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30/12/2018
本土微澜:心理人:亲情凝聚之旅
作者: sabah_editor

■文/李燕玮

陪伴妈妈去旅行,已进入第三年。今年小弟也加入,3人同行到香港,探望在香港定居的二舅父以及到大埔尾村的祖屋和宗祠寻根溯源。

香港之行是妈妈念兹在兹之事,这座城市因为有亲人在而别具意义;妈妈在5个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么,上有3个哥哥和1个姐姐。平日言谈之中,可以察觉她对二哥有种特别的情怀,她口中的二哥是读书人,整日身捧书本,任由旁人高谈阔论,仍能专心一致埋首书中;由于当时要升读高中及大学,二哥选择去了中国升学,一别数十年,多年后才回到故乡探望兄弟姐妹。

即使二舅父曾数次回到沙巴探亲,但每次和妈妈相聚谈天的机会不多,再加上寥寥可数的电话通讯中,二舅父也是数语带过,妈妈不免感叹彼此的兄妹情缘浅薄。距离上一回二舅父回乡已有15年,兄弟姐妹中现也只有二舅父和妈妈,也该让他们好好聚聚,重温兄妹情。

临行前两个星期,我和小弟工作上都忙得不可开交,连行程的安排也无暇可及,幸好之前已和表妹说好行程以轻松不赶路、重点是让兄妹俩聚首话家常;没想到小弟比我细心体贴,一再叮咛我要准备口罩让妈妈备用,并且还网购了一套两式的冬衣和防雨外套给妈妈。

抵港后的第二天早上,二舅父和表妹到我们住的旅馆来找我们,大家见面都开心不已,随后由表妹领路带我们游赤柱。佩服小我两岁表妹的贴心,她为我们准备好八达通卡和本地电话卡, 小弟却碍于公事要不时接打沙巴的电话,仅只能用于和他们本港通话了;不仅如此,我接下来才注意到她特地为妈妈买了一张可折叠的小椅子,让她在等车子的时候可以坐下来,椅子上的价钱标签还贴着呢,但她的姑姑一直礼让不肯坐;后来她更买了一大瓶的葡萄糖胺给姑姑说对膝盖软骨好。

二舅父步伐稳健,看书也不需要戴眼镜,没有服用任何药物,身体健朗,只是头秃且背有点驼,一整天走下来,妈妈自叹不如大她整十岁的二哥。一路上,都看到二舅父不时要妈妈小心路况,甚至会搀扶着她,看到有座位就叫她先坐下来休息。饶是如此,一天直落式的行程太累了,而且二舅父也有午休的习惯,所以接下来的行程都改成早上半天,下午回去休息,之后傍晚再出门。

每天早上,二舅父都过来与我们会合再出发,他不是去买了很多很重的水果,就是一些简餐,惟恐我们饿了,结果水果和包子到我们离港那一天都还没吃完,要不是我和小弟阻止,妈妈还想要带回家呢!

几天的行程下来,我看到二舅父对妈妈的贴心:坐地铁时总是先让妹妹坐,看到厕所就问妹妹需不需要上,极有耐心的在女厕外面等候,即使有些时候很晒他也坚持不肯先移步。更恼人的是他会借着上厕所就把账单付了,每餐要和他们比眼明手快付钱是每天都上演的戏码。

妈妈最开心自在的是走在南丫岛的乡间小路上,不时可以和二舅父话当年在丹南农家的情况;而我们3人数天来因美食连连而肠胃不适竟也不药而愈,可谓大自然之疗愈功效。

原先以为寻根溯源之事对80后出生的小弟该是漠然的,没想到他可比我上心,当我们回到大埔尾村的祖地时,听闻袓父的堂弟媳说起宗亲时,他竟然马上拨电回沙巴给一位前同事的老朋友求证,因其前同事已逝世,了解此事的只有和他一同长大的好朋友。看到小弟不可置信的神情,直呼当时以为他的前同事是吹牛,不料彼此的先人真的是同一家。

从堂叔婆的口中还知悉沙巴某家电器行先人也是宗亲,一时有些感慨,大家都惘然不知,见面均是陌生人。最让我悸动的是她提起祖父当年12岁时跟着曾祖父动手兴建祖屋的事迹。小时候听过祖父谈第二次世界大战他被日军抓去关在牢里当木工的故事,幸好有一技之长而保住性命,思绪一时飘远了。

妈妈和堂叔婆说她当年和爸爸旅行结婚时到香港,因为地址不详而没有找到祖屋,结果被公公念了很久,幸好多年后孩子陪她完成了当年未竟之事。

此徜行程,感悟甚多,庆幸有小弟同行,他的细心体贴让我深为感动:在地铁站或人多之处会让妈妈戴上口罩;过马路时,他会环抱着妈妈的肩膀;妈妈不习惯使用电梯扶手,他会抢先一步护著妈妈上下电梯扶手;每天背著自己和妈妈的背包;人群中,他更会不时张望我有没有跟上,因为我常会因某个景色或画面而驻足拍照,他更坚持要启动我的手机国际漫游,怕我走丢了。

离港前夕,临别依依,互道珍重再见之际,我向表妹道谢,她的辛苦安排和奔波(下班后赶场和我们会合,安排我们上太平山顶观夜景时自己更是排了几个小时的队伍),她回应说只要爸爸开心见到姑姑,一切都是值得的,我们相视一笑,尽在不言中。妈妈语重心长的说:发现二舅父较健谈,和以前很不同,感觉很不一样;她的这番话为我们此行下了一个注解:改写人生脚本,当感受不同了,世界也就不一样了。

兄妹走在乡间小路。
乡下瓦顶的祖屋。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