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07/09/2018
【暖势力】街友纷变导游重获新生.她改变流浪汉命运
作者: limlc

(吉隆坡7日讯)“与其为街友提供食物和物资,不如通过创造就业机会,为街友们提供永续性的帮助。”

因为她的这个构想,Unseen Tours Kuala Lumpur项目随之诞生,让对吉隆坡大街小巷了若指掌的街友在此项目下接受培训,转变成导游,并在有了收入后,脱离流浪街头的生活,重获新生。

她就是吉隆坡黄屋旅舍(Yellow HouseKL)创办人莎安普丽娅。吉隆坡黄屋旅舍从2012年创办至今,已接待超过6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士入住,在他们旅游期间,提供一个做公益活动的平台,而Unseen ToursKuala Lumpur(另眼看吉隆坡)是这个组织下的其中一个项目。

莎安普丽娅在接受星洲日报专访时指出,吉隆坡这座繁忙城市,在入夜后就会出现寻找地点露宿的流浪汉。这些流浪汉有些是吸毒者、有些是酒瘾患者,他们当中,有些进入康复营戒毒戒酒,在离开康复营后,却依然脱离不了流浪街头的生活。

在整个访问过程中,她称流浪汉(homeless)为街友(street friends),以示亲善和平等的对待关系。

60%旅费收入归导游

“另眼看吉隆坡”是一个类似社会企业的项目,大部份的旅费收入保留给这些参与导览工作的街友,每个人可获得60%旅费收入,剩下的40%则成为这个项目日后培训导游的经费。目前除了所有导游外,这个项目的工作人员都是以义工的形式在运作。

莎安普丽娅说,一直以来都希望为有需要的群体提供永续性协助,本身在2015年就开始筹备“另眼看吉隆坡”这个项目,直到去年展开面试和筛选合适的人选后,这项目才正式开跑。

“我走到街上告诉街友们,要训练他们这一群人成为导游,但当时的我没有任何志愿者,资金也有限,也需要为他们寻找合适的居住所。

“然后我找到了住宿的地方,但后来意识到,即使是培训期间,也要顾及他们的膳食问题。”

因为上述种种的问题,让她觉得很挣扎,是否应该继续这个项目。

她说,直到2017年,本身参加了国际专业人士服务计划(VIP)后,这计划的团队伸出援手,和她一同培训街友成为导游。

此外,对莎安普丽娅而言,谁会比这些流浪在吉隆坡的街友,更了解吉隆坡的大街小巷?

佐瑟(右二)向参与“街道艺术之旅”的游客们,介绍吉隆坡大街小巷的壁画。(图:星洲日报)(图:星洲日报)
佐瑟(右一)带领游客们搭乘巴士,从一个景点前往另一个景点。(图:星洲日报)

3另类旅程供游客选择

吉隆坡的摩天楼、购物广场、酒吧和咖啡馆可说是大多数游客的到访地点,但另眼看吉隆坡的旅程和一般的旅游配套不一样。

这个项目的旅程可分为3个类别,包括了闹鬼之旅(haunted tour),带领游客到访“闹鬼”的建筑物和地点;街道艺术之旅(street art tour),主要是参观大街小巷的壁画;多元文化之旅(multicultural tour),带领游客到具有文化多样性的地方参观。

莎安普丽娅说,在游览期间,导游也会叙述一些吉隆坡在地的小故事,让游客对这些大街小巷有一些了解。星洲日报记者日前也跟随“另眼看吉隆坡”的游览团走访吉隆坡的大街小巷。

询及项目经费的由来,莎安普丽娅坦言,在项目规划和初期测试阶段,所使用的经费皆是来自本身的生活储蓄。

筛选培训过程严苛

值得一提的是,另眼看吉隆坡项目在筛选及培训街友成为导游方面,整个过程是非常严苛的,包括了必须通过面试和尿检测试。

同时,也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水平、对导游这份工作有热诚,以及有纪律。

莎安普丽娅指出,有很多街友前来申请,但并不是每个都会被录取。

吉隆坡黄屋旅舍会为这些导游找来游客,至今已有超过百名游客参与另眼看吉隆坡的旅游配套。

一群来自中国的游客与当天的导游佐瑟(前排右二)在吉隆坡中央艺术坊门口留影。(图:星洲日报)
佐瑟(右)向首次来马旅游的游客韩相枚介绍吉隆坡的旅游景点。(图:星洲日报)

佐瑟:重获新生

此项目下的其中一名导游佐瑟(56岁)在另眼看吉隆坡项目的帮助下,转变成一名导游,重获新生。

佐瑟曾在波德申的一家餐厅从事厨房助理工作,然而一次车祸意外,导致他的双脚受伤,行动不便,当时的雇主无法等他完全康复而解雇他。

他随后来到吉隆坡,以为可以展开新生活,但因为和友人一夜狂欢饮酒,而遭到执法人员取缔,被送入康复营。

他说,两个月后他获准离开康复营,无处可去的他刚好遇见莎安普丽娅,并得知另眼看吉隆坡项目。

“当我知道这项计划后,我决定尝试。”他指出,最终成功被录取,在完成培训开始工作后,可以远离流浪街头的生活。

他也坦言,起初也不确定本身是否可胜任这项工作,也害怕他人的眼光。

他说,但经过培训后,有了足够的知识,让他打破障碍,勇于和来自各地的游客交流,也越来越享受这份工作带来的乐趣。

目前的他,可以用基本的马来语、英语、华语、日语、福建话以及粤语和游客沟通。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