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02/09/2018
器官献爱义跑22日马大举行·宣传鼓励登记成捐献者
作者: niki

(雪兰莪.八打灵再也1日讯)马来亚大学医学系与器官献爱组织联合主办“器官献爱义跑”活动,将于9月22日(星期六)早上6时至中午12时,在马来亚大学医学院Centrepoint进行。

此慈善义跑除了旨在鼓励大众登记成为器官捐献者、推广肾脏移植,以及为洗肾病患筹募捐款以外,也让一群医学系的大学生有了为社会贡献的管道。

主办单位希望能通过义跑活动传递有关器官捐赠的正确知识,以消除大众对于器官捐赠的疑虑,同时也让大众了解更多有关肾脏健康和疾病等信息。

义跑当天将会有表演、幸运抽奖游戏和展位供参加者观赏及参与。

办3场器官捐赠讲座

活动期间也将穿插3个分别由马大肾脏科教授主讲的“打破活体器官捐献的迷思————肾脏移植”,以及国家器官移植登记处(NTR)和国家器官移植资源中心(NTRC)提供与器官捐赠有关的讲座。

目前义跑人数已满额,若想了解更多有关器官捐赠的读者,依然可到活动现场聆听相关讲座或报名成为器官捐献的一员。活动所筹获的款项扣除支出后将捐至与器官捐赠有关的组织。

2万人等待器官移植
99%为肾病患

经由马大医学系第五年学生宋智亮所创办的器官献爱组织,于2017年举办了器官献爱工作坊后,今年便受到马大生理学教授郑惠明的鼓励,并且在马大肾脏科主任林仕军副教授的大力支持与协助下,筹办“器官献爱”慈善义跑以提高大众对于器官捐赠的醒觉意识。

由于马来西亚有约2万1千人在等待器官移植,而当中99%都是肾脏出了问题的病人,因此,主办方也通过该活动极力推广肾脏移植和为洗肾病患筹募捐款。

器官捐赠的范围包括器官和组织捐赠。医护人员在确定捐献者脑死亡后,便会接洽其家人,只有家属也签署表示同意,捐献者的器官捐赠才会正式进行。因此,若想报名成为器官捐献一员前,须先与家人进行沟通,并让家人知道自己的意愿。

林培栋:盼消除器官捐赠偏见

“器官献爱义跑”副主席之一的林培栋表示,马来西亚人有4万1000人登记为器官捐献者,但这只占了总人口的1.3%。

“可见目前器官捐赠的需求量多,但愿意捐献的人数很少。因此举办义跑活动,是希望能达到提高公众意识,同时也希望能消除大众对于器官捐赠的偏见。”

他补充,器官捐献对于生者来说是一个希望,对于死者来说是一个生命的延续。

“世界上许多人因等不到器官移植而离世,洗肾病患则需要长期饱受痛苦。如果能唤起更多人成为器官捐献者,并帮助到更多有需要的人,那么这一次的慈善义跑便达到了本身的价值与意义。”

马来西亚有约2万1000人在等待器官移植,99%是肾脏病人,因此活动极力推广肾脏移植和为洗肾病患筹募捐款。(图:星洲日报)

黄绣榕:游戏让参与者了解感受

另一名活动副主席黄绣榕则表示,她在一个换肾病人的故事中,了解到器官等待的痛苦。

“那位肾脏病人因意外导致残障无法走路,同时身患多病还得每星期洗肾3次,其母每次洗肾时都需亲自照料他,包括搬轮椅上下车,他为自己成为年老母亲的负担而感到十分愧疚。

“如果他能尽快获得换肾的机会,至少可免于洗肾过程带来的痛苦与麻烦,甚至可以到残障中心做手工养活自己。”

因需求大于供给,许多肾病病患最难熬的就是等待,所以在这次“器官献爱义跑”中,主办单位也设置了游戏,让参与者了解到器官捐献等待者的感受。

盼民众打开心房多了解

黄绣榕说,一般华人都会秉持死要全尸的想法,有人会忧心成为器官捐献者后若患重病医生不会尽力救治,也有人忧虑捐献器官后遗容会受损等。

为解除这些误解和疑虑,她希望大众能打开心房多了解,慢慢建立起对于器官捐赠的正确观念,而不是固步自封地拒绝。

她补充,她用了些时间去了解关于捐献器官的意义之后,消除了对其的偏见和疑虑。

同时她和林培栋已决定在该义跑活动里,正式签署成为器官捐献者。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