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02/03/2019
走看华人新村(上). 当年为反共而设立 . 晋连路3新村 沧海桑田

华人新村,顾名思义,就是华人聚集的角落,形成于50年代,是当时政府为阻止当时华人和砂拉越共产党游击队接触,而将散居在郊外的华人集中起来,并发布“紧急状态”,限制务农的他们只能在早上7时至傍晚6时前往耕区和森林劳作。

坐落在晋连路17哩的新生村(Siburan)、21哩的来拓村(Beratok)及22哩的大富村(Tapah),诞生于1965年。当时的居民被限制生活在铁网与闸门的围篱内,除了务农时段可外出之外,其他时间都只能在围篱的范围内。

软禁生活长达9年

这种被限制自由出入的集中营生活方式,一直到1974年才结束,回首这段长达9年的软禁生活,居民无不印象深刻。

3个华人新村的社区领袖本固鲁温民生就是当年被软禁的一份子。如今,绝大部份居民已来到第3代,其中也有少数来到第4代,见证着当地新村从开始至今的变化和发展。

70%居民务农为生

99%华人 通用客家话

3个华人新村当中,华人占99%,其中70%为务农,主要以耕种蔬菜及水果为生,每个新村都各有甲必丹,其中甲必丹谢艾陵、甲必丹李选毅及甲必丹李习春分别为新生村、来拓村及大富村的社区领袖。

随着古晋发展趋向饱和,较为靠近古晋的新生村,成了3个新村当中,发展最为蓬勃及迅速的,无论是房屋或店屋都一直在增建中,至今居住上万名人口。

3个华人新村有个“通用语言”–客家话,即使非客家人或非华裔,大多数人都能口操流利的客家话,或听懂客家话,这种没有语言隔阂的相处方式,成了当地特色之一,也促成大家融洽共处、相互团结重要元素。

居住在此的居民,不仅和左邻右舍认识,甚至连居住在较远巷子或其他村的居民都能相互寒暄温暖,彼此关系如同手足般亲密,并了解各自家庭及生活等背景。

社区领袖 西连县公署

Apps联系解民生问题

为了更快及有效率解决当地民生课题,3个华人新村的社区领袖和西连县公署通过手机应用程式联系,并设有Whatsapp群组,一旦地区有民生问题,便通过群组发布,达到上情下达及下情上传的作用。

同时,随着3村紧密在一起,大家面对的民生课题也大同小异,包括吸毒、道路失修、闪电水灾、固定电话线缺乏和水压等问题,而全民最关注是新生村新诊所可以尽速设立,为民提供更舒适及更健全医疗设施,解决民困,让他们有更好医疗环境。

此外,由于近来频频爆发狂犬病案例,社区领袖希望居民看顾好家犬,避免让它们在外自由行动,同时呼吁有关当局加派人手展开逮捕野狗行动,以及增加举办疫苗注射活动,让居民家犬获得保障,避免感染狂犬病而咬伤人民。

(新闻来源:砂拉越星洲日报。蔡侑蓉/报导)

—————

左起社区领袖温民生、李选毅、谢艾陵及李习春,共同就新生村、来拓村及大富村民生课题发表意见,并希望各界给予关注。

3个华人新村当中,华人占99%,其中70%为务农,主要以耕种蔬菜及水果为生。

道路年久失修,以致路面窟窿满处,特别是对夜行驾驶者带来生命威胁。

杂草丛生及垃圾污染导致沟渠排水不及,是新村闪电水灾祸源之一。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