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07/08/2019
优大讲师刘惟诚:Seni Khat译成中文是“六种书法”
拉曼大学中文媒体系讲师刘惟诚。

(八打灵再也7日讯)拉曼大学中文媒体系讲师刘惟诚指出,目前马来世界通用的Seni Khat叫A’qlam al-Sittah,翻译成中文意思是“六种书法”。

他在脸书撰文说,在Khat的书法世界里,有六种主流写法,根据伊斯兰书法学者莫哈末多西在1939所作出的区分,即:Khat Nasakh、Khat Thuluth、 Khat Riq’ah、Khat Diwani(有Diwani Jali的分支)、Khat Kufi(有Kufi Maghribi和Kufi Murabba’的分支)和Khat Farisy。”

他指出,马来学者阿兹里拉曼解释,Khat和Jawi其实不一样,Khat是伊斯兰书法(islamic challigraphy),具有宗教性质;Jawi是文体(Jawi script),是马来文化的体现。

“所以他的结论是Khat是伊斯兰/宗教书法,不是马来文化的一部分。”

他说,他从不同的本地大学资料库,调来马来学者对Jawi和Khat的研究,以观察他当中的异同之处。

他指出,吉兰丹大学和国民大学的学者有在2015年发表一份题为《Seni Khat的历史发展与其对半岛爪夷文的影响》的联合研究,内容指出jawi出现在先,而seni khat盛行在后,因此后者拥有不可逆的宗教特质。

“马来世界在伊斯兰传入后的最早文献,比如14世纪的登嘉楼刻文石碑(batu bersurat)和17世纪的彭亨刑典(Hukum Kanun Pahang)都采用了seni khat。”

他说,这和伊斯兰盛行前(在马来世界,伊斯兰的传入和盛行是不同的,其前后相差整百年)、Jawi发明后的古马来文(Melayu Kuno)写法并不一样。

书写前需沐浴斋戒

“因为seni khat更强调笔顺,而且书写前需沐浴斋戒,后期被称为Jawi的Melayu Kuno反而不必,所以比较常用在非宗教和非王室特质的场合,比如民间的书信交往、学者的研究、艺术家的诗歌、散文。”

他指出,每种都会用在不同场合,比如丹大学者聂尤斯里和国大学者纳兹里就在2015年的研究中表明,Khat Kufi适合用作装饰、Khat Nasakh则是可兰经采用的字体(也是A’qlam al-Sittah中,宗教特质最重的字体)、Khat Thuluth一般用来刻在清真寺的天花板和政府机构的建筑或牌匾。

“这解释了jawi和khat之间的差异,即前者的文化特质和后者的宗教特质,但因为马来人的文化和伊斯兰密不可分,所以jawi和khat既不相同,但却在马来社会里不可分割,再加上Khat是建立在jawi的基础之上的。”

他指出,换在我们华人的观点上,Khat确实能够成为一门艺术,但华人应该是被过去的经验吓怕了,更何况,很多支持者表明seni khat和宗教无关的说法,在经过各种论证之下,显然是不成立的,所以,华社的反应,是在情理之中的。

他认为,真的要把Khat当成是一门艺术鉴赏课的话,可以将它纳入美术课。

“中学体制的美术课中有硬笔书法课,我们不妨把他扩大到小学,让学生学习罗马书法和伊斯兰书法。”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