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燕园春秋

|
发布: 6:00pm 04/12/2021

刑事法典第309条文

燕園春秋

企图自杀法

自杀问题除罪化

刑事法典第309条文

燕園春秋

企图自杀法

自杀问题除罪化

陈仪.想自杀,是罪过吗?

陈仪(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020级本科生)

对自杀真正有价值的问题是:为什么人要选择自我了结?我们又该如何帮助他们?

ADVERTISEMENT

在马来西亚,曾试图成为一堵自杀的围墙。规定:任何企图自杀或自杀未遂的行为,最高判处长达一年的监禁、罚款,或者两者兼施。疫情期间,大马出现了将日益增加的的主张。自杀除罪化在此前早已是全球性的话题,随着人权运动呼声的高涨,多国均已废除了相关的法令条文。毗邻的新加坡也在去年1月1日废除企图自杀法。我国则是在今年10月7日由卫生部对外透露将废除309条文的消息。

在309条文下,凡企图自杀者,不论成功或未遂,均被定位为“有罪”。吊诡的是,他们都是“罪不至死”的欲死之人。事实上,309条文除了成为逻辑的悖论,从没有真正的解决自杀问题,因为它即阻挡不了真正的欲死之人(一心向死的人怎会怕犯罪?),也没法真正惩戒自杀者(已死之人该怎么被教诲?)。309条文的存在,恐怕只是宗教伦理道德的遗产。

自杀真的有罪吗?或许吧。因为自杀者确实杀了人——他们亲手“杀死”了自己。他们为自己下判书,判定自己的人生不值得过,认定生命没有延续下去的意义。然而,将自杀司法化处理的结果是:它模糊了有关自杀的重点——不断争辩立法惩戒的效果,难道会比对自杀者的一句真切关心有效吗?更糟糕的是,司法总是有无意地遗忘,把自杀之人看成一“类”,而不是具体的、有血有肉的,处于不同遭遇的“人”。

因此,对自杀真正有价值的问题是:为什么人要选择自我了结?我们又该如何帮助他们?

谈到自杀,我们总是首先想到压力——经济危机、家庭困境、政治压迫,职场暴力、校园霸凌——将现实赤裸裸地剖开,有太多生命无法承受之重。于是乎,想到死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每个人大致上或多或少都想过死,自杀者只是我们之中最有勇气将其付诸实践的人。

但在我们的时代,杀死人的并非只是生命无法承受之重,还有轻。

针对群体自杀意向的心理学研究表明,整体压力水平和社会凝聚力两个因素都会影响自杀倾向。在两个同样的高压力水平下,低社会凝聚力的实验组却比高社会凝聚力的那组表现出更高的自杀倾向。由此可见,社会凝聚力在其中发挥着制约与平衡整体压力的作用。

我们知道,欲死的念头是一个禁语,是自杀之人只能对空言说的悲哀。负重之人仍会努力走下去,因为负重感同时是现实的实感。沉重的生的欲望无时无刻都在督促他活下去。反之,若自认为是世界的“局外人”,是一粒粒零散的原子,是一个个孤立无援的个体,死神便会在耳边亲昵地教唆你放弃生命。加缪因而认为“荒诞感”——即人与其生活的离异——这股轻飘飘的虚无感与自杀密切相关。涂尔干也总结道:自杀与个人所属的社会团体的整合程度形成反比。自杀即是个人问题,也是社会问题。

置身网络时代,我们如此接近却又如此疏离。然而认知是具身的,而屏幕是冰冷的,人才有温度,虚拟无法取代真实。离异的荒诞感是危险的,要互联的不是网际网路,而是人际网络。疫情期间,物理距离需要保留,但心理距离却是可以尝试跨越的。

网上谣传说:在落地的前一秒钟,绝大多数跳楼者会反悔。然而,一切都太迟了——没有人能凝结时间,或让它倒退。而令人难过的是,问题依旧。

亲爱的,死亡没有解决问题,它只是留下了它们,和更多的伤痛。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