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豪言

|
发布: 7:10am 19/10/2021

戴子豪

豪言

友族

中华民族

捍卫华教

保护华小

华社英雄

戴子豪.中华民族的大品德

戴子豪

我按照自己方式来维护华小,我不想当。因为我知道,华教不是一两个人说了算,维护方式也不一定只有悲情牌和咄咄逼人的网络攻击。

ADVERTISEMEN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有那么一句“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

来自1935年电影《风云儿女》这一句的意义重大,结合了当代中华民族的思维和品德,不侵略、不霸占、忍耐度极高,吃得苦中苦等等。这一句的主要关键词有两个,即是“最危险”和“最后的吼声”。一个“最”字连续在两句用了两次。

华夏的历史,直到明朝,来侵犯的多为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戎。而这四方敌人,北狄为首,自周朝至明朝,劳师动众修建万里长城,由石头到砖块,为的是“防御”北方民族的袭击。即便如此,蒙古忽必烈和旗人皇太极也成功攻破,分别在华夏地区建立了大元朝和大清朝。

东夷日本是在八国联军侵华后期,发动中日甲午战争,导致清朝割让了辽东半岛、台湾、澎湖以及赔偿。后来日本在30年代大举入侵中华民国,接驳了二战。这时候,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怒吼“起来”,联合美英法,站稳了大后方,美国在广岛和长崎丢下两颗原子弹,结束了对日战争。

明朝的郑和率领着几万人,上百艘的“宝船”舰队,几次由福建一路开帆至天方阿拉伯,甚至有历史记载,到了非洲,没有侵略任何一块土地,只有建立邦交和贸易。

中华民族是喜爱和平的民族,迎合了儒家思想的中庸、君子之道。熟读《论语》的人都知晓,儒家提倡“礼”。所以现在,大中华的汉族皆以礼仪之邦自居。礼,包括了礼节、礼仪、不乏礼貌和礼让。

很多时候,我们在拥护中华文化、华教的时候,可否记得,中华民族的本性和文化精髓?

我前几天看到某穆斯林宗教司在社交媒体说到“非穆斯林对伊斯兰的评价不是通过可兰经,而是穆斯林本身的行为和态度”。我非常赞同。

同样一句话,换到我们身上,非华裔对华人的评价,不是通过四书五经;孔孟思想,而是华裔本身的行为和态度。换个角度,还是符合。

同胞大多数是不会中文。;中华文化,对我而言,是要通过礼,入乡随俗,中庸之道来达成。有些看过我国语视频的人会知道,我是以轻松愉快的方式,来。我在视频和文章,从来没有为了符合粉丝,而说出要关闭华小之类的话。

反之,我在视频后段都会教导友族同胞说“华语”,以积极正面的方式促进友族对于华文的喜爱。我还特地做了视频,让几位通晓中文的友族同胞上我节目,推广华小。

此外,越来越多粉丝都会私信,甚至回复帖文说,会送孩子到华小,因为了解了华小的好处。如果越来越多友族同胞对华小有好感,那么由谁执政都好,都会很乐意的提升华小。

但是,我清楚知道,每次有人要在中文圈子当英雄,用了一些比较偏激的“捍卫”词句,很容易在华社圈子产生共鸣,被华社封为华教英雄,但是,一旦翻译成国语,就会立刻惹怒很多友族同胞,达到“捍卫”的反效果。

新加坡、印尼、泰国的华教,远远不及马来西亚。美国澳洲英国,根本没华教。当地华人对华教只是能说汉语即可。我们每次都说这是在独立的时候“争取”回来的。向谁争取?英国还是土著?争取的人是谁?有没有为了争取而流血?马来人是否有在独立时期,对华教做出让步?

我们将心比心,研究“独立”相关历史的时候,也一并从马来亚华人以外的角度进行研究,拿本国的情况和他国对比。稍微研究,就会发觉,华教的持续,除了先贤们的争取,也包含了友族的礼让。因为,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大多数人,任凭你如何“争取”,他们都会寸步不让。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除了“温水煮青蛙”的假象,我们整个民族还不至于危险,更别说“最危险”。我们在“争取”的时候,是否顾及了中华文化的“礼”和“仪”?我们要当的是“英雄”还是“君子”?

我按照自己方式来维护华小,我不想当华社英雄。因为我知道,华教不是一两个人说了算,维护方式也不一定只有悲情牌和咄咄逼人的网络攻击。屈原说过“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也就是说,爱国诗人三闾大夫屈原隔了两千年告诉我,全部人都说你错,你未必是错的。

我只要对得起天地良心,秉持中庸礼让,入乡随俗,铭记大学孟子论语中庸四书的教诲,我就是朝着“君子”的方向前进。英雄让其他人来当。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