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艺文

|
发布: 7:55am 25/10/2021

Elin Danielson

芬兰画家

女性生活意义

Elin Danielson

芬兰画家

女性生活意义

吴伟才/爱琳的日常之美

作者:吴伟才

 吴伟才/爱琳的日常之美

其实,爱琳‧丹霓薰还真不是那种做完饭走出了厨房,去到画架旁边即兴嗜好一下的女人。她是一名真正全职的女画家。

ADVERTISEMENT

爱琳生于1861年,且还是社会风气属于很保守的芬兰,加上一年到晚多为寒冷天气,在那时代一名女性要当上画家,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吴伟才/爱琳的日常之美

爱琳是个农家女。原本生活平稳,遗憾在她7岁时芬兰就发生大饥荒,农地荒废了,父亲举枪自杀,母亲带着两个女儿到首都赫尔辛基讨生活,爱琳15岁时说服了母亲让她到美术院校学习。所以爱琳是真正科班出身的,跟随过芬兰几位出名画家,尤其在写实的人像画方面,她不仅功底深厚,还有一份属于女性的、独特的观察力。

 吴伟才/爱琳的日常之美

妹妹是她的良伴。很多人像画里的模特儿,比如母亲哺乳那一幅,就是自己的妹妹和小姨甥。毕竟是个保守社会,开始时爱琳也只能画画母爱,画画女子晾衣或晒床单,但她也总能够在这些题材里发现一份人们在自然生活里的美好。阳光、草地、健康的女子、温暖的色调、细致笔触里透露着画家对大自然全然欣赏的角度。很快地,爱琳的人像画就在当时北欧艺术圈引起了注意。

一幅《苹果树下》,大胆而豪迈的背景笔触,突显了人物的细微内心境况——青春少艾,眼前阳光灿烂但无法捉摸还未成熟的青春。这幅画,让她赢得更多掌声,她也决定毕业后南下巴黎,去看看真正繁华和人性杂陈的巴黎。

 吴伟才/爱琳的日常之美

 吴伟才/爱琳的日常之美

她确实看到了巴黎。而巴黎倒是从上到下仔细地打量了她。巴黎也不是没有女画家,但这些周旋在男画家之间的女画家跟爱琳是不一样的。爱琳虽有独特观察力,但个性倔强,不擅交际,与其说她在巴黎看清楚画坛上的形形色色,倒不如说来自淳朴环境的爱琳,更看清了时代末(19世纪末)作为女性的社会待遇。她毅然离开巴黎,回北方去了。

 吴伟才/爱琳的日常之美

 吴伟才/爱琳的日常之美

 吴伟才/爱琳的日常之美

探讨女性形象生活意义

回到芬兰她就设置一个正式的画室,除全职绘画及到学院授课,她还开门收徒。在当时社会一名女性自创画室并收纳学生是很多人都无法想像的事,但爱琳是个处女座,自我意识强烈且独行独往,这在她身上十足地体现出来。她不仅全职绘画,她还无视当时传统人像画的潜规则及画风,她开始在人像画里探讨作为女性的生活意义;爱情、孩子、修养、喜悦、哀愁,还有一份仍无法看清的彷徨。

 吴伟才/爱琳的日常之美

 吴伟才/爱琳的日常之美

1895年,她有一个到意大利佛罗伦斯游学的机会,并在那里认识比自己年小13岁的画家拉斐尔,他们结婚了。婚后再到巴黎,但这回她作为女性的身分跟上次不再一样了,巴黎的艺坛开始正视她的画作而不是她的弱势,他们夫妇俩在巴黎举行联展,大获成功,跟着回到佛罗伦斯及芬兰他们也举办画展,一个名花有主的女人画画,跟一个柔弱单身女子去画画,待遇果然不同的,至少,人们的注意力更多放在她的绘画上。但当时她的人像画仍因为题材而遭受不少非议。即使当时连意大利国王安伯托一世都欣赏并收藏了她的绘画,社会上那种异样眼光仍隐隐存在。因为第一次大战爆发,他们只能羁留在意大利,爱琳也从此与家乡断绝了联系,1919年她58岁因肺炎去世,死后葬于意大利,其实在那时候,她家乡也没有谁记得爱琳是谁了。

更多文章:

一部舞台剧的诞生
粉墨勾兰/《大马薪传》的历史笔触与浪漫情怀
吴伟才/线条交织的美感──森村雷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