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5/08/2019
黄书琪.后真相时代

后真相时代是2016年美国大选之后,大家开始在谈论的一个现象。横跨半个地球外的东南亚国家现在也一样面对后真相的挑战,可以说,这是民主社会是否存续的最严峻挑战之一。

在2016年美国大选之后数年,关于网军制造半真半假的恶意不实资讯(disinformation)的调查报道陆续浮上台面,这个散播不实消息的另类媒体产业甚至是以欧洲或南美洲某个国家小城为基地,开始大赚后真相时代的另类财富—如何吸引读者眼球赚得点击率,赚聘雇费用也赚广告费。

我们一直在谈的假新闻,其实一点也不是100%的假,如果是完全的假新闻,稍有常识的人都可以直接辨识并一笑置之。最危险的假新闻是部分的真实,和部分的恶意不实资讯,而我也更倾向于用使用恶意不实资讯,而不是假新闻。

恶意不实资讯往往混杂了许多大家认为是常识,但同时又有混淆视听的不实资讯在里头。例如构成一篇新闻的五个要素,5W1H当中有一半是对的,另一半是错的。如时间(When)、地点(Where)与原因(How)正确,但人物(Who)与事件(What)是捏造的。

所谓的恶意不实资讯其实在人类生活中从来没有缺席过,只是从邻居的耳语、咖啡店的闲谈进化成用网络媒介传播。所以,我一直认为最需要媒体识读课程、培力自己辨识真假资讯的恐怕不是自幼就在网络上生活的90后或00后,而是30岁或40岁以上的世代。

因为那个时代的成长经历教会我们提防、辨识人际传播的耳语资讯,却没有接触过新兴媒体形态的资讯,许多长辈把来历不明的网络媒体等同传统媒体,因为他们不理解网络媒体的产业生态,以为可以搞上网的都应该是权威,都很厉害。但怎么知道,这个年头就连传统媒体也可能把关失败。

民主社会的维续必须仰赖每一个人的素质,我们不可能像专制国家实施审查系统,这等同于把我们的思想自由与能力交给其他人;由国家机关底下聘雇的人来决定我们该看什么,不看什么,是下下之策。

回归到根本,我们如何辨别邻居的耳语、咖啡店的闲话与流言,我们也应该把这些辨识能力用在所有新闻、网络资讯上。谁是这些资讯的传播者?谁是所谓的专家?别人对这个专家的意见与评语为何?更重要的是,这些资讯的目的是什么?

辨识真假资讯的过程很痛苦,也很冗长,但不假思索地吸收所有恶意不实资讯,将彻底摧毁理性的社会。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