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01/04/2019
张洁盈.不孝才是禁忌

清明,需要有避忌吗?

以前的禁忌是靠口耳相传,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现在,有了社交媒体,很多可能早已被人们忘记的禁忌,又重现了。而且,有时所谓的忌讳比老一辈所流传下来的禁忌还要仔细,还要多。

我不是说无须遵守禁忌,而是一些禁忌不合乎人情道理,甚至已不合时宜的话,就该淘汰了。毕竟,一些禁忌是当年的落后时代所流传下来的,未必符合现代人的生活。

举个例子,古代人会把嫁出去的女儿当做泼出去的水,连清明节也不该回娘家扫墓拜祭,否则会被指拖累娘家,把娘家的好运都给带回夫家去。

试问,现代还有多少父母会把怀胎十月生下的女儿,在她们嫁出去后当成是外人的呢?极少吧?如果是只有女儿,没有儿子的家庭,女儿个个都外嫁了,那清明节时又有谁来给先人扫墓呢?

网上也流传很多清明节的禁忌:不可穿红衣(连内衣也不可)、头发不可遮住前额、女性在孕期或经期也不可去扫墓、在墓地合照……但,很多现代人几乎是全中了,禁忌都一一犯下了。

清明节,是祭祀祖先的节日,离乡背井发展的子孙都会趁这个节日返乡祭拜,对祖先有一份思念和孝心。慢慢的,这节日也演变出另一层意义,即被视为家人团聚的好日子,而且不只是家庭成员聚会,游子也会趁机约久违的老朋友相聚。

如果照著传统禁忌,家人就不能把清明扫墓当作聚会来看了。

聚会,让人想到愉悦,偏偏和诗人杜牧写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那份沉重的心情有明显的出入。

也有禁忌指在墓地不能喧哗,然而现代人扫墓,远比去野餐还更多热闹笑声,“实实在在”地犯下了禁忌,不就相冲相克了么?

有些人更夸张,会跟著命理师批的清明节吉日、凶日来安排扫墓。

我不禁想问那些照著办的人:今天清明对你来说是吉日,那对其他家人呢?可能是个凶日哦。那该怎么办?难道分开清明?选择大多数人的“吉日”去清明,碰到“凶日”的家人就不必去扫墓?这些都是不对劲的安排吧?!

后代抱著孝亲感恩之心去祭祀,相信就能把禁忌都化解掉。情况就如长辈还在身边时,多尽一份孝心,勤于探望、关怀老人家一样,无须等到清明时节才买一大堆祭祀品去坟前拜祭。不然买了再多的“名牌”祭品给先人,都只是做给他人看的表面功夫。

只有活人才能感受到那份真心的行动和心意。

禁忌,也会因为一份孝心,而消失得灰飞烟灭。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