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7/08/2019
指星洲为华人前锋报被问证据·再里尔:只是开玩笑
0776CCJ20198271543164777704.JPG
再里尔形容《星洲日报》为“华人前锋报”,后来补充表示此言论是为了形容本报编辑在大马政治课题上的立场。

(槟城27日讯)槟州行政议员再里尔在座谈会形容《星洲日报》为“华人前锋报”,即《马来西亚前锋报》的华人版;本报记者在问答环节询问再里尔是否有任何证据,及表示不解他为何会对《星洲日报》作这样的诠释后,他坦言这番言论(华人前锋报)只是开玩笑(tongue-in-cheek)。

他说,他主要是针对本报这些年来的“鹰派社论”(hawkish editorial)立场,就如《马来西亚前锋报》的右翼立场般。

称无法阅读没法提供例子

“当然,我无法阅读(有关社论),也无法提供你特定的例子,但这是我所了解的。”

也是槟城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的再里尔是于昨晚出席槟城研究院所主办的“想望的民族:致力开拓新马来西亚的概述”座谈会上回答出席者提问关于国民型小学马来文科增设爪夷文书法艺术(现已改为介绍爪夷文字)课题时,强调这起风波乃源自于非常糟糕的沟通所致。

他接着要阐述《星洲日报》开始报道此课题时,先表示星洲日报被称为“华人前锋报”(Utusan Orang Cina),即《马来西亚前锋报》的华人版。

指挑衅手法报道爪夷文课题

他说,《星洲日报》先在封面报道爪夷文书法艺术课题,且是以非常挑衅的手法,而教育部的第一时间回应,对他来说,并不够清楚解释实际情况,反而造成混淆。

他说,实际情形是,有关的课本课程设计是在2016年批准的(2020年才使用),而且,同样的事情(爪夷文书法)于2015年经出现在华淡小五年级马来文课本,那时候并没有人吵闹。

“其实,教育部长及副部长并不懂此事(华淡小明年四年级马来文课本增设爪夷文书法艺术)会发生,因此,当《星洲日报》报道后,他们的即时反应是比较防卫性的,尝试去解释,反而造成更混淆。

“虽然政府后来有复审此事,但课题已爆发开来,看看社交媒体上的评论,几乎都不符逻辑,只现情绪化。”

系列篇章强调各族携友好
本报记者举证回应再里尔

再里尔发表“华人前锋报”言论,本报记者在问答环节时,除了向再里尔表示不解他对《星洲日报》作的诠释,及询问是否有任何证据后,也向他解释实际上本报每周有《我们》篇章系列,强调各族携手完成的好计划,也表示偶有新闻报道各族的好人好事,促进及推动各族的友好关系。

记者也补充,在爪夷文课题上,本报当初的封面报道主要是反映教师在爪夷文书法艺术课题所表达的忧虑,担心本身无法胜任教导爪夷文书法艺术。

再里尔较后在回应本报记者时坦言,他的这番言论(华人前锋报)只是开玩笑(tongue-in-cheek)。

他说,他的以上言论,是为了形容本报编辑在大马政治课题上的立场。

指爪夷文课题没必要爆发

他说,实际上爪夷文课题并没必要在那情况下爆发。

他说,无论怎样,希盟政府还是容许新闻自由,任何报章有权表达本身看法。

“就如英国,一些报章属自由派,一些则鹰派或右翼立场,他们皆能继续生存,如今在大马也一样,这也是民主的一部分。”

爪夷文课题让政府“上了一课”

再里尔坦言,爪夷文课题让他们上了一课,尤其是在联邦部门的同僚,可以从公关及沟通角度更完好地处理课题。

“对我而言及从公关角度,这一次的课题并没有处理得好,以致每个人都误解了,尤其是事件爆发首数日,所有的评论都不对,全根据错误的实据。

“而且,那些受前朝友好控制的报章,再加上政党插上一脚,使到课题更形激烈及复杂。”

他说,实际上有关课本还未最终定案,只是草稿,因而能从原定的6页减少至3页。

“即使当初的6页内容,也不是真正要教导爪夷文,只是作为历史介绍用途。”

自我调侃处讽刺情况

较早前,再里尔致词时,主动谈及爪夷文课题,表示他是处于非常讽刺的境况。

他说,父亲佐哈里是东姑阿都拉曼任相时期的时任教育部长,当年因内阁决定而把爪夷字改为罗马字,身为教长的父亲,当时自然成为被责备的目标。

“一些马来人责怪我父亲消灭了爪夷字,而今,则有一些华人指责我党(行动党)要推介爪夷字,这是多么的讽刺,而我却在中间,不知该往哪走?”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