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1/11/2019
黄启灏‧一回用
作者: 黄启灏​(旅韩职场人)

我是相当排斥公司同事给我庆祝生日的。

虽然表面上对外说自己怕老,不想被人提醒年龄,更怕步入更年期,但实际上有个出于公心的理由:我觉得韩国人抛弃太多“一回用”餐具了。

不说整个公司,光细分到我们部门,也至少会有不包括我在内,九个古道热肠的人参与生日的安排。

买一个蛋糕回来,肯定会送一把塑料刀,然后10个叉子。蜡烛一般用8到12公分,细长的。从点燃到被吹熄的那一刻,前后可能不到3分钟的时间,就变成垃圾了。接下来,就是从饮水间拿来的10个纸杯,装了切分好的蛋糕给大家吃。如果有买饮料,就会多加一倍的纸杯。

在槟城,我们相对比较吝啬,捧在纸巾上吃过就算。但韩国人向来注重礼仪,恐怕觉得这样太寒酸落魄,宁愿让纸杯享受一时的虚誉,光荣地度过几分钟的生命。

我一天大概会喝上六、七杯咖啡,用的肯定是自己的瓷杯。我还有一个水壶,每天早晨装满纯净水,就大概能耐一整天了。这都是培养了很多年的习惯,但我却发现在韩国,特别是像我们这种共用的工作空间,有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牙刷,却没有自己的水杯。

几乎每天都一定会遇到两三个这样的人,走过饮水机,取一个高质量的厚纸杯,喝两口清凉的开水,随手扔进垃圾桶。纸杯待在包装袋的时候可能稍微被挤压过,有时候两个叠得比较紧,使用的人要先将之抽离。但我留意过,有一成的人不拘小节,直接就搭在一起用。

看了很是难过。

我想起早十几年前来首尔游玩的时候,在星巴克里拿纸巾和扔垃圾的自助台上还有一个特别的钱箱。那个时候并不刻意区分玻璃杯,除非有说明堂食,否则购买饮料就直接给塑料杯或纸杯,反正价格已经含了相关的费用。

当时,这个费用就叫做“保证金”。顾客如果在店里喝完了,回收这一次性杯子的时候,可以自行在钱箱里取一个100韩元的硬币,相对于马币35仙。现在吃一碗白米饭要1000韩元,因此一个100基本上买不了甚么东西,存多了还累赘。

据说刚开始的第一年,回收了44%的杯子,但数量逐年下降。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效果连续呈现衰弱就表示失败,应该停止。另外,如果有人没回收但取硬币呢?又如何判断一天有多少人会回收,需要准备多少硬币呢?诸如此类的议论开始出现,终于几年后就废止了这种制度。

我不是一个积极的环保分子,出外买面包、饮料也会无法奈何地用到塑胶袋。当然,可以选择不消费,虽然我目前还没法全面摆脱,但是可以尽量拒绝不必要的餐具。

所以,还是不要给我庆祝生日,直接给钱比较环保。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