们必须衡量风险和代价哪一个比较大。例如,开车比恐怖分子危险很多倍,政府应不应该禁止人民开车?如果你觉得“不”,那你很理智:开车的益处明显大过风险,风险小过禁车的代价。我们小心开车就好。

我们能不在乎自由与人权,但我们的决定关系到很多人的生命。无数难民因人们不理智的恐惧而被拒于门外,最终默默死亡。各国政府以反恐为名杀死了很多没有名字的人,包括坏人和好人,却不需要为此负上责任。而我们没有因此而安全了多少。

更要命的是,我们经常把焦点放在那些煽情的新闻上,无视真正需要我们关注的,例如人为污染导致全球气候转变。如果大家不马上改变生活方式,那我们将葬送全人类的未来,绝对不只死几百个人。然而,在表面上无可避免的大趋势面前,我们却完全没有震惊和愤怒,只有逃避现实。大家自以为时间很多,船到桥头自然直——但我们今天就可以炸死那些可恶的恐怖分子。报纸会报道美国几百人死的枪击案,或某少年砍死他的婆婆,不会提醒你过去一年海平线又起了多少。所谓温水煮青蛙,就是这么一回事。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