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国际

|

天下事

|
发布: 9:47am 31/12/2021

拜登

特朗普

布林肯

拜登

特朗普

布林肯

2021回顾 机遇与挑战(完结篇) 各持己见难达共识 中美关系覆水难收

报道 /本报 张家威
专题2021回顾∕挑战与机遇完结篇)各持己见难达共识  中美关系覆水难收
11月15日,美国总统拜登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了备受关注的元首会谈,双方强调了他们有责任确保两国不会走向冲突。(美联社照片)

2017年入主白宫后,美中关系出现剧烈变化。无论在贸易、科技、人权和地缘政治方面,双方几乎处于全方位对抗态势。即便政府上台之后,局面似乎也未有明显改变。美国知名评论家扎卡里亚(Farid Zakaria)更直言,中美关系已经陷入“冷和平”。

胡秋坪:双方会谈没实质性进展

马来西亚国大(UKM)国际关系与战略研究高级讲师胡秋坪博士认为,近几年、特别是从2017年开始,中美互动很大程度上受限于能否达成共识。

ADVERTISEMENT

她说,我们见到很多的中美两个大国竞争的战略论述:美国主张“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与中国主张的“和平崛起”,强调没有取代美国和避免起冲突的意愿。

无论是在6月的G7峰会,还是上月举行的民主峰会,又或是美国国务卿12月的东南亚之行期间,美国领袖都高调频用“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辞藻;北京则长期将自己视作一股维护和平、稳定、繁荣和捍卫多变主义力量,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旗号。

在3月的阿拉斯加的首次正面接触上,中美两国高官唇枪舌剑,而会谈也如预期几乎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事后,美方抨击中国推行“战狼外交”。

胡博士指出,令人意外的是,中国并未就此与美方卷入口舌之争,反而顺应之。

她说:“如构建主义(Constructivism)所说的,你把我看成是什么,我就是什么。”

时隔8个月后,两国元首召开线上峰会,而本次视频会晤是拜登上台后首次与习近平见面,此前双方仅通过两次电话。

专题2021回顾∕挑战与机遇完结篇)各持己见难达共识  中美关系覆水难收
大马国际时政及安全课题研究员蓝中华。
蓝中华:世界格局已出现变迁

中国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博士蓝中华认为,拜登与习近平的视讯会议基本上是在“各说各话”,因为双方的受众其实是本国民众。

尽管如此,双方都展示出不愿起冲突的意愿,这标志着美国对华态度上的一些改变: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当时把中美关系推向冲突,而拜登扭转趋势。

不过他预测,中美关系不会回温,因为当前全世界正处于结构性变局的时代。

蓝中华解释称,“美国强盛、中国弱势”的局势至少维持了60年,而如今世界格局出现变迁——中美综合国力走向不相伯仲,力量变迁改变格局,这令美国感到焦虑。

美国失霸权  或遏制中国崛起

他补充,对于美国而言,失去霸权,就等同再也无法控制盟国。

“因此美国尝试遏制中国的崛起,其中包括近期成立的美英澳三方安全协议(AUKUS),将中国崛起的范围维持在国内、最多限制在区域内,不让其力量投射“溢出来”。

黄子豪:拜习会志在互探底线

早在拜习会登场前,许多专家坦言对双方取得实际进展“不抱期望”。

长期关注中美关系走向的国际时事评论员黄子豪指出,拜习会的目的不在于修复关系,而是双方一次的“摸底”,以试探对方在不同课题上的底线。

他说,可以注意到的是,双方未深入谈及经贸问题,因为地缘政治的竞争问题并没得到解决。

他分析称:“谈判结果表明,双方在地缘政治上有无法弥合的分歧,如果这方面无法解决,进一步去谈经贸等问题就会遭遇阻力。”

除了地缘政治角力,先进科技发展的竞争也是两国关系趋向紧张的因素。

黄子豪解释称,这是因为两国争取主导科技领域相应的规则与标准制定,包括5G网络。更重要的是,这也是国力的展现。

经贸关系难脱钩
竞争下合作模式成趋势

近年来,美中脱钩声不绝于耳,而两国关系趋向对抗恐加速这一可能性的实现。

对此,黄子豪认为事情有复杂的两面性。在非敏感性领域,美中经贸合作已是水乳交融,不可能脱钩。

他举例说明,中国从美国进口农产品,美国从中国引进廉宜的日常用品,这种贸易关系在疫情时期甚至更密切。

胡秋坪博士也认为,中国在习近平领导下展现大国和强国风范,免不了大国竞争关系,但美国不可能与中国脱钩,至少在经济领域上。脱钩是不切实际的说法,双方只能合作和进行谈判解决问题。

因此她认为,如果拜登政府展示善意和合作的意愿,中国必将迎合之,礼尚往来。

科技竞争更激烈

尽管如此,为“赢得21世纪”,中美两国在科技战场上的竞争预计将更为惨烈。

黄子豪指出,对于半导体、电子工业、军事武器等高科技领域般的敏感性领域,脱钩的现象会加速。

尽管中国动了美国赖以生存和维持强势地位的核心产业这块奶酪,但短期内两国仍在许多领域存在既合作又竞争的空间,只不过竞争将成为最后主轴。

专题2021回顾∕挑战与机遇完结篇)各持己见难达共识  中美关系覆水难收
美国气候问题特使克里(右)与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在COP26气候大会期间会面交谈。(互联网照片)
美中合作可加速后疫情经济复苏

尽管冠病疫情阴影挥之不去,但无阻野火、洪水、风暴、热浪侵袭全球各地,让气候变化上升为重大科学问题,各国纷纷探讨如何通过加强一个国际协议来对抗全球变暖及其影响。10月底,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登上各大报章头条,凸显出全球对采取更强有力的气候行动的关注。

胡博士指出,气候变化是中美两国最有可能合作的领域,这是两国的共同问题,因此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

今年7月,河南郑州遇上“百年一遇”的暴雨,受灾情况令人触目惊心;12月中旬,美国多州遭遇多股龙卷风的连环袭击,数以百计的家庭在圣诞节前夕痛失家园和至亲。

尽管如此,她认为很多国家和企业家不会改变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原因是目前各国注重后冠病时期的复苏,对重点发展绿色技术和大举进军环保显得意兴阑珊。

然而她有信心,如果美国和中国愿意合作,必定会加速全球后疫情时期的经济复苏。

陈倩燕:了解中意图有助管控中美分歧

许多学者认为,作为两大强国,中美存在分歧也是在所难免,关键是要建设性管控,避免激化和误判风险。

马来西亚国际关系与策略研究所(ISIS)研究员陈倩燕指出,华府要想更了解中国、从而更能管控中美分歧的话,就必须更好的了解中国的意图和目标。

她说,与前朝政府不同的是,拜登似乎更明白这一点。

“目前去评估拜登的对华政策或许言之过早,但两国元首的对话确实令人鼓舞的。我觉得,双方持续密切接触,并在气候变化等共同议题上合作是极为重要的。”

随着拜登提出“应该竞争的时候竞争,可以合作的时候合作,必须对抗的时候对抗”的对华政策的基本框架,陈倩燕指出,此时停止沟通是不合理的。

研制新型军备引诸强不安

北约军事委员会前主席皮奇在6月坦言,“中国建造舰艇的速度如此之快,空军的现代化程度相当高,在网络和其他信息管理上更是投资了很多”,反映出西方对中国军事现代化神速日趋忧心。

目前在ISIS担任外交政策和安全研究员的陈倩燕表示,我们注意到中国的硬实力方面一直在扩张,这拉响了很多国家的警报,特别是对那些与北京有领土争端的邻国,例如大马。

尽管这种军事发展令人担忧,但她认为,如果说中国在经济、政治、社会等领域变得更强大,但军事实力却停滞不前,这是不合理的。

“如果一个国家变得更强大,其军事能力也会相应地增长,这是很自然的。正是这个逻辑,北京并不认为扩展军事实力有什么问题。

她进一步解释称:“事实上,中方认为硬实力的发展是他们的权利。他们不乐意接受别人的批评,因为他们认为对方无权站在政治或道德的制高点上来告诉他们该做什么或该怎么做。”

今年11月,中国进行了一次超音速导弹试验后,五角大楼宣称,目前没有任何国家具备这种能力,华盛顿圈内许多人都把这看作这是一个“卫星时刻”。

陈倩燕指出:“因此,这里的警报并非中国的军事能力增长如此之快,而是中国正在打造美国等诸强尚不具备的能力。”

专家:多次宣称对华立场没变
美承诺护台 属“战略模糊”

美国协防台湾承诺信口开河?

10月21日,美国总统拜登在一场市民大会期间被问及台湾若遭中国攻击,美国会否防卫台湾时,他回答:“会,我们有此承诺。”

实际上,这并非他首次发表“美国会协防台湾”的讲话,让人不禁猜测,美国多年来在台湾议题上采取的“战略模糊”策略是否已“明朗化”。

北京语言大学国别和区域研究院学术院长黄靖表示,尽管拜登在多次提到对台湾的承诺“坚如磐石”,但他未阐明美国将以何等方式和手段,包括是否采取直接或间接的干预。况且,白宫也多次宣称美国的对华立场没有改变。

他并提到,美国前总统小布什也曾发表相似的言论,但很快就撤回这番话。

胡秋坪博士也强调,拜登就台湾所发表的讲话,都是在与习近平会晤结束后所发表的,意味着这些都是一个“脱稿的评论”,不足以对台海局势构成改变。

近期,中国军机屡屡扰台,有关中国即将武统台湾的传言也甚嚣尘上。

中对台动武 美出手可能性极大

黄教授认为,如果中国在没有合法原因(例如台湾自行宣布独立、美军成建制进驻台湾、台湾发生大规模内乱)就出兵攻击台湾,那么美国出手干预的可能性极大,且干预力度极为强烈。

他解释称,美国存在必须干预的原因,即维护太平洋的战略平衡。假设中国对台动武,而美国坐视不理的话,这对其大国信用是个“灾难性打击”。

黄教授声称,台湾的战略地位太重要,如果美国坐视不理,意味著美国军事影响力就要撤出西太平洋地区了。

他在受访时解释说:“花莲以东的海域极深,(一旦拿下台湾后)解放军可将其作为核潜艇基地,足以对美国构成巨大的战略危险。解放军的核潜艇要开出大陆难度极高,因为大陆从辽东半岛到广东一带的海域都是大陆架的延申,水深较浅。”

“如果拿下台湾,从地理上来看,就切断了美日海上军事围堵,并且在美国第一岛链打开了个突破口。这样一来,中美战略平衡就迎来了个决定性的转移,这是美国不允许的。”

为长远亚太布局

他进一步分析称,美国出手干预是为了其长远的亚太布局。美国自称是太平洋国家,在这里拥有多个最重要的盟国。如果中国拿下台湾,美国在太平洋的防御系统和安全构架将会崩塌。

尽管美国对台海一旦爆发军事冲突存在干预的必要性,但有专家认为,美国除了面对“要不要干预”的难题,还存在“能不能干预”的问题。

蓝中华:美干预需“出师有名”

大马国际时政及安全课题研究员蓝中华强调,美国和台湾没有共同防御条约,因此美方的行动是出于自发性,这意味美国出手干预需要国内立法,否则会“出师无名”,引发国内反弹。

不过他坦言,美国可行的挺台行动非常有限,包括口头上反对中国大陆侵台、对华实施经济制裁、与盟友展开对华军事围堵、武器禁运,以及对台提供军事装备援助、甚至可能与台共享情报,但不看好会为了台湾与中国起军事冲突。

陈倩燕:中承受不起失败耻辱

马来西亚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研究员陈倩燕指出,尽管台海的紧张局势或继续升级,但她认为,只要习近平在位的一天,中国就不会采取任何具体措施,至少在军事行动上。

“如果没有150%将会轻松获胜的把握,北京不太希望卷入一场全面的冲突。”

长期专研中国外交政策的陈倩燕提到,更重要的是,在台湾问题上,中共承受不起失败的耻辱,特别是自从至少过去5至10年以来,中共一直大肆宣传强国的豪言壮语。一旦出现任何闪失,势必将玷污民族复兴的目标。

她亦指,中国之所以在主权议题上展示强硬的态度、保持强势,在主权问题上誓不妥协,是为了避免“百年耻辱”的悲剧重演。

她在大马高等教育协会(HEYA)11月举行的“中共百年建党的连续性与我们能预见什么?”线上座谈会上表示,任何的闪失将损害习近平作为一个伟大和标志性领袖的形象,因此不认为这是他愿意承担的风险。

专题2021回顾∕挑战与机遇完结篇)各持己见难达共识  中美关系覆水难收
北京语言大学学院教授暨国别和区域研究院学术院长黄靖
黄靖:动武押注太大

目前,中国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社交网络上充斥着武统的言论。黄靖坦言,民族主义号角一旦吹响了很难回头,只能全力以赴,因为中共深知一旦无法取胜,将会对其政权稳定性构成冲击。

他说:“这意味着中国要打,就等于把政权押上了;美国一旦要打,就是把大国的信誉和整个亚太安全体系给赌上。双方押得那么大,因此一旦开打就不仅仅是局部冲突,这是极度危险的。”

中绝不轻易对台动武

黄教授也认为,中国不会轻易动武,而美国也不会轻易放弃战略模糊的政策,但他奉劝台独人士应有所收敛,因为如果把对岸的民族主义情绪搞得太高涨,实际上对谁都没好处。

他指出:“台湾最好的安全保障就是希望一个和平、稳定和繁荣的中国。如果对岸出了问题,台湾必将成为第一个枪靶,这就是所谓的‘内病外治’。”

他补充,美国如今对外如此强硬,也是国内出了问题,特别是社会分裂尤其严重。

专题2021回顾∕挑战与机遇完结篇)各持己见难达共识  中美关系覆水难收
(美联社照片)

为摆脱对美国、日本等潜在经济和战略竞争对手的技术依赖,自主研发晶片成了中国的首要任务。美联社报道,为了让中国成为一个自力更生的“科技超级大国”,中共正在推动阿里巴巴等自家科技业巨擘着手一项棘手而昂贵的业务——设计自己的处理器晶片。

阿里巴巴旗下的“平头哥半导体”(T-Head)于10月推出了第三款处理器,包括用于阿里巴巴云计算业务的“倚天710”晶片(图)。尽管如此,阿里巴巴表示,目前还没有向外界出售晶片的计划。

其他新兴晶片开发商,包括游戏和社交媒体巨头腾讯和智能手机品牌小米都承诺投入数十亿美元,以接轨官方计划,创造计算、清洁能源和其他能够创造中国财富和全球影响力的技术。

外界分析称,虽然中国有世界最大的半导体市场,但尖端研发及设备等没掌握在自己手上,因此倾全国之力加速晶片发展。中美关系越紧张,中芯等制造商要获得相应设备或技术就越困难,影响技术迁移。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