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增江北区巴刹买猪肉!”……增江北区巴刹内竟有多达三四十个售卖猪肉的档口,不仅货品新鲜,价格也因小贩们采薄利多销策略而较其他巴刹来得便宜。
由于该巴刹内清一色是华裔小贩,加上商品玲瑯满目;因此,每逢周末或佳节都吸引不少来自甲洞以外地区的居民前往采买食材,甚至连居住在蒲种的家庭主妇也会定期结伴前往购买大量猪肉,从中节省家庭开销。
据悉,该巴刹的猪肉贩都有一致的理念,靠薄利多销来吸引顾客,所以新鲜猪肉的售价相对会较其他巴刹来得便宜。
合法小贩多达180人
被甲洞路分为南区与北区的增江新村,曾是全马最大的华人新村;而增江北区巴刹则是村内唯一的湿巴刹,当年几乎所有在该区摆档的小贩都是村民;时至今日,小贩与顾客间的关系,也早从“邻居”,变成老顾客、老朋友。
增江北区巴刹主要集中在增江阿曼1路(Jalan Jinjang Aman 1),分为露天和室内巴刹区域,共有约340个档口,合法小贩多达180人;其中,露天的小贩都以大阳伞遮阳挡雨,以致路中央遍布伞架,显得更为拥挤。
已搬迁村民仍回来採买
经历逾半世纪,该巴刹如今显得斑驳老旧,惟价廉物美、货品齐全这一特点,不仅仍吸引当地村民前来,就连灵市、鹅唛等地的居民也会前往采买,周末人潮更为拥挤。
受访小贩忆述,该巴刹早在他们幼年时期已经存在,且大部分小贩都是从父母手上接过经营担子,并摆档至今,其中有不少人已经营逾50年。
他们透露,当时几乎所有小贩都是村民,所售卖的物品也都以供应村民为主,大家感情融洽,甚至到下午四五时还有人摆档,方便附近胶园的工人前来采购。
那个时候的巴刹每逢佳节,如端午节、清明节和农历新年等,都非常热闹;如今,顾客还成了老朋友,许多已搬出新村多年的村民,还经常会回到巴刹买东西,感受人情味。
余保凭:设施缺乏提升 不敷应用
由于设施缺乏提升和良好的管理,增江北区巴刹室内区域的建筑早已非常陈旧,不仅屋顶锌板生锈、天花板脱落破洞、风扇失灵,连厕所也非常糟糕,令许多小贩陆续迁出建筑,宁愿撑伞摆卖。
在这样的情况下,顾客们逐渐也不太愿意走入室内巴刹,令小贩们倍感无奈,继而也希望吉隆坡市政局关注,并拨款修复和提升设备,改善巴刹环境。
甲洞社区服务中心主任余保凭就表示,该建筑在巴刹初期就已存在,惟55年来缺乏提升,设施早已无法应付目前环境的需求,为小贩带来诸多不便。
“建筑物经风吹雨打,设施从逾10年前就开始越来越陈旧,小贩多次呼吁市政局拨款提升基本设施,但要等非常久的时间,加上投诉后也不见行动,久而久之也懒得理会,造成整个环境越来越糟。”
他说,市政局没有严格重视巴刹需求,且随着吉隆坡的城市发展,传统巴刹已逐渐被边缘化,新的住宅区也已不获准建设巴刹,令传统巴刹犹如等待自动淘汰。
垃圾丢入沟造成阻塞
他提及,增江北区巴刹缺乏良好的排水系统,加上部分不负责任小贩随手将垃圾丢入沟渠,长期累积造成阻塞,以致巴刹在豪雨后会出现积水情况。
“虽然每年有一两次的大扫除,但效果不彰,因为阿南弗拉清洁工人往往到中午就离开,没有真正操作整个清洁运动,所以问题一直无法解决。”
他提及,碍于小贩将档口“钉死”在路上,影响阿南弗拉定期进行清理工作,久而久之也就不再理会;因此,要打造整齐和卫生的巴刹环境,小贩和市政局都有责任。
他呼吁小贩与市政局配合,牺牲一段时间,让当局做出系统化的改善,包括提升沟渠等,以造就更卫生的营业环境。
“我希望有拨款时,市政局先拨出部分款项提升室内巴刹的设施,尔后提升两旁沟渠,再来则是为露天巴刹加盖;如此一来,小贩们不用再撑阳伞,也能让路边得宽敞,相信能改变巴刹的面貌。”
在室内巴刹卖菜50年
叶清江(70岁,菜贩)
“父亲以前也在巴刹卖菜,我1969年开始摆档,做了50年。旧时的巴刹很简单,室内巴刹内也没有多少档口,只有大约两三个猪肉档,就我一档卖菜,当时路旁的小贩也不多,附近的割胶工人甚至下午四五点还会过来买菜。
那个时候,到巴刹光顾的都是村民,大日子时很热闹,人潮也多;现在则有许多外地居民会过来采买。鉴于市政局允许小贩在路旁摆档,以致越来越没有顾客走进室内巴刹,空置的档口也就越来越多。”
特别留意陌生面孔
黄金来(65岁,猪肉贩)
“我是增江新村居民,从小就在这一带长大,18岁就到巴刹卖菜,后来发现卖猪肉比较好,继而在20多岁时,转卖猪肉。
鉴于我们都采取薄利多销的方式,所以很多外地居民如今总喜欢来买猪肉,且巴刹内的货品便宜、小贩也有人情味,向来也吸引八打灵再也等地的人到来。
此外,小贩间也很合作,看到陌生面孔或非居民时,会特别留意,一旦发现他们有偷窃行为,就会马上逮捕,保障顾客们的财物安全。”
从邻居变顾客及朋友
李南駩(71岁,猪肉贩)
“我在10几岁时,就开始帮忙父亲卖猪肉,随后也接手档口。我们一直都在室内摆档,旧时档口不多,也只有三两个猪肉档,外面也没什么档口,毕竟那时人口少,需求不高。
后来,因为露天小贩越来越多,顾客们也都在外面采买,所以室内的小贩才陆续搬出去。很多小贩都是从父亲手上接手摊位,我们做的多是老顾客的生意,大家都已经相识很久,相处很和谐,早已从老邻居变成老顾客、老朋友了。”
打算做到不能做为止
林金莲(73岁,鱼贩)
“以前都是附近居民前来摆档,当时档口不多,竞争没那么激烈。我19岁就开始卖鱼,鉴于子女都不愿接手档口,所以至今也没想过退休,打算做到不能做为止。
我每早6时左右前来摆档,中午12时左右收档,许多顾客早已变成老顾客,在我割白内障暂停工作的那7个星期里,他们也没有转向他人购买,反而在我回来开档后,回来光顾。
顾客永远是对的,我们对他们好,他们也会跟我们好,一些顾客虽早已搬出新村,但还是会倒回来光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