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3/10/2019
张子彦·吉光片羽——黯然销魂饭

曾经在国外旅居或短暂生活的国民都知道,最想念的终究是家乡的食物。

在吉隆坡定居的老弟传来了一个网络视频,内容为《只有沙巴人才懂的5种面》。短片由网红带着大家到沙巴各地吃面,计有亚庇生肉面、保佛湿炒面、斗亚兰蛋面、担波罗里手工面和古打毛律水煮面。影片结尾还说没有吃到山打根弹弓面和丹南面,甚是可惜。

全球化的今天,某地特有的食物会随着人们的迁徒而流窜到各个角落。中港台游客每每来到亚庇指定要吃的叻沙、肉骨茶和猫山王榴梿,他们又怎会想到这些食物不是源自于本邦呢。食物是流动的,会开花结果,会因时制宜被加入新的元素,当然也会随著时间消逝。

我读沙巴报人黎水清的随笔说到五六十年代如果要孝敬官老爷必须备妥丹南的包黍鸡和委士珍的大螃蟹。委士珍这个没落小镇有沙巴最早的铁路,这几年大力推展生态旅游,游客坐船观赏长鼻猴和萤火虫,我却从来不知道早年委士珍还出产大螃蟹。

食物的历史可以说是人类的地方史。

这几年我致力于收集南洋各地的早期食谱和饮食文化,为的就是记录已消逝的味道。图片所见是一九六三年由南洋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黄梨食谱,李珊瑚着。里头罗列了各式各样以黄梨入菜的食谱,应有尽有。有些菜肴如猪脑拌黄梨豆腐和黄梨皮蛋我想现在是已经吃不到了。黄梨原产于南美洲,约于公元十六世纪移植到马来西亚。在沙巴,就数纳巴鲁(Nabalu)出产的黄梨最香甜可口。我的台湾登山朋友在路边摊买了切片黄梨,边吃边大赞我们的黄梨原汁原味,保有‘最初’的味道。

什么是最初的味道呢?作家阿城说食物到了我们的肠胃,会被十二指肠分泌出来的蛋白分解。能分解的就吸收,不能的就成了消化不良。异乡客所谓的思乡按阿城的观察基本上是吃了异乡食物,不好消化,于是闹情绪,怀念家乡最初的味道。

周星驰在其电影《食神》中的最终大赛制作了一道菜肴 – 黯然销魂饭。黯然销魂饭其实就只不过是加上荷包蛋、洋葱和青江菜的叉烧饭。可是人人吃了都会流泪忆起最初吃这一口饭的氛围和身边的人。原来,食物的美味不仅仅在于食物,也在于同吃同喝的人呀。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