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04/03/2019
蔡秋怡 · 我都是为你好
作者: 蔡秋怡

在东方国家,父母为孩子做决定时,听得最多的字句,大概非“我都是为你好”莫属了吧?即使对于某些事你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或是决定,父母都会经常以一句“我都是为你好”轻轻带过,留在孩子心里的,大概只有不甘或委屈。

这种现象在东方国家很常见,许多父母经常都以长辈,甚至是以上司的姿态对孩子发号施令,没有顾及孩子的感受,在孩子长大后,即使明白父母当初为什么这么做也好,亲人之间的隔阂已经产生。

这也间接导致在我们长大后,为什么我们对待朋友、同事甚至是陌生人都能够保持和气有礼的态度,对待家人却不能保持良好的态度,总在互相伤害,感谢和关心的话似乎很难说出口;有的时候还会跟父母大发脾气,撂完狠话后,又会追悔莫及,觉得自己为什么会这么对待爸妈。

其实关键就出在了这份“好意”上。父母总会对孩子说,“我是为你好,即使我说的话不中听,做法也有欠妥当,但你要理解我,因为你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最亲近的人。”

但这类型的沟通是带着预设立场的,对孩子来说不仅是完全无效,甚至还会反效果。大家都是平凡人,是两个个体,我怎么可能会读懂你每一个举动背后的意义,心有灵犀不是不存在的。

西方有一句话,“put oneself in someone's shoes”,父母与孩子们之间,最理想的沟通方式,就是互相将对方的感受及需求放在第一位,先谈对方的感受及需求,再谈自己的感受及需求,这才会给对方“你懂我,你真的在为我着想的感觉”,那么双方才能够冷静地互相倾诉。

这种叫着非暴力沟通,主要注意对方的情绪以进行平等的沟通,父母和孩子不是从属的关系,保持平等及尊重;双方如果面对问题,就应该找出问题所在。

在我们长大后,父母逐渐变得被动,而我们就成为了主动的一方,遇到问题不是直接将它直接甩给父母,然后毫无负罪感地让问题恶化,就因为我们长大了,我们才是真真能够解决问题的人。

我们经常都会对父母说,“说了你也不懂”,之后就直接放弃,但是,不懂,才需要互相了解,只有沟通了,才能够解决问题。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