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02/01/2014
垃圾焚化炉的抗争(上):担心管理不当藏隐忧
作者: admin

我国可能即将迎来第一座垃圾焚化炉,地点位于吉隆坡甲洞区增江柏林京花园现有的垃圾转运站。政府是在2013年6月宣布兴建4座垃圾焚化炉,其余3个地点则是森州芙蓉丹那美拉、柔佛州武吉巴容(Bukit Payong)及马六甲双溪乌当(Sungai Udang),而甲洞率先成为“白老鼠”,一旦成功将按照计划陆续推行接下来的焚化炉。

焚化炉计划一宣布,即引起争议和各方不满。在众多意见中,有3造持不同看法。

首先,官方认为焚化炉可纾缓现有转运站超出负荷垃圾,而衍生垃圾臭味的问题,作为长久之计可解决土地不足而无法增设土埋场的问题。

其次,废物处理专家认为,尽管焚化炉并非唯一处理垃圾的方式,但是倘若土地不足,则可以考虑增设焚化炉,毕竟它的技术已达到一定的安全水准。

而人民的看法则是,一旦启用焚化炉,人民不仅得承担更贵的垃圾处理费,更令他们感到不安的是───技术一流,管理九流。技术虽能克服二恶英问题,不过我国的废物处理向来引人诟病,此次匆促决定建焚化炉,我国是否有能力处理废水、废气善后以及一旦意外发生的应对措施是很大的疑问,而生命健康受到威胁才是他们最大的隐忧。

甲洞焚化炉开始招标
若顺利料2017年操作

较早前,国家固体废料管理局总监拿督纳兹里曾指出,当局计划建的是能源废料发电厂,不一定是建垃圾焚化炉,以安抚激烈反对的当地居民。

纳兹里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证实本月开始招标甲洞焚化炉,并同时委任专家进行环境影响评估(DEIA)。

这份评估报告耗时约9个月,同时收集投标者的意见,最后将交由环境部鉴定建设焚化炉的可行性。一旦报告通过,则将委任得标的承包商实施工程。倘若一切进行顺利,预计2017年可投入操作。

称柏林京是最佳地点

纳兹里指出,甲洞增江北区柏林京垃圾转运站是兴建焚化炉最佳地点,因为该区本来就是收集巴生河流域垃圾的转运站。

他说,目前转运站的垃圾已过量,囤积的垃圾引发臭味四处飘散,附近居民已怨声载道。一旦兴建焚化炉,每日可焚烧1千吨垃圾,其余的则送去土埋。这样一来可解决臭味和环境卫生问题,二来可延长土埋场的寿命。

“至于垃圾罗里进出该区造成交通拥挤,这已不是新问题,不管是转运站或是焚化炉,出入的罗里量是一样,并没有使问题恶化。”

纳兹里强调,不管圈定哪个地点建设焚化炉同样会面对附近居民的反对,尤其是新地点本来是没有处理垃圾,若要说服人民接受更艰难。

他指出,即使人民反对,甲洞焚化炉势在必行,除非环境部基于有关建造危害自然环境,否则有关工程不喊停。

他说,居民反对建造焚化炉的原因是基于沿用80年代的焚化炉研究报告,然而时至今日,焚化炉的技术已改进,可以克服环境污染的问题。

“新加坡和日本已经采用焚化炉,当地也没有任何数据显示,焚化炉启用后有人因而患上癌症。如果有人认为,焚化炉破坏环境,进而危害人民的健康,欢迎他们提出有关的报告。”

提及武来岸焚化炉计划最后因人民抗议而改为垃圾土埋场,纳兹里说,不能每次有人抗议就放弃有关计划。甲洞的课题与武来岸不一样,甲洞原是垃圾转运站,其衍生的环境卫生问题,如垃圾污臭已经存在、很多罗里送垃圾进来需大排长龙;而后者是一个新开发的地点。

汤礼聪:没空地增土埋场
“建焚化炉可行方案”

另一方面,废弃物管理专家汤礼聪博士认为,在废弃物管理的角度来看,吉隆坡是高度密集发展的城市,没有空地去增设土埋场,因此建设焚炉处理垃圾问题是可行的方案之一。

他也认同,不管政府把焚化炉圈在哪个地点,都会受到当地居民的反对,这就是邻避效应(Nimby)。每个人都在制造垃圾,但没有人愿意接受垃圾土埋场或是焚化炉在自己家附近。只要不在你家附近,人们是不会去关心自己的垃圾其实丢在别人住家的附近,对别人造成很大的困扰。

“当然这也是政府正在面对的问题,最重要的是,有关地点必须符合环境部订下的条例。”

根据环境局的于2012年11月出版的《固体废物焚化厂的指南》,选择焚化厂位置必须符合的条件是,从焚化炉位置算起,需要最低缓冲区是500公尺(这个距离是遵循环境部所订下一般重工业厂选址的准则。)

随着科技的进步,可通过应用最好的技术来把焚化炉的潜在影响减到最低。尽管如此,固体废物焚化厂和住宅区及生态范围必须设有500公尺的缓冲区,除非通过科学数据、技术选择、空气污染物扩散的模拟结果证明对社区影响不大,才可缩短有关的缓冲区。

汤礼聪强调,缓冲区不仅是牵涉焚化炉的位置而已,应该也考量到整体的垃圾运输问题。垃圾的运输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对邻近的居民带来莫大的困扰。

前田利藏:经济及环境
建焚化炉须考虑2因素

日本地球环境战略研究机构(IGES)副所长前田利藏接受星洲日报访问时指出,焚化炉不是废物处理的唯一选择,以地方的需求为定,如果有足够的土地,可以选择经营卫生土埋场,除非别无选择,那么则可考虑建焚化炉。

他指出,要建焚化炉前,必须考虑2项重大因素,一是经济,二是环境。

他说,土埋场的处理垃圾费用一般比焚化炉便宜,如果土埋场经营妥当,且有多余的土地,政府理应朝往这方向的。

“不过不可忽略的是,在繁华都市如吉隆坡,土地价格越来越昂贵,一旦土埋场在偏远地方,交通费也随之增加,处理垃圾的费用则水涨船高。

从经济的角度来衡量,土埋场和焚化炉处理垃圾的费用,如果焚化炉是证实更便宜的话,那就应该考量更有经济效益的垃圾处理方法。”

目前吉隆坡的垃圾转送到乌雪的武吉达卡(Bukit Tagar)垃圾土埋场,每日可处理2千500吨,土埋场预计能够持续处理60年的垃圾。不过随着每年的垃圾增长量不断提高,相信将缩短土埋场的寿命。

前田利藏举例说,日本没有足够的土地作为土埋场,政府与人民没有选择,所以只能建焚化炉,同时由人民来承担处理垃圾的费用。

据悉,武吉达卡垃圾土埋场每日可处理2千500吨的垃圾,每吨的垃圾处理费是49令吉。政府欲建在甲洞的垃圾焚化炉每日只能处理1千吨的垃圾,每吨垃圾处理费也许高达150至200令吉。

柏林京花园垃圾转运站
缓冲区不超过1公里

吉隆坡甲洞区增江柏林京花园垃圾转运站占地2公顷,周围是高度密集的住宅区,其缓冲区不超过1公里。

该转运站于2002年4月1日正式操作。所有经由阿南弗拉及吉隆坡市政局承包商收集的垃圾运到这里压缩之后,再运送至距离50公里外的武吉达卡垃圾土埋场。

根据官方的数据,上述垃圾转运站原本只能负荷每天1千700公吨垃圾,如今每天要处理2千500公吨垃圾,已经超出800公吨。

另一方面,根据吉隆坡不要焚化炉行动委员会于12月初访问武吉达卡获得的数据,现有的武吉达卡土埋场一天只收集2千500吨垃圾。

当局推算一天处理5千吨垃圾,预计可操作60年,若以集2千500吨推算,则可继续操作至120年。无论如何,有关的数据无法作准,主要原因是吉隆坡的垃圾量已逐年增加。

星洲小词典
Nimby=别在我家后院

邻避效应(Nimby)就是英语中的not in my backyard(别在我家后院)的词首字母缩写。这个表达多以贬义的意味,指那些因为某个社会建设项目要建在自家附近,而对此表示反对的公众意见。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