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7/07/2019
教总:华教老问题.促政府履行建华小责任

(吉隆坡16日讯)针对教育部副部长政务官陈劲晖发表示前朝政府所批准的建校和迁校计划没有胎死腹中,而且教育部落实了“有需要,有华小”的原则,以确保华小的发展是循序渐进及符合当地的实际需求,教总表示欢迎和正面看待教育部的回应。

教总今日发文告表示,增建华小是我国华社一向来的要求,关心华文教育的人士,无论是来自华团或是华基政党,都会通过不同的管道提出这个华教老问题,目的就是促请政府履行兴建华小的责任,以解决华裔子弟要接受母语教育的基本需求。

因此,随着去年全国大选政权更迭,华社自然就期待希盟政府落实公平对待华教的政策,包括根据需求拨地拨款兴建华小。

文告说,沈慕羽是华教运动重要的领导人,一生为华教的权益而斗争,因此在沈老逝世10周年公祭文中就提到了华社对于新政府在处理华小兴建事宜的看法和要求。有关的内容出现在公祭文的第13段,特列出全文,以正视听:

搁置前朝批建华小引不满

“与此同时,对于新政府搁置多所原本在前朝时代已经获得批准兴建的华小,华社也深表不满。这当中几所是以先贤命名,包括沈慕羽华小,这是很大的突破,是对华社的认同和肯定,意义非凡,华社绝对不愿看到这些华小胎死腹中。因此,我们希望新政府听取民意,从善如流,重新启动这些已经获得批准的建校计划,以惠及华教的发展。”

文告表示,这其实只是表达华社一般的看法和要求,指出不当之处,希望政府听取民意。因此所谓“狠批新政府搁置兴建华小计划”并没有出现在公祭文,那只是某家媒体自己设置的标题和用词。

教总表示,前朝政府在2017年10月批准兴建10所华小,这当中有几所是以先贤命名,例如沈慕羽华小,陈嘉庚华小及郭鹤尧华小等,这是对华社,特别是华教的认同和肯定,意义非凡。

文告说,无论如何,过去一年多来,这些以先贤命名的华小建校计划不但没有进展,而且原本已经动土的沈慕羽华小和郭鹤尧华小的建校计划还出现变卦,华社因而担心这些深具意义的华小胎死腹中。

“此外,一些已经获得批准增建和搬迁的华小建校工程至今还未展开或没有具体进展,例如雪州5所新华小的建校计划、吉打培才华小(2015年停办,搬迁到柔佛新山武吉英达花园)、霹雳务边培民华小(2003年停办,搬迁到雪州蒲种)、雪州呀吃18里中华华小(搬迁到安邦福全山庄)等,这都是华社感到担忧的。”

吁公布进展消除华社疑虑

因此,为了解除华社的担忧,教总吁请教育部定期公布各有关华小的兴建和搬迁进展,相信通过这种透明的作业方式,将有助于消除华社的疑虑,同时也避免产生误解。

此外,教总指出,一些地区如雪州蒲种的屋业蓬勃发展,新住宅区如雨后春笋般的冒起,迫切需要增建华小。因此,教总吁请政府遵循“有需要,有华小”的原则,主动拨地拨款在华裔人口密集区增建华小,以应付当地华裔居民对母语教育的需求。

教总表示,新华小也应以华教先贤,如林连玉和林晃昇来命名,以肯定华社先贤在建国及维护母语教育上所做出的贡献。

教总也表示乐于看到教育部愿意敞开大门与教总进行交流,教总与董总在2018年7月13日与教育部副部长张念群进行交流时,就已经建议教育部能够和董教总召开固定的联席会议,借此作为有效的沟通管道,以商讨教育课题和华校所面对的各种事项,这个建议也获得副部长的认同。因此,教总希望这个机制能够马上落实,以加强彼此的联系,携手促进华教,乃至国家教育的发展。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