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边缘评论

|
发布: 7:10am 21/11/2021

安焕然

边缘评论

擂茶

客家饮食

粿条、河粉和粄条

菜粄

安焕然

边缘评论

擂茶

客家饮食

粿条、河粉和粄条

菜粄

安焕然.大马客家菜

安焕然

但和台湾很不一样,马来西亚文化中却是以面食见长,而且强调手工打面制面的真功夫。其中尤以中马地区森美兰州首府芙蓉的“客家面 最为出名。

ADVERTISEMENT

饮食文化产业的形成,往往与都市居民或都市移民有关。客家饮食以往主要就是在家里煮食,之所以走向饮食产业发展,主要还是从都市饮食产业或地方旅游业中开展。台湾客家菜的打造就是一个显例。然而大马客家菜和台湾客家菜却是同中有异。

马来西亚客家饮食文化产业的打造及再生产,以“客家”之名为招牌号召的,最出名的应是源自创立于1956年原位于吉隆坡精武山上的客家饭店(Hakka Restaurant)。这家客家饭店是由大埔客家人经营,并在首都开业,是很多客家人的集体回忆。它是一间很高档的华人餐馆,过去是一些有身分、有钱人去吃的饭馆。

网络搜索,据闻如今这家客家饭店已搬迁到吉隆坡的Raja Chulan路,仍然是一间高档餐厅。可能是基于市场行销考量,其菜色偏粤式,如同港式海鲜餐厅一般,清蒸鱼虾,而香菜脆皮猪手和脆皮当归鸭更偏向粤式作法,是新马一带的华人主流菜色。此外也免不了有马来风光峇拉沾炒翁菜等本地特色料理。当然既然名之为“客家”饭店,网络搜得其菜单仍保留了一些标榜“客家”的菜色,包括客家焖酿豆腐什、肉碎乾捞客家面、客家算盘子以及客家芥菜小炒等。实际上这些菜色很多是大埔菜。把大埔菜等同客家菜的饮食产业塑造,很可能就从这家1950年代的客家饭店开始。有其都市饮食产业文化的历史渊源。早期的大埔客很多是在城市经商。把“大埔”当“客家”,或许与彼等在城市经商,交际互动面广有一定的关联性。事实上,算盘子原应是大埔的地方美食。

大马客家饮食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所谓“北面南米”,但在米食料理方面大马客家却和台湾客家同中有异。在台湾饮食调理中,粄条是一道客家美食。但在马来西亚,我们熟悉的是潮州粿条,粤式的怡保沙河粉(汤),标榜客家粄条的就很少见了(据说威南华都有客家粄条)。虽然是差不多一样的东西,在马来西亚却不以“客家”见称,这可能是因为潮州炒粿条,怡保清汤的广东沙河粉太出名和太普及了,以致客家米粄难在这里突围。

倒是客家人的米制小吃,尤其是柔佛古来郊区士乃、加拉巴沙威等新村的河婆菜粄相当出名,被人熟知。其作法很像台湾的客家菜包。粄皮米制色白,但台湾客家菜包圆形,河婆客家菜粄则是扁平。内馅台湾菜包以新鲜白萝卜丝为主料,而河婆客家菜粄则以马来西亚本地廉价而普遍的沙葛为多。其他也有韭菜、葱蒜馅料,共同点就是用料厚实,油香浓重的“客家本色”。

但和台湾很不一样,马来西亚客家饮食文化中却是以面食见长,而且强调手工打面制面的真功夫。其中尤以中马地区森美兰州首府芙蓉的“客家面 最为出名。这客家面其实就是乾面条,但比粤式一般的云吞面面条要来的稍为粗厚。关键在打面的功序与面条的弹性和实在的口感。很像传统的竹升式,都是强调其纯手工的打面。在面条经济市场化机器量产的当代,强调纯手工打面的客家面反而保留了广东面系的打面传统。或许是因打面的人和卖面之人是客家人,就成了“客家面”。一般是乾捞,但不淋黑酱料,而是以猪油乾拌,面白油香。而且与广式云吞面配料不同的是,一般不添放广式叉烧,甚至没有云吞,而以油炒色白的猪肉碎替代。油香的“客家风味”还是很突显的,名之为客家面,也有其名实。但这客家面,原应亦是出自大埔的腌面。为何早期的“客家菜”主要出自“大埔菜”?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

但到后来,一些非大埔菜系的“客家菜”也涌现,其中最突显的就是餐饮产业的跃起。在中国广东的客家人聚集地,主要是河婆及部分惠州海陆丰和陆河等地区有擂茶。但在大埔饮食文化里原是没有擂茶的。曾几何时在大马,“河婆擂茶”却被打造成不分地缘共塑的“客家擂茶”,这又是大马客家饮食文化另一个有待研究的现象。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anhuarantankejiacai_pos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