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07/05/2012
媒体小兵.网络舆论寄生虫怪现象解析
作者: admin

网络媒体或是社交媒介如面子书,的确容易制造舆论起承转合的意境,有时候会精彩万分引人注目,足以取代传统的新闻呈现方式。毕竟网络平台卧虎藏龙,表达能力超强的作者不在少数。但是有些(请对号入座),则是有如寄生虫般,附庸于他人的作品,或是抨击新闻处理方式来苟且生存,以维持个人知名度,执行一些隐议程。

何谓寄生虫舆论呢?这类的舆论始作俑者,对于重大议题缺少本身的观点和立场,完全依赖主流媒体的特定评论员,或是某些特选文章提供养分。他们评头论足时候,顺势陈述媒体的不是,为媒体标签各种罪名,意图削弱纸媒的公信力和商业信誉。

先说首个实例,网络流传一篇立论不足,搞笑有余的文章《全部水果站出来》,作者把郑丁贤的专栏评论从头扭曲到尾,就是遗漏末段重点,偏偏这就是原文的核心意义。郑君末段强调∶“这些推论,只是逻辑的思考,让主办者作为一种策略参考,而不是反对净选盟或绿色盛会,无须为本人套上政治帽子,理性和有智慧的读者自能分辨。”

该文作者恶意标签郑君,把寄生虫这种糟糕文化无限提升。查核其时事立场,曾经撰文对325集会(以意境切合就是白果)大泼冷水,因此本身属于反水果一派,如今却选择性忘记自己反复无常,胡乱指责郑君鼓动黄绿分家动机不良,何等荒唐之极?

话说郑丁贤《一粒橙一粒只果》见报,当天中午时分,相关网络评文即抢鲜曝光。换句话说,网络写手的此千字文稿,包括添加插图,排版,校对,审查等程序,一切短短的数个小时完成,速度比拟闪电。然而,这些所谓的网络作家,对重大课题,例如净选盟或拯救大马委员会第一手活动,严重缺乏类似的过敏反应,这是证明自己号召力不强,必须每天倚赖郑君提供精神食粮和写作素材?

可以想象,这些梦想不劳而获者,每天阅读《星洲日报》到如何神经紧绷的地步。郑君的专栏逢周一至周五登场,每月打底有20篇,他们每天审查阅读,等待那天有机会为文批评,即感觉欢喜若狂不惜要与全世界分享,完全受寄生虫心态束缚思考创新能力。

另个现成舆论寄生虫例子,今年3月13日,世华媒体集团旗下三份报纸刊登澳洲稀土公司莱纳斯的报导式广告,本来不该引发议,因为商业广告传达讯息与报社立场无关,但与《星洲》长期对着干的庄迪澎,以为逮到良机,大肆炮轰报社不该接受有关广告。

等到4月中,报纸出现挺环保反公害的公益广告,同样的评论人却全部哑火失声,不要说鼓励认同,连起码帮忙转载征求捐款广告,这等举手之劳也欠奉,可见得他们根本上对人(报)不对事,骑劫环保课题以满足个人议程,读者利益不在他们考量范围。即使面子书肖象贴上呛声莱纳斯正义凛然大头照,底下却是虚伪和无耻原形毕露。

庄迪澎于面子书对话平台中,扮成沉默寡言的旁观者,他没有征求官方面子书主人同意,即攫取理性对话部份内容,例如″中阶主管″回应质疑的章句,然后断章取义以偏概全,非议《星洲》歪曲读者″打压言论自由″。他把评论投书给商业竞争对手《东方日报》的稿费发表平台,美其名传媒论衡系列,还不是寄生虫抄袭的再循环实际用场。

笔者想问,庄迪澎的传媒论衡系列,为何不是先准备好全部内容分期刊登,而是等他任何时间补稿,这不是变相的霸占言论版位?原来寄生虫的材料,即使过时或是重复多次,仍有人当成宝贝看待,以为可以藉此打击《星洲》的信誉,这种做法是徒劳无功的。

莱纳斯发律师信恫言起诉45个非政府组织;与报社无瓜葛。理性对话中,无论是报社员工或网络读者,过程中难免流于情绪化超出理性范畴,偶而采用一些激烈措词,这无损双方诚恳交流的良好宗旨。惟恐天下不乱者挑拨离间,期望对话双方一言不合引起重大冲突,其邪恶思维和狭隘胸襟不言而喻。

舆论寄生虫另个代表人物唐南发,莫名其妙以时事评论家陶杰,比拟郑丁贤等人的文笔风格,多次老调重弹犹不知耻,难怪有读者不给脸直接评语″差劲粗糙且缺乏营养″!网络上这类舆论寄生虫,内心充满报复愤恨,心理极不平衡,一幅江郎才尽的真切投影。与此同时,当中的某些人,个人道德价值观似乎存在灰暗地带,譬如说,一手创办新闻网站,有金主提供支援时坐享其成。当公司面临财务困境,自己却一走了之,留下烂摊子抛给接替的团队收拾。

另外一位过气作家,数年前在国家课题多如牛毛之际,移民澳洲享受清福去了。当时已经声明就此封笔收山,可是最近却在面子书活跃,描黑谩骂报纸的本色依然不改。308前后,他错失大出风头的机会,现在要弥补追回,可是历史就是历史,曾经做过舆论逃兵,不要以为当个舆论寄生虫,通过抨击别人捞取宣传资本,就能抬高名气东山再起耶?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