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特色》巡回展 利民达打响首炮




(利民达26日讯)《一村一特色》巡回展览活动在利民达新村打响第一炮,林连玉基金属下的文化资产保存委员会希望把利民达文史模板带到全国巡回,让各地村镇参照展览模式,大家一起动起来收集各村文史。
利民达文史展览至29日
这项从本月25日至29日,为期5天的利民达文史展览,在利民达两广公会会举办。
ADVERTISEMENT
该展览的内容是新村之成立、曾江水园罢工事件、马共烧巴士记事;地名由来;历史简介︰华人社会历史发展、早期华人村落分布、利民达华人聚落及社群分布图、日据时代;社会与政治︰马华公会和劳工党、利民达华人社会的整合──合办春秋二祭;教育︰中华华侨联校校史、利民达华小校史、利民达华文教育概况。
其他展览资料包括宗教与信仰︰云峰宫、南海庙、清龙亭、基督教卫理公会;乡土意识下的利民达︰云峰宫金阙大夫宝诞游神;经济︰农业︰1930年利民达区的橡胶种植园、早期利民达的经济概况;社团︰两广公会、中华公会、福建公会;今昔街景等。
主办当局在昨天举行开幕礼后举行3场讲座会,分别是文化资产保存委员会主席陈亚才主讲《谈文物馆的经营之道》、新纪元大学学院东南亚学系系主任廖文辉主讲《马来西亚华人村镇研究的史料和内容》及新纪元大学学院中华研究硕士生陈建发《紧急状态前利民达华人社会之发展》。社团代表和公众在讲座会上与主讲者交流互动。
此展览由林连玉基金属下文化资产保存委员会、新纪元大学学院东南亚学系、马来西亚历史研究中心主办;林连玉基金昔加末联委会联办;台湾淡江大学东南亚史研究室协办;宜购惜福关怀之家赞助。
廖文辉:构划各村镇独特性
新纪元大学学院东南亚学系系主任廖文辉希望收集乡镇资料,不能只是单单介绍美食和神庙而已,而是必须把村镇的独特性构划出来,例如事件背后的人群故事。
他表示,每个村镇都有各自的特色,他希望通过《一村一特色》活动把各村特色呈现出来后,再找出全国村镇的共同特色。
廖文辉昨天在《一村一特色》巡回展览活动利民达站开幕礼上表示,他在10年已计划做全国华人村镇资料收集工作,而他发现在过去10年,许多村镇居民开始发现整理文史资料的重要性。
他表示,陈建发过去3年负责采集利民达新村历史,所取得成果已达到《一村一特色》目标的基本标准,并指这是利民达成立文物馆的最大优势。
他说,在全国约600个华人村镇中,绝大部分还没展开或完成历史收集工作,这些村镇不乏有志之士或出钱出力者,只是不知如何下手整理,希望利民达新村的收集模式可供各界参考。
陈建发:外部因素调整华社社群关系
陈建发主讲《紧急状态前利民达华人社会之发展》时表示,利民达华社社群的关系呈动态,并随着外部因素如国家政经和国际趋势而调整。利民达华社的政治倾向、社群界限、阶级差异、领袖素质也对利民达历史发挥深刻的作用。
他说,利民达社群关系的发展,让大家了解华人在马来西亚从拓殖到定居的内在发展逻辑,也为马来西亚华人社群整合的理论及论述提供补充。
陈正春:华社贡献须留史册
利民达区州议员陈正春表示,在我国建国历史中,华社贡献付出的努力,必须留在史册上。
他表示,研究地方历史需要人力和财力,国家需要加以鼓励和配合,以让国家历史更全面和完整,不能只着重单一方面。
他说,负责收集利民达新村歴史的陈建发是土生土长利民达人,由他来收集和讲述利民达历史会更吸引人。
他希望各界人士特别是利民达人前来参观,以更了解当地历史;他也宣布捐献3000令吉给林连玉基金。
何宜贤:地方研究刻不容缓
来自森美兰金马士的何宜贤表示,地方研究是和时间赛跑,刻不容缓的工作。
他表示,收集地方人文和历史资料,无论是对华人或甚至于国家来说,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呈现和活动。大家要协助国家,把地方历史和属于大马人的故事呈现出来。
甫于去年完成中国北京大学国际关系系的硕士学位的他说,过去曾收集一些金马士地方故事,例如二战时期的金马士战役。
何宜贤昨天参加《一村一特色》利民达站巡回展览和聆听3场讲座会,是希望从中获取更多启发。
谢咏翔:来利民达站取经
亚罗牙也林鲁华小校友会主席谢咏翔表示,前来利民达参观《一村一特色》展览,希望能加速林鲁新村展开村史收集的工作。
他表示,林鲁新村一批有志之士,已准备展开收集村史计划,甚至已准备好文物馆的地点,由于经验不足而无从下手,于是他前来《一村一特色》利民达站取经。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