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1/11/2019
李系德/金河广场书香vs啦啦文化
作者: 李系德

早年的金河广场外观。(星洲日报照片)

武吉免登的中华游艺场(B B Park)在70年代初拆除后,改建成著名的金河广场(Sungei Wang Plaza),1977年开幕,店铺林立,所有时下流行的服饰、美发、电子产品都聚集一堂,还有大型超市、戏院、溜冰场等。

两年后,毗邻的武吉免登购物中心(Bukit Bintang Plaza)随之开幕。它的正门正是以前BB Park南苑的入门处。这两座购物商场打通连接成一体后,声势更浩大,但大家总是习惯把两者统称为“金河”。当年有这么一句话:外地游客如果没有到过金河,便不算来过吉隆坡!

此处的名店计有Parkson、Metrojaya、诚信旅游,还有一家吉利时百货商店。我们常带两个儿子来吉利时骑坐电动木马,那时已没有了南苑“氹氹转”的旋转木马,只好坐上下颤动的马仔过过瘾。

金河最火红的食肆是大人餐厅,经常客满,甚至比马来亚图书公司楼上的原店生意更好,可能那时代吉隆坡人较少尝到中国北方风味美食,如锅贴、花卷馒头、炸酱面以及菜名新奇的蚂蚁上树、红烧划水、麻婆豆腐等,而有一种“新屎坑三日香”的新鲜感吧?

这里也不乏书香,有英文书局MPH、大众书局、世界书局。在戏院的同一层,还有别具特色的长青书屋,满头白发的老板娘是写作人周循梅的太太。长青专门代理中国书刊,我常在此购买别处甚难找到的《看电影》杂志,此期刊的电影分析评论写得非常精辟,图片印刷也精美;唯一缺点是字体太小,密密麻麻的,我几乎要出动放大镜才看得舒服。长青经营了很长的一段岁月,直至2012年才结业。

80至90年代,如要知道最新潮流的时装和发型趋势,一定要去金河开开眼界,这儿最多“啦啦仔”和“啦啦妹”出没,展现浮夸的“啦啦文化”。广东话“啦啦”即蛤蜊,可能因为它是海洋生物,大海非常colorful,所以这些把头发染到又红又青又紫鲜艳七彩的惨绿少年便被称为“啦啦族”。

他们也把头发剪成蓬蓬厚厚的一层层,充满层次感;女的还配上大而夸张的束发丝带或发夹作为头饰。眼睛则化妆成烟熏眼,像熊猫般的黑眼圈。男男女女很多都打耳洞鼻洞,扣上耳环鼻环。男子穿衣把衣领竖起来,牛仔裤上则挂满铆钉、铁链,垂下来“叮叮揼揼”的,像古代犯人拖着锁链游街示众,充满庞克风。有一个时期,啦啦族盛行穿黑色的“乌鸦装”,随后是衣衫褴褛的“乞丐装”,只差没有拿着乞儿兜学新马仔唱番两句:“福心啦,好心啦,可怜吓我呢个盲眼嘅乞儿仔啦……”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