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旅行

最新
  缓缓秋风迎面吹来时刻,或多或少都会感慨时间过得太快,转眼酷热的夏天经已走完。   回想这个夏天,我的确过得非常充实和写意,简单回顾,那段日子像半退休状态,放慢脚步好好去享受生活。工作令人喘不过气,身心疲累。所以每当休息天前夕,赶紧安排妥当,避免长途的舟车劳顿,给自己一个不远、轻松的微,作为奖励。   我常笑说,旅行是一种瘾,更多时候是一种毒。因为整个人容易懒了下来。但是还是蠢蠢欲动不安于室。预订火车票计划好一番,便迫不及待奔向伦敦恬静的郊外小镇走走看看。 每次走出火车站,感觉置身在另一个城市。沿着青葱的大树街边走,和风徐徐,迎向照在脸上璀璨夺目的阳光,脚下追逐飘下的落叶,趁着最后的夏天,和悬挂在树枝上的叶子,难分难舍。 从街道上到小镇市区,融入热闹喧哗的人群,感受那分无拘无束的自由;不时擦肩而过的年轻人,那股逼人的青春,欢欣的笑容,不由自主想起当年的我,曾经也有过闪亮的年华与梦想。   景点拍照留念是旅游的老方式,大多旅客似乎长得一双独具慧眼,不期而遇相中同一个亮点,于是乖乖排队轮着拍。那天,看见一位老先生拿着相机,正耐心瞄准镜头,替摆好甫士的老伴拍照。老伴身穿彩色花衣裳,白色长裤,戴上墨镜配上头顶大红帽子,亳不避讳旁人眼光,幸福微笑地不时转换甫士。   我站老先生身后,默默欣赏眼前这位优雅大方的女士,她是我日后退休的目标,懂得生活、享受快乐。   这一幕,是我在无数次旅程当中,最贴心的领悟。原来,活到多大的年纪,样貌都不重要,因为快乐是无价的,我们都值得拥有。   旅途中,拍照、走走吃吃,累了走入咖啡室,喝杯茶或咖啡、吃块蛋糕。有时候坐在隔壁桌的老太太,会主动亲切打招呼,闲聊起来,很快又过了半个钟。   两天一夜的配套,包括来回火车票一小半左右车程,另加酒店住宿、欧陆式早餐(Continental Breakfast),有些酒店也设有自助式早餐,选择众多。当中有我最喜爱的英式早餐(Full English Breakfast )是我Check out酒店回程之前,最期待的早餐,在享用之即,顺便调整好回家的情绪,又要开始上班了。   从伦敦出发,今年走过英国中北部利兹(Leeds)、东北部约克(York)、东南区坎特伯雷(Canterbury),其他名胜地包括布里斯托尔(Bristol)、剑桥(Cambridge)以及著名海边白礼顿(Brighton)。   离开繁忙的城市,每站陌生的环境,转角处都有意料之外小惊喜,都是生活另个探讨。带着冒险与挑战,尤其迷路的时候,遇上手机没电,无法用Google地图寻路,有数次曾在晚上走了不少冤枉路,当下真的只有靠着感觉走。幸好最终是有惊无险,平安扺达。   夏季才刚刚过完,伦敦火车便开始连续罢工;气候转凉,秋雨绵绵,庆幸我都游玩回来了,不然那里都别想去了。   说走就走的旅行,真的是分秒必争,错过了,心境和时间在金黄色的片片落叶交叠,空虚度了夏天盛情之约。
6月前
很多年后我才了悟,旅行最迷人之处永远不在地平线遥遥相望的某个目的地,而是我们满怀期待前往那里时的整个过程。而这样的心境,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就被瑞士旅行作家尼可拉·布维耶著书立论。 1953年夏天,24岁的布维耶开着他的飞雅特汽车,一路从日内瓦开往欧洲东南部,在塞尔维亚与画家友人碰头后,便展开了从巴尔干半岛通过土耳其,前进亚洲腹地直到印度边境的公路之旅,如今许多背包客称之为的“壮游”。 为了尽可能延长整个旅行计划,旅人必须从浪漫的环游视角转回更迫切现实面的生计问题。布维耶和友人在旅途中执起各自的才能,一个是煮字疗饥的作者,一个是一图胜千言的画家,在每一座抵达的城市里寻找挣钱的机会,无论是为当地报社撰写文章还是开办画展卖画,他们在一些地方逗留长达数个月之久,因而也为旅程增添了更多细致的观察体会。 除了时代氛围是一大关键(50年代旅游业仍未开发,尤其波斯一带),或许长居异地也是其中一个旅人跳脱制式观光的重点。好比布维耶为了报导吉普赛人而深入塞尔维亚乡间地区,画家朋友在当地的小型画展观察农民的朴质样貌与衣着,或是因为一场大雪,两人被迫滞留在伊朗的大不里士长达半年,为前往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颠簸山路堪虑,甚至与三教九流的卡车司机混熟,只为了搭乘他们的顺风车越过荒僻险峻的俾路支沙漠。 作家细腻而灵巧的文笔,除了把沿路发生的种种奇闻轶事收录在永恒的文字里,其中他所表现出对纪行书写的热忱也教我深感钦佩。 试想想,离家浪迹的三年五载里,面对不断更迭的周身环境与人事,旅人往往必须耗费大部分精神去应对进退,留存下来的体能在那之后已是所剩无几,尤其写作又是亟需集中力的一件事。而布维耶却能坚持不辍地书写,不仅把整个横越中亚地区的旅迹钜细靡遗地记录下来,还点出了许多关乎那个时代的政经局势与文史风俗,客观而不偏颇地就事论事。 我以为,我们至今抓紧的很多主流价值观,都是从前人先贤身上(或著作)模仿习得的。那些所谓的“政治正确”难道不也是我们一步步走到今日才看懂的? 因此,70年前的布维耶面对文化差异所展现的开明态度让我自叹弗如,比如行经波斯时,布维耶对当地穆斯林社会的包容与尊重,或是在巴基斯坦的一家酒吧打工换宿时,他与不同性取向的老板结为好友的故事。 这些纪实描写透露了生活哲学与智慧,将原本单薄的旅游书写推向了更精粹的文学高度,因为每一笔观察都蕴含了表象之外更深远的意境,让读者品味沿路的精彩之余,也细嚼出世界留给旅人的微妙滋味。 就像作家为这本书命名《世界之用》,世界一直横摆在我们眼前,唯有出发,以足为度,“使用”这个世界,我们或许才会从中获得些什么,用以增厚自己浅薄的人生。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