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8/02/2019
【医者仁心】男性高风险死亡率前三·大肠癌”追杀“华人

(网络图)

大肠癌(Colorectal cancer)是我国发生率和死亡率排名前三甲的癌症,可说是普遍和有杀伤力的癌症,保持健康生活习惯及定期做大肠癌检查,以及早发现和治疗,是防治大肠癌不二法门。

大肠癌是我国男性最常患上的癌症,是女性继乳癌之后第二多罹患之癌,2015年是我国继肺癌和乳癌之后,死亡率排名第三大的癌症。

根据2013年数据,我国每年新大肠癌病例约3000人,而最常患上大肠癌的族群是华人,其次是马来人,第三是印度人。

大肠癌趋年轻化

沙巴医药协会主席王明忠医生受访时表示,大肠癌越来越流行,但在外国大肠癌死亡率有下降的趋势,其中原因是通过大肠癌检查及早发现与治疗,加上治疗方法的进步提高治愈力,这是好消息。

惟坏消息是,在外国大肠癌有年轻化趋势,越来越多50岁以下的患者,也是外科医生的王明忠说,以前在外国50岁才开始做大肠癌检查,现在已调降至45岁,而大马一般跟随外国的做法。

从瘜肉演变恶性肿瘤 

大肠癌是源自结肠或直肠的癌症,若没有尽早发现和治疗,癌细胞可能扩散至其他身体部位。王明忠表示,大肠癌相信是从大肠里的瘜肉开始,慢慢从良性变成恶性肿瘤形成癌症。

“那个过程需要很长的时间,从瘜肉到大肠癌可能要约10年时间,所以在10年之内有机会发现和去除,越早发现治愈效果越好。”

他表示,年纪大、家族中有大肠癌病史、糖尿病患者及有些炎症性肠病等具有较早风险患上大肠癌,属于无法控制因素。

“高风险群体需要多加注意,例如若家族里有大肠癌病例,需要预防和比一般人的50岁更早10年进行大肠镜检查。”

大肠癌也与生活习惯息息相关,不过度肥胖、运动、健康饮食如少吃红肉、加工肉品、高温煎炸食物及不过量酒精及抽烟。这是可以控制及能降低罹患大肠癌风险的因素。

瘜肉的样子。(照片取自UpToDate网站)

大肠癌在内窥镜的样子。(照片取自UpToDate网站)

50岁以上者须检查

王明忠表示,除了健康生活和多吃蔬果类多纤维食物有助预防,大肠癌检查也非常重要,以检查是否有瘜肉或大肠癌。一般上50岁以上者就必须做检查,有家族病史者须提前在40岁检查。

粪便潜血检验(Fecal Immunochemicak Test For Blood (FIT)是检验粪便是否含有肉眼看不到的血液,因大肠癌的肿瘤或瘜肉与粪便磨擦时会流血,此检查可发现早期大肠癌或瘜肉个案。一般的化验室都有提供此检查,即简单又方便,收费也不贵 。

他表示,粪便潜血检验一般上要连续检验3次都没有瘜肉才算确定没有问题,50岁之后通常每年要检验一次。

至于大肠镜检查是诊断肠癌最重要和普遍的方式,做法是从肛门插入肠镜,并观察大肠内部,检查过程以影像由电视播出,并可做切片检查及切除瘜肉。

粪便潜血检验采集粪样本的用具。

肠镜检查仅10分钟

王明忠表示,大肠镜检查一般只须10分钟,但有时因个人的大肠状况而异,如果大肠内部干净,没有什么东西就好,如果有东西要清除,需要更长时间,但一般30分钟可完成。

在检查的前一天,医生将会开泻药予病人,病人最好空腹或不要吃有纤维物。

“这很重要,如果大肠不干净就看不清楚,甚至无法完成,千万不能偷偷吃,以为医生就不知道。”

肠镜管子从肛门进入大肠会痛吗?他表示,病人在检查前会注射镇静剂,所以会处于半睡半醒的状态,不会痛但对敏感者或会稍不舒服,医生会观察氧气、心跳和血压等,通常很安全,虽有一定风险,但意外少之又少。

王明忠表示,检查后病人会感觉胀气,加上受镇静剂影响,因此当天不鼓励开车或做重要决定,最好是拿假。

他表示,如果大肠镜检查一切正常也没有瘜肉,可以在10年过后再检查,但有些人会5年做一次,如果有瘜肉又是早期阶段切除即可,有时也要看其性质是否正常、良性或恶性等。

大肠癌的治疗依严重性而定,一般上是切除手术及重接回去,若是早期发现动手术就足够了,不必做其他治疗,若是晚期需要动手术、化疗或电疗。

沙巴医药协会主席王明忠展示装设微型摄影机的肠镜。

王明忠展示用以检查大肠的肠镜。

早期完全没有征兆

王明忠表示,大肠癌早期完全没有什么征兆,除非在靠近肛门处有流血,才会发现,到了真正发痛时已是严重阶段。

惟根据2017年的数据,大马人发现大肠癌超过一半已是第三和第四期,属于晚期和严重。他表示,大肠癌第一期救活几率90%,第二期超过70%,第三期达30%,“至于第四期就……”

他表示,在外国大肠癌检查已证明有助减低肠癌死亡率,我国政府虽然有主办提升大肠癌意识活动,但还需要多加推动和媒体宣传。

以他的病人为例,大多数检查者是因为身边有人得了大肠癌,开始感到担心害怕才做检查,“要预防大肠癌,最重要的是健康的生活和做检查。”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