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0/05/2019
符传艺.国家高教系统排名
作者: 符传艺

一个国际大学联盟组织——Universitas 21(U21)于4月初公布了该组织第8次的国家高教系统排名(Ranking of 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Systems)报告,为全球各大洲共50个国家的高教系统打分。此报告的主编为澳洲墨尔本大学的两位学者——威廉斯教授(Prof Ross Williams)及肋西(Anne Leahy)。相对于另几个世界大学排行榜(QS、THE等),此榜较少被大家所关注,主要因为其对象不是个别大专学府,而是针对国家的高教领域进行评估。

此报告被评估的50个国家当中,大马在其综合排名中名列第28,算是中规中矩。此排行榜中前5名的国家为美国、瑞士、英国、瑞典及丹麦。亚洲国家/地区中,除了高居第7位的邻国新加坡,香港(15)、日本(20)、台湾(21)及韩国(23)及中国(27)的排名都在我国之上。大马的排名比去年下降了两个名次。当然,排名不进则退是平常不过的事。主要还是需要探讨各个重要的指标,才能对症下药,推动我国的高教领域。

国家高教系统的综合排名共有24个指标,可分为4大领域——资源、环境政策、连接性及产量。前两者为输入变数(input variables);而后两者——连接性及产量,主要是对高教成果的测量。资源(resources)方面的指标,主要是特定国家(包括政府及私人届)对高教领域的拨款;而环境政策(environment policy)的指标包括大专院校的多元化及自主权。大马在这两个输入变数方面皆取得不错的成绩,分别在资源方面排名第17及环境政策部分排名第9位。在高教成果的两个领域,大马则差强人意,分别为第31位的连接性(connectivity)及第44位的产量(output)。连接性的指标包含国际作者合著、国际生数量等;而产量的指标包括科研成品及其影响力、毕业生的就职率等。

过去的20年,大马的大专院校从过往的20多所急速增加到现时的百多所,却摆脱不了有数量而缺乏质量的状况。缺乏国际合作、低素质的科研成品及影响力、大专毕业生失业率高企,都是不争的事实。由于产量方面的指标为最主要的领域,贡献综合排名40%的分数(另三个领域则各自贡献20%),故第44位属于偏低位置的产量排位使大马只能在综合排名中名列第28位。所以大马的大专院校有必要提升其产量,包括其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方面的质量。笔者担任主题编辑的学术季刊就常常遇到大马学者提交的论文被拒的状况,而且大马还是常年高居被拒国家的前三位,说来汗颜!

U21的报告也为各国高教系统过去7年的4个重要指标进行了分析,分别为科研开销、论文著作、国际联合著作及劳动人口素质。科研开销(research expenditure)方面,大马名列前茅高居榜首。大马在2015年的科研开销高于2008年的三倍之多,在此指标中大跃进了15个名次(上升了4个名次排在第二位的邻国泰国也不遑多让)。论文(publications)方面,2010年至2017年间,共5个国家的论文数量翻了一倍,这当中包括排在第二位的大马(其他国家为沙地阿拉伯、俄罗斯、中国及伊朗)。熟悉高教运作的人都知道,科研开销的增加,即代表大专学府能聘请更多的科研人员及研究生(硕士及博士生)进行科研活动。有了这些生力军,论文的数量才能大幅地提升,所以这两者是息息相关的。

此外,论文数量的增加也让我国的大专学府近年来在各世界大学排行榜上力争上游,所以科研拨款可说是高教领域成长的主要催化剂。值得留意的是,此报告里分析的年份——2008至2015年之间的科研拨款是前朝国政政府任期内的事。所以,希盟政府是否继续注资科研,让高教领域继续茁壮成长是值得大家关注的事,毕竟科研与论文都是属于慢工出细活的事,不会在短期内见到成果。

另外,大马在另一个指标——国际联合著作(joint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中排在第22位,虽提升了5个名次,但和其他亚洲国家/地区,如新加坡、台湾、香港相比,分数还是有所差距。长远之计,应鼓励国内的科研人员多与国外大专接轨。这除了能提升国内科研的质量,也可避免许多引人诟病的重复性科研。许多学者以英语中的科研“research”解读为“re-search”,以调侃大马的学者一而再地重复国外已经完成了的科研。这种做法只会浪费纳税人的金钱,并不会带来多大的好处。

希望教育部两位正副部长能将搞好高教领域为己任,不然我国只能沦为有数量没有质量的区域教育中心。提升科研质量才能让国内大专院校在国际间发光发热,而大马在国家高教系统的排名就自然会往前靠拢。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