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9/11/2009
蓦然重现“送蜡烛”
作者: admin

11月间受邀到马六甲讲座,承蒙当地文史工作者赖碧清(欧阳珊)招待一番,她离开不久后又来电说发现荷兰街有一户峇峇世家在办丧事,叫我过去看看。

于是马上赶过去,峇峇世家门户深严,平时外人连门槛都别想踏进一步。我迳自踏进门槛,走进第二厅的灵堂处,灵堂的布置显出峇峇风格,我从香桶取出两枝“青脚香”(当地风俗丧事燃两枝青脚香),点燃后三拜上香。灵堂帷幕后是一副传统梅花棺材,前后翘首古色古香,4根大钉及一根子孙钉在棺盖上。逝者王姓,乃峇峇望族后代。出来时,孝眷赠给我一条红线。

晚上,约了赖碧清、何国荣、曾昭智去丧府坐夜,国荣和昭智与一些孝眷熟悉,大家就聊起天来。离开时,一位孝眷分送我们一人一对红蜡烛。这使到他们发愣,问我这是什么风俗?怎样处理?哦,这就是传统的“放蜡烛”和“送蜡烛”习俗啊!

先谈放蜡烛。马六甲的放蜡烛风俗,据年轻的廖铭安先生说,住在郊区的他小时候经常看到丧家派人骑摩托沿家挨户放蜡烛,收到蜡烛的人晚上就得在五脚基处将蜡烛点燃,可是这个习俗已经消失了。

太平的放蜡烛也是盛行于郊区渔村,温(石宣)华女士说,丧家在出殡前一天沿家挨户放蜡烛,当晚大家就在门口点起蜡烛,给逝者魂魄照路(照明)。另外,周亚林先生说,以前太平的“乞火灰”(向邻居乞讨来放在棺内的灰烬),丧家得赠一对红蜡烛给人家,收到蜡烛的人家晚上就点燃在家门口外。放蜡烛风俗在太平也消失数十年了。

这种“放蜡烛”采用的均是红蜡烛,可以说这个习俗已经在我国土地上消失殆尽了。

送蜡烛也是古俗,也分南北马不同。南马马六甲的方式,是每个到丧家坐夜的人都获得丧府赠送一对红蜡烛,取回家后就点在家门口外。北马太平则不是每个坐夜者都有送蜡烛,只有送香烛纸钱者才会获得丧家回赠红蜡烛,也是点燃在家门口外。

民俗是会随时间环境而转变的,送香烛纸钱给丧家后来就渐渐转变为给现款的帛金,而丧府回赠一对红蜡烛也转变为回赠一对糖果(以红丝线系)。基本上可以说,送蜡烛之俗已经在我国烟消云散,均被红线糖果取代了。马六甲的红线糖果是摆放在桌子上任由坐夜吊唁者取之,北马则是有赠送帛金者才获回赠红线糖果。

难得的是上述峇峇丧家尚遵行传统的送蜡烛习俗,这是首次见到“送蜡烛”,心里激动得很,既悲且喜。悲的是,传统民俗在现代化及人为之下逐渐消失不复;喜的是,已经消失的传统民俗今日忽然重现眼前!而赖碧清则一脸问号,问我如何处置之。我说拿回家点在家门口即行。

这一对红蜡烛,除了为逝者照路外,也是给我们吊唁者图个吉利兴旺。传统观念认为丧事属“凶”礼,就得给吊唁者一对红蜡烛图个吉利。我们看一个民俗,除了看其表面,也得了解其背后的意义,通过放蜡烛,其实是通知邻里附近有人在办丧事,大家知道邻居在办丧事,就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一起共襄帮助。

相互照应,相互襄助,本来就是社区群众睦邻的基本条件之一。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