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6/07/2012
沙登(Serdang)(上篇):新村蜕变成城市.沙登保留淳朴风情
作者: admin

沙登,一个地理位置占优势的地方,不仅与联邦直辖区吉隆坡为邻,还衔接政府行政中心布城的道路,更是通往南部的主要门槛,四通八达的交通,令沙登成为州内迅速发展的重镇之一。

她还与博特拉大学、国民大学、油棕研究院、马来西亚农业研究院、马来西亚油棕研究院和多媒体超级走廊为邻。

取名源自“沙登”树木

沙登新村是雪州42个新村里第一大及全国452个新村内第二大的新村。它是雪州最大的新村,也是继增江之后全马第二大的新村,占地834公倾,它拥有约2千600间住户,人口约2万人。

沙登这个名字是源自于一种“沙登”的树(Pokok Serdang)。它在1974年后易名为史里肯邦安(Seri Kembangan),但是村民至今还是沿用沙登新村。这里是沙登的启发点,沙登的发展是从这里一点一滴延伸至周围的住宅区,再慢慢演变至今时今日繁华的面貌。

曾是锡产重镇

沙登的开埠史与新街场(Sungai Besi)息息相关,二战前后,新街场是闻名的锡产重镇,鸿发锡更是世上最大的露天采锡场。

鸿发锡露天采锡场世界最大

和吉隆坡与布城的繁荣相比,沙登新村这个地方属于传统和现代交融的地方,经过63年的洗礼,蓬勃的经济与工业,让她从传统的新村蜕变成繁荣的城市,但是却在发展的洪流中,依然保留了新村的淳朴人文风情。

新村的前身是一大片橡胶园、芭地和矿湖。是英殖民政府实施的紧急状态时期的产物。1949年,英殖民政府为了切断共产党的粮食供应,下令住在古腰、椰园、芎蕉园、横路、巴朗勿刹的华裔村民迁移到老蒲种,建立了今日的沙登新村。

塞车成居民梦魇

塞车一直是沙登人梦魇,60多年以来,沙登大街的交通阻塞问题一直没有办法获得全面性的解决。

这条大街是自1949年新村成立时的大道,也是沙登居民进出沙登的必经之路。随着沙登的发展神速,人口与车辆的暴增,这条大路早已无法负荷现今的汽车流量,这个民生问题,也是沙登人心中永远的苦。

每当绿野仙踪举办展览会时,又是沙登人另一个塞车恶梦的开始。沙登大街往绿野仙踪短短1公里的路程,必须耗上45分钟才能抵达,绝对是考验沙登驾驶者的耐性。

问起沙登人,他们深爱这个人情依然淳朴的地方,一个惋如沙漠里的绿洲,美食处处、生活消费低,接近城市,唯一惹民怨的就是当地的交通。

300户人家客家人占90%
农矿业改行为中小工业

当时的新村坐落在古腰河边,被规划成一排排,并以铁刺网篱围起。首批迁入的居民约300户,其中客家人占了90%。大多数以割胶、采矿、种菜和养猪为生。

70年代,村民逐渐从农业与采矿业改行家具业、建筑业、种杨桃和鞋业等。在80年代后期沙登新村渐渐发展成中小型工业区,近几年餐饮业发展蓬勃,电子、车厂、车零件及印刷厂家,都如雨后春笋般林立。

90年代,锡矿业完全停止,鸿发锡结束营业后,发展成为今天的绿野仙踪休闲城,涵盖酒店、高尔夫球场、水上购物中心及国际会展中心等。

没出现人口老化现象

因为策略性的地理位置,和传统新村不一样的是,沙登新村没有人口老化的现象,村里的年轻人白天到附近的城市工作,如吉隆坡、八打灵再也等,晚上就回到沙登,并选择在靠近父母居住的新兴住宅区落地生根。

许多博大的游子,也在毕业后纷纷选择在沙登四周的住宅区置业,促使新兴住宅区的林立。人口增多及各行各业的蓬勃发展,使沙登的发展一片欣欣向荣。

沙登大街将改为单向道

“要解决沙登大街或布特拉柏迈路交通阻塞的问题,有几个解决方案。

吉隆坡布城大道虽然经过沙登,但是却没有在沙登设有出口,如果在沙登设有出口将能纾缓沙登大街的交通阻塞情况。(备注:日前工程部长已宣布开设一个交通枢纽,以将沙登衔接到隆布大道)经过调查,州政府发现另一个有效纾缓沙登大街塞车的方法是把它改为单向道。这个计划在今年动工,州政府共拨款3千600万令吉,分4个阶段在3年的时间内进行。第3项计划就是搬迁沙登大街一排30年的非法旧板店。

沙登大街阻塞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公众双重泊车,所以把这排旧店迁移,是另一个可行的方法。如今店主已抽签搬迁至和平村人民巴刹。

要解决沙登的交通问题需要中央政府的配合,须制定完善的公共交通。

沙登如今出现许多小面积私人土地,导致沙登缺乏大面积土地进行统一的全面化公共设施发展。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梳邦再也市议会最近为沙登岭制定了10年规划蓝图,规划了公共礼堂、非穆斯林的宗教膜拜场所、学校、民众会堂及游乐场等。

我们也在沙登岭规划了一块华小保留地,这也是大马史上第一次,政府在规划蓝图中清楚列明有关的土地是华小发展地。”

王天生(74岁):号召村民“反黄运动”.阻止脱衣舞秀入侵沙登

“1969年发生的脱衣舞秀入侵沙登事件,真教我毕生难忘,那是无法抹去的回忆。

从当年的脱衣舞秀入侵沙登戏院,到13名胶工与兵车相撞的恐怖车祸,每一件事都让见证历史的我历历在目。

那时一群黑势力把脱衣舞秀引入沙登戏院,戏票全部售罄,但是当时我年轻气盛,认为这是败坏风气之举,坚决反对新村被黄风入侵,就大胆的号召了一批村民,展开激烈的‘反黄运动’。

此事当时非常轰动,村民们一起拉布条到戏院前抗议,我还面对黑社会的人身威胁,庆幸通过当时的县署,最后一分钟成功阻止了脱衣秀的演出。

虽然已经过了约半世纪,但此事还是让村民津津乐道,我也为自己当年的勇敢感到自豪呢!”

曾国干(74岁,沙登区第一任州议员):罗里兵车相撞13人丧命.恐怖情景历历在目

“对于1964年发生的一辆载送胶工的罗里与兵车相撞,导致13名胶工命丧黄泉的恐怖事件,我迄今仍历历在目。

这起车祸发生在沙登路,身为州议员的我和当时的白沙罗国会选区候选人陈凯希,在事发后一同巡视现场的情况。

我不能忘记当时的恐怖情景,许多身体断成两截、头一边、身体一边,还有大肠粘在路边,13具尸体横尸路边,看了以后我3天吃不下饭。

这起恐怖意外当年在沙登造成极大的轰动,尽管事过境迁,但很多沙登人在提起这宗意外时,仍是阵阵的心寒。”

缺大面积土地建公共设施

“马华过去曾进行了多项计划解决沙登的交通阻塞问题,包括新街场衔接沙登的交通枢纽、无拉港路连接新街场大道的交通枢纽、跑马场连接沙登拉也的天桥、沙登工业区连接武吉加里尔大路、沙登警察局连接斯里沙登工业区及沙登大学岭连接蒲种大路。

由于经济活动及人口不断的增加,这些计划仍不足以全面性的解决沙登交通阻塞的问题。

另一个让沙登人困扰的问题是缺乏大面积土地进行统一的全面化公共设施发展蓝图。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