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登.34岁.槟城人.卖面包小贩
“叮叮叮叮……”
路上传来一阵急促的声响,屋里有人出来叫我:“罗迪!”
“罗迪”是马来话面包(Roti)的意思,屋里人指的是便宜又好吃的孟加里罗迪!

往往在这个时候,早已把摩托车速度减到最慢的我,会停在叫我的人的家门口,然后熟练地打开摩托车后座的一个小货橱。小货厨里面装满了面包、加耶、牛油,外面则挂满各种零食。
叫我的人都是老顾客。我卖的面包小片的1令吉20仙,大片的2令吉,上面涂上一层厚厚的加耶,在多年连续不断通货膨胀的今天,算是很便宜的充饥美食。
听我的老同事说,在四五十年前,同样的孟加里罗迪只卖二三十仙。那时他们是踩着载小货橱的脚车卖罗迪。他们不但穿街过巷,也到乡野的菜园屋兜售,几乎是无孔不入地每天叫卖,风雨不改。

听说,那时候的孟加里罗迪生意比现在好很多,兜售者每天回去时小货橱的货都所剩无几。
我们兜售的范围是固定的。由于生意不错,罗迪公司把我们的兜售范围分配得很详细。比如,我现在只负责槟岛打枪埔组屋区。
早年槟城乡野的聚落和屋子分散,兜售者须踩很远的脚车才能到达菜园,或椰园的小木屋,那时人们的收入少,好不容易去到人家大门口,却未必有人买东西。
今天的人比较肯花钱,可是,今天的小孩子已不像过去的人那样喜欢吃孟加里罗迪。幸而零食仍能吸引小孩子,我卖的罗迪因而越来越少,零食越来越多。
无论如何,便宜的孟加里罗迪还是许多人喜欢的早餐食物,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人百吃不厌。

我每天早上7时开始在打枪埔巴刹前停驻摆卖3小时,过后才开始每天的5小时四处兜售。
值得一提的是,孟加里罗迪是错误的名称。
人们口中的孟加里人其实是印度旁遮普省的锡克人。英殖民地时代有许多锡克人在世界各地的英殖民属地当兵,世人以讹传讹的叫错族名,直到今天,连我这个印度人也入乡随俗的将错就错!

热门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