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08/04/2019
金宝锡矿业(下篇):犹如“孪生兄弟”一荣俱荣 · 锡业承载金宝经济

0089LMH2019471859321991801.jpg
博物馆内也能看见以往妇女煮食及矿工们用餐的地方。

0089LMH2019471859361991808.jpg
锡矿业高峰期的时候,一块高品质的锡锭价格不菲。

根据历史记载,其实早在1870年代后期,金宝就已开始进行锡矿开采业,由于金宝位于内陆造成交通不便,无论在种植、商业、贸易或中小型工业,都远比其他市镇落后,所以锡矿工业就成为了当地人民完全依靠的行业,以及唯一的主要经济来源。

金宝区的锡产于1880年开始,协助马来(西)亚跃升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锡产国长达一个多世纪,即1880年至1987年。当地的矿场更随着时日增加,最鼎盛的时期拥有逾100家砂泵矿场、约8艘铁船,以及雇佣超过6000名职员,是我国甚至世界上最大的锡产区之一。

丘思东:矿工多以华人为主

近打锡矿(砂泵)博物馆创办人丹斯里丘思东受访时,形容金宝与锡矿工业的关系犹如“孪生兄弟”,因锡矿业旺盛的时期,金宝就经济繁荣;而锡矿业没落的时期,金宝的经济也随着衰退。

他说,矿工一般都以华人为主,1850年代,中国有大量矿工以“卖猪仔”的方式南来马来亚,这些中国劳工当时也被称为“新客”,他们从中国乘船抵达槟城后,便会分布在马来亚不同的地方进行采锡的工作。

他告知,1875年代,中国矿工在霹雳州近打区的人数约2000人、马登巴冷和美罗各1000人,而江沙区则有300人。根据记载,相隔两年后,即1877年至1899年,从中国南来的移民逐年激增,一年前来的人数甚至高达几十万人。

最高1年21.3万中国矿工南来

“其中1877年有约1万人,1899年的入境人数则达16万9000人,至于入境人数最高的是1893年及1895年,分别有21万3000人及21万1000人,大部份都是属于“卖猪仔”制度下的矿工。”

他披露,在1930年代的时候,由于来自中国的矿工剧增,所以马来亚的华裔人口比马来人还多,即使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第一批前来的华人还未被英国政府赶回去中国之前,华人还是会比马来人来得多。

他说,那个时候马来人和华人分别占国家人口45%,后来因许多华人返回中国,加上马来人的生育力增加,所以华人的人口最终只剩下22%。

1932年代,国际锡市供过于求造成锡价暴跌,加上锡产出口限制严厉实施,导致无数矿场被逼停止操作或倒闭,大量中国矿工被解雇,引发社会治安及经济萧条等严重的问题,马来联邦政府唯有以免费船票遣送高达5万名中国矿工回国。

0089LMH2019471859361991807.jpg
锡米店的员工一般都会在矿场把锡苗装进用麻布制成的锡米袋后,再把袋子封起来以防锡苗在运输过程中漏出。

0089LMH2019471859351991806.jpg
以往大部分矿场都会把收成到的锡苗转售给溶锡厂制成纯净的锡锭(Tin Ingot),之后再出售给出口贸易商。

短短3年矿场减197家

丘氏表示,在1929年至1932年期间,矿场的数量从原有的428家减至231家,跌幅约46%或197家,矿工的人数也从5万9200人减至1万6600人,共减少4万2600人或72%。

他说,绝大部份的矿工都是因为马来亚采锡业需要大量人力的关系而被吸引前来,他们多数是由沿海地带的广东省、广西省及福建省过来。

南北韩战争时期锡价暴升

1950年6月25日,南北韩爆发战争导致锡价暴升,几乎所有锡矿开采业都享受了一段锡价居高繁荣的时期,当中大部份的矿场更赚了不少钱。

丘思东表示,由于各参战的国家都抢购囤积用于战争的“锡条”,以致锡价曾于1951年高峰期时,飙升至每长吨1620英镑;惟1953年当韩战结束时,基于国际市场存锡过剩,锡价暴跌至每长吨635英镑至650英镑,跌幅高达60%,导致锡矿工业面对锡价处低的状况。

限制出口稳定供求平衡

他说,1957年底,锡价处于非常不稳定的情况,锡矿工业也在这困难的时期起伏不定,面对着许多问题,继而促使“国际锡协理事会”(International Tin Council)成立,也实施了锡产出口的限制,以求稳定锡的价格和维持锡的供求平衡。

“当年锡矿业也面对出口减少带来的各种困境,不过1957年10月15日至1985年期间所实施的锡产出口限制,这不仅平衡了国际性的锡产和锡的消费量,也让锡价处于稳定的水平。”

他告知,在这28年期间,马来西亚的锡矿业可说享受了锡价稳定所带来的情况来进行开采,同时带来锡矿业的发展、进步和繁荣,也带给我国在锡矿业的经济来源。

锡价波动矿家铩羽而归

他说,锡价曾在一个短时期内出现波动,导致部份想恢复矿场操作的矿家,不幸因锡价过低而铩羽而归,最终迫使放弃采矿这个行业。

“经过了三十多年的经验,锡价曾一度暴增超过2万多美元一公吨,可是锡矿业就因为各种内在及外在的因素无法恢复矿场操作,矿家只有望着居高的锡价,却心有余而力不足。”

供过于求锡市崩溃

很不幸的,在1985年10月24日国际锡产过剩的影响,特别是非国际锡协合约的锡产国,因毫无节制地生产及出售锡苗,导致国际锡市崩溃,更造成我国锡矿工业面对了史无前例的打击。

丘思东说,锡价的低落令到不少矿场及外国人所属的铁船公司倒闭,也影响到所有与锡矿业有关的工商业受到非常大的打击,甚至是衰退、倒闭及工人失业,更造成随后我国锡矿业的衰退及终结。

年轻人外流只剩老幼

“所以自1987年开始,近打谷就有很多失业的年轻华人‘跳飞机’,前往国外如新加坡、香港、台湾、日本、澳洲、英国及美国等地寻求生机。当时金宝的年轻夫妻都去了外国,家里只留下年迈的父母及年幼的儿女,所以金宝有一个时期曾被称为‘老人院’及‘儿童村’。”

他认为,这是锡矿业当时带来最大的影响,当然也带来了最后的终结,且再也没有恢复了。

锡苗蕴藏量所剩无几

霹雳州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开采,其实大部份含有丰富锡苗蕴藏量的矿地已是开采殆尽、所剩无几,即使现在的锡价达到历史性新高,但缺乏了矿地,也没有恢复采锡工业的可能性而言。

丘思东表示,虽说政府有开放如在霹州北部山区的矿地,但该矿地属衍生矿,要探测锡矿蕴藏量不仅极具挑战,加上地处山区,缺乏水源和采矿的条件,继而限制了锡矿工业继续发展,同时导致开采的成本增加了好几倍。

延续锡矿开采大挑战

“我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不但没有可能恢复往昔采锡工业辉煌的时期,要延续锡矿开采业也是很大的课题;尽管平原地仍有一些含有锡苗的矿地,可是大部份都是属于农业地,现在农业地的价格已达到每英亩5万令吉至10万令吉,所以要利用农业地来开采锡苗,也是不能达到开采的可能性或经济条件。”

他说,虽然政府有开放优厚的采矿条件,如国家矿物法令,惟却不能直接达到采矿者的需求,特别是各州政府在执行采锡条例的时候,造成很多繁文缛节与不实际的政策法令,导致很多矿地都不能有效地在最短期间内,解决不需要及不实际的政策束缚。

须有效全赢政策辅助

他直言,这也是造成锡矿工业重新开采最大的障碍之一,因此希望各州政府尤其是霹州政府要重视这一点,协助采锡工业发展及恢复开采,否则埋于地下有价值的天然资源将会永远消失,这不但是我国的损失,也是人类的损失。

他指出,州政府应该听取锡矿工业同仁的呼吁及意见,更要考虑到他们的处境,实施一个实际有效及全赢的政策来辅助锡矿工业继续进行,以求恢复往日辉煌的时期。

0089LMH2019481430472005362.JPG
锡矿曾经是金宝的主要经济来源,如今镇内仍留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矿湖。

0089LMH2019471859351991805.jpg

近打锡矿(砂泵)博物馆也展示了以往琉瑯女如何弯著腰淘洗锡米

0089LMH2019471859341991803.jpg
当年锡在马来西亚最大的用途就是制成罐头的镀锡铁片(马口铁)。

0089LMH2019471859341991804.jpg
许多华人矿场都会采用砂泵的方式来采锡,即使用水笔喷射石壁,再把掉落的沙水抽吸至金山沟。

0089LMH2019471859331991802.jpg
对我国锡矿业颇有研究的丘思东也把收集到的资料撰写成一本书,并将之命名为《锡日辉煌:砂泵采锡工业的历程与终结》。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