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1/07/2019
逾60年历史‧1990年重建‧热水湖巴刹由首相开幕
作者: 报道:陈诗蕙 , 摄影:冯依健

5058TSH20197191735404056067.JPG
热水湖巴刹拥有逾60年历史,并曾于1990年7月完成重建。

这个巴刹,由首相开幕!

坐落在文良港艾尔泽尼路(Jalan Ayer Jerneh)的“热水湖巴刹”是于1990年完成重建,当年还邀请到时任首相敦马哈迪开幕;物转星移,时至敦马重任首相的现下,该巴刹依旧是当地居民采买日常用品和新鲜食材的主要地点。

5058TSH20197191735404056065.JPG
热水湖巴刹内一隅的牌匾上,阐明重建后的巴刹是于1990年7月29日下午2时30分,由敦马哈迪主持开幕。

本地小贩亲自掌厨

热水湖巴刹虽然范围不大,却藏有许多古早味的美食摊位,且都由本地小贩亲自掌厨,有者甚至已经是第二三代小贩,让巴刹顾客不仅能买到日常用品,还能享用美味的早餐。

相较于许多现代化巴刹将熟食区域和湿巴刹分成上下两层的方式,该巴刹的熟食区主要位于巴刹中央,约有逾10个档口,所售卖的食物包括油条、糕点、猪肠粉、经济粉面、云吞面和曼煎糕等,对当地人而言,就算不是最美味的,却是最有人情味的。

据了解,该巴刹形成的时间与新村相近,至今已有逾60年历史,部分小贩已是第三代人。巴刹旧时的主体建筑不大,大部分小贩主要聚集在巴刹前的路段,即艾尔泽尼路和艾尔德囊巷(Lorong Air Tenang)撑伞摆档。

除了当年重建期间,小贩曾暂时迁到对面的临时地点营业外,该巴刹可谓一直都在同一个地点;而那个年代在巴刹摆档的,也都是村民……

小贩忆述,巴刹周围旧时都是木屋区,每家每户的人口众多,所以家庭主妇每日都必须到巴刹采买食材;因此,就算当时的巴刹非常简陋,却也非常热闹。

5058TSH20197191735404056064.JPG
售卖新鲜蔬果和鸡鸭鱼肉,是湿巴刹的特色;而在小贩与顾客的交流声中,也藏着满满人情味。

林晋伙:重建后增至逾百档口

热水湖新村管委会主席林晋伙透露,时任副首相敦嘉化峇峇是于80年代末前往出席群众大会时,宣布重建巴刹的消息;而巴刹经过两三年的建设,于1990年落成并邀请敦马主持开幕。

“巴刹原本很简陋破烂,以前晚上还蛮热闹,路旁还有一些档口,有个很出名的鱼丸面,开到凌晨的;但主要的情景近一二十年前已经没有了。”

他说,旧巴刹原只有五六十个档口,重建后增加至逾百档,且也让原本在路旁摆档的小贩迁入营业;而巴刹现址对面也在两三年前建设民众会堂和美食中心,甚至变得更齐全。

5058TSH20197191735404056066.JPG
热水湖巴刹环境整洁,且无论是生鲜蔬果、肉类或杂货和金银纸都能买到,货品相当齐全。

熟食湿巴刹聚集同一楼层

在林晋伙看来,相较于超市,该巴刹所卖的东西非常新鲜,熟食都是现做现卖,且也没有外劳掌厨的情况,这才是属于巴刹的人情味。

“熟食档口都聚集在巴刹中央,部分小贩甚至已经卖了数十年,或是老村民的后代在经营,这是热水湖巴刹的特色,且这里的熟食和湿巴刹都聚集在同一楼层,顾客不需要爬楼梯就能用餐和采买。”

与其他巴刹一样,热水湖巴刹在周末较为热闹,除了室内巴刹外,路旁也会摆满许多档口,货品玲瑯满目,应有尽有;而该巴刹也算是旺沙马朱和文良港一带,货品最为齐全的菜市场,且华裔小贩占逾70%,也能找到一些较为华人特色的食物。

5058TSH20197191735394056063.JPG

到巴刹采买人渐少

林和伸(59岁,菜贩)

“我在巴刹摆档40多年,旧时是在路旁,没有屋棚,大家都撑伞摆卖;而后方有座小小的巴刹,合法的小贩都在里面营业。当时,整个巴刹约有50多个档口,货品的非常齐全,杂货、服饰和生鲜蔬果都有,村民都到巴刹采买,生意很好,也很热闹。

在巴刹计划重建的那段时间,我们曾被迁到对面空地,直到敦马哈迪为新巴刹开幕后,大家才搬迁进来。不过,如今许多家庭都选择外食或打包,到巴刹采买的人也逐渐减少,购买力也不高,巴刹早已没有当年那种气氛。”

5058TSH20197191735394056062.JPG

环境整齐但生意难做

李金来(64岁,猪肉贩)

“新村存在多久,巴刹就有多久的历史。我自10多岁就开始摆档,至今做了50多年;以前巴刹很残旧,我则是在路旁摆档,现在环境整齐漂亮,但生意也没以前好做。

旧时,巴刹小贩和顾客都是村民,现在的顾客群范围较大,美拉华蒂花园(Taman Melawati)和旺沙马朱的居民也会过来买东西;尽管如此,还是以前的气氛比较热闹,毕竟现在住在附近组屋的华裔居民都不能烧香拜佛,购买力也难免有限。”

5058TSH20197191735394056061.JPG

很多古早味美食

林志成(52岁,烧肉档档主)

“父亲大概早在60年代已开始摆档,而我从小就经常往巴刹跑,那时好热闹,也有很多档口,大家都是老街坊和邻居,且顾客也都以新村居民居多,那时要买什么都有。

旧时的巴刹可分为3个部分,部分小贩聚集在艾尔泽尼路和艾尔德囊巷旁摆档,属于露天形式,后方则有一座范围不大的有盖巴刹,以及小贩自行搭建铁棚的范围。后来,为了配合重建,小贩曾搬迁到临时巴刹,即现在的美食中心后方,直到工程完成后,才搬入现址。

那个时候的巴刹很热闹,但现在许多木屋被拆除,许多居民迁到其他地方或人民组屋后,就没了那个氛围。不过,虽然我们没有冷气,但售卖的东西新鲜,且还有很多古早味美食。”

5058TSH20197191735414056068.JPG

至少有瓦遮头

欧阳武贤(73岁,曼煎糕档主)

“我来自槟城,1984年经朋友介绍才来到这里居住和摆档,以前在路旁都撑伞遮阳挡雨,很辛苦;现在至少有瓦遮头,还有风扇。

在木屋居民被搬走后,居民少了很多,巴刹也没有那么热闹了;我所卖的东西不算有什么特色,但都是我自己做的,目前还有很多老顾客和老街坊会来购买。”

5058TSH20197191735384056059.JPG

做老顾客生意

吴女士(58岁,财记云吞面档主)

“父亲是于1963年开始摆档,那时是在路旁,但有自己搭建屋顶。我则从小就跟在身边帮忙,20多岁才接手档口。

我从小在这里长大,那时做的都是村民的生意,现在做的则是老顾客的生意;云吞面的馅料是自己调的,未必是最好吃的,但在大家心中,却是一分古早味和回忆。”

5058TSH20197191735424056072.JPG
在超市林立的现下,仍有许多民众保持到巴刹采买的习惯,就为了购买新鲜的蔬果和肉类。

5058TSH20197191735414056069.JPG

5058TSH20197191735414056070.JPG
由华裔小贩掌厨现做现卖的糕点和油条,令见者食指大动。

5058TSH20197191735414056071.JPG
位于热水湖巴刹中央的熟食区域,设有多个售卖糕点和美食的档口,古早味浓。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