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01/05/2019
梁佩仪·孩子无需太完美
作者: 梁佩仪

日前,到一位朋友家拜访,朋友的孩子放学回到家,一踏入家门就传来一阵高亢的声音“你们从学校回来很肮脏,快点去洗手”,此话甫落下,又再传来灵一阵高亢的声音,这回的对白稍有更改,“还不去冲凉?快点去冲凉!”

这一幕幕,我看在眼里,但作为访客的我,听下去也显然有点刺耳。我问了友人,她说这一阵阵高亢附带着“命令”语气的嘱咐,从她的孩子放学踏入家门后,就会一直出现在家里。

我的友人是和公婆一起住的,自然而然地,家中就会出现两个年代的教育方式。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和公公婆婆对孙子的教育方式肯定截然不同。

在一个家庭里,孩子的教育重心,身为父母责无旁贷。管教孩子是父母的职责,但很多父母有工作,平时都是由公公婆婆代为照顾孩子,自然地公公婆婆就会用以前教你的那一套,去教你的孩子。

当然,每个人或每个年代对孩子或孙子的教育方式都不一样,上一代的人,大多数都是被上上一代的长辈带大,受教育程序非常有限。所以,教育方式都是采用讲、喊、骂、打,这四大法则。

长辈固然要尊重,但孩子也有他们的情绪,当时我看着友人的孩子,脸上已经出现不耐烦的表情,对连环攻击高分贝也显得麻木,甚至不回应,不理睬,然后默默地走回房间。

好戏陆续有来,友人的孩子进厕所冲凉前,甚至冲凉出来,排山倒海的“嘱咐”不断地贯彻整间家。当下的我也觉得尴尬,所以就请辞离开了。

在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友人的小孩已经是一名接近上中学的孩子,已经开始会有自己的思想及主见。每天都活在这种“被命令式”环境,会限制孩子的执行力,因为每天都必须跟着指令生活。

我和友人谈了这个问题,她告诉我说,其孩子也曾经向她反映这个问题,觉得回到家很有压迫感,甚至有时候对长辈的吩咐充耳不闻。

我告诉友人,在长辈与孩子之间,取个平衡点吧!在这种情况下,不能不认同或不尊重长辈的教育方式,但与此同时必须兼顾孩子的心灵,也唯有时候私底下向孩子慢慢解释,开导他们。

很多人都说,现在的孩子和以前的孩子很不一样,现在的孩子“好命啦”,“不能打骂啦”,“孩子人手一机啦”等等,但,这不是孩子单方面的问题。

很多父母很喜欢用自己以前“悲惨”的童年去限制孩子活动自由,但另一方便又不愿意让自己孩子重复拥有自己经历过的童年,所以父母们就别再将自己“不幸”的回忆,作为告诫孩子的一种说法了;因为你无法让你的孩子把你的路走一遍,否则他们永远不会懂你以前有多“不好命”。

孩子,其实他们都是一张白纸,而父母就是他们彩绘师,让他们的童年五彩缤纷便足矣。

孩子,其实无需太完美。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