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发布: 4:35pm 01/01/2022

冠病疫情

边境封锁

中国留学生

留华同学会

休学

冠病疫情

边境封锁

中国留学生

留华同学会

休学

2年无法返校 网课困难重重 留华生正面迎挑战

报道:张文慧

(新山1日讯)仍持续,中国封锁边境至今未开放,对于原先在中国求学的马来西亚学生来说,远程上课困难重重,而疫情下无法返校的留华生面对人生挑战的韧性,即是正面的心态。

冠病自2020年席卷全球至今,中马两国实施严格边境管制,约8000名于2020年1月份返马度过寒假的留华生,原以为线上上课一学期就能重返校园,没想到左盼右盼,至今已近乎2年,终究无法盼来返校的日子。

ADVERTISEMENT

疫情之下,线上教学代替实体课已成“常态”,事实上,全马各地中小学及高校也使用网上教学法,刚开始不适应是正常的,这终究不会是什么难以接受的事实。

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走访数名来自柔州的留华生,让他们娓娓道来期盼可返校继续学业这2年来的经历。

有时遭忽略如“弃婴”

2020年9月起,中国境内的学生已陆陆续续返校,境外留学生则继续线上上课。部分受访的留华生指出,在线上及线下教学同时进行的情况下,对需线上上课的境外留学生,似乎时而沦为遭到忽略的少数,感觉成了彷徨无助的 “弃婴”。

曾国禹:少了指导 耗时解决问题

来自新山,目前在北京清华大学就读核能科学与工程系的研二生曾国禹经历了线上毕业,随后也线上开学。2020年6月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毕业后,同年9月,他就开始在北京清华大学就读研究生。

2020年1月份,疫情于中国武汉蔓延初期,曾国禹已身在马来西亚,当时大四的他正焦头烂额地处理毕业论文工作。得知无法返校后,他继续撰写毕业论文。

柔:封底特稿(二文之二):疫情下的留华生积极面对人生挑战
曾国禹:想念冬天的哈尔滨。(由曾国禹提供)

事实上,他认为自己仍是幸运的,就他的科系来说,撰写毕业论文,有了一台电脑就可以进行。

线上论文准备工作最大的挑战在于少了导师直接的指导,有些问题原本可以用很短的时间解决,但因无法直接与导师见面,所以需消耗许多时间。

他提及,当时中国学生也无法返校,因此中国学生及留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都改为线上进行。

没机会与其他同学交流

总体来说,他认为,当时毕业工作其实一切都挺顺利,殊不知,直到9月,开始念研究生时,挑战才刚刚开始。

曾国禹目前是班上唯一的留学生,当中国学生开始上实体课,他独自上网课时就感受到了强烈的差别待遇,最大的区别在于上课时的氛围与参与感。

“与中国同学一起上课时,老师特地为我一人开线上会议,课堂上,我没有机会和其他同学交流,都自己学习、自己考试。”

当被询及为何不选择,他指出,因为他是中国政府奖学金生,若选择休学一年,下次则需要通过复学手续才能继续上课,而且,休学后也可能会失去奖学金资格,所以决定不冒险。

张文雄:在中国未返马仍远程上课

目前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就读的张文雄(23岁)来自新山,他表示,2020年1月寒假期间他返马过年,当时,中国武汉冠病疫情开始蔓延,原已买了往返哈尔滨与马来西亚机票,无奈之下,只能将返回哈尔滨的机票取消。

但是,由于中国籍女朋友仍在中国境内,在所有人逃离武汉和中国之际,他一心只想和女朋友见面,因此不顾家人的反对,独自飞往中国,与女朋友共同度过了中国疫情爆发初期。

他提及当时云南疫情状况,他说:“当时云南每日有约30起新增病例,你觉得严重吗?”

柔:封底特稿(二文之二):疫情下的留华生积极面对人生挑战
张文雄(左):不后悔在武汉疫情爆发初期飞到中国与女朋友相聚。(由张文雄提供)

每日新增30病例与如今相比来说确实不太严重,但在当时,这已是足以令人足不出户的数字。

当被问及是否后悔当初做了如此惊人的决定,他笑说:“其实还挺庆幸当时决定在之前入境中国,因为不久后,大马进入第一波疫情,中国疫情也随之被控制下来了。”

2年未曾返马

虽然身在中国,但他仍旧和境外学生一样远程上课,因为与女朋友身在云南,学校却在哈尔滨。过去两年来,他因为担心返马后无法再次入境中国,所以都未曾返马。

他坦言,无法回国实际上没觉得不方便,只是偶尔心底还是会有乡愁的影子,但其实早已习惯了在中国的生活。

当提及毕业后的去向,他表示日后希望能留在中国发展。

魏俊彦:部分教师不愿开网课

魏俊彦(21岁)目前在西安交通大学就读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也是西安交通大学留学生大使。

他指出,2020年年初刚开始上网课时,校方或许也正处于摸索期间,因此网课情况其实不太理想,但3至6月这段期间,网课情况已逐渐改善,直到下个学期9月中国学生返校后,问题才逐渐出现。

柔:封底特稿(二文之二):疫情下的留华生积极面对人生挑战
魏俊彦:怀念过去不必戴口罩的日子,以及在校园里参加活动的时光。(由魏俊彦提供)

“当中国学生已返校后,因在境外的留学生数量不多,有些教师不愿意特意为了境外留学生开设网课。”

但是,对他来说,上网课时间会比较自由,网课生活除了学习以外也能进行其他的工作,若在校园里上课,时间上的自由则没那么宽松。除此之外,无法返校这段期间,也能家人陪伴下进行网课学习,相比起疫情前的日子,和家人相处的时间增多了。

身边部分同学已休学

他建议,若有意到中国读书,需事先调查,可以向学长学姐了解网课情况,确保学校有为留学生开设网课才申请。此外,由于不确定中国什么时候会开放边境,因此,他认为也需考虑自身能否适应网课生活。

魏俊彦随后也提及,身边有些朋友已休学,他认为,由于不知边境何时会开放,不如先赶快复学把可以线上修的学分修好。

并非所有人都有足够的条件能经得起漫长的等待,而在现实的考验之下,有者更被迫作出各种艰难的决定,包括选择暂时休学或退学。

张媛庭:无法线上进行必修课 处于休学

目前休学的浙江大学大四大马籍学生张媛庭 (22岁)表示,浙江大学的网课情况其实还不错,休学主要的原因是无法上一些需要线下进行的必修课,加上自身难以适应网课生活。

她曾尝试与校方商量是否能线上修读原定需要线下修读的课程,或以其他课程替代需要线下修读的课程学分,但求助无门。

“每次等待电邮回复都需大概一两天的时间,得到的答案都是让我去寻找其他的部门。”

柔:封底特稿(二文之二):疫情下的留华生积极面对人生挑战
张媛庭休学期间尝试不同的实习工作,累积属于自己的个人经验,而不是空等虚耗。(由张媛庭提供)

每次的尝试,都让她多了些无奈,一次次将委屈往肚里吞,满是无奈,最终换来了一年的休学。由于学校规定最多休学一年,如果一年结束后边境还没开放,那该怎么办好呢?

尝试不同实习工作

她坦言,目前依然不晓得休学期限结束后该怎么办,每当起这件事,迷茫的感觉都会再次涌上心头。休学期间,她也不空耗青春,开始尝试更多不同的实习工作,并从中更了解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以上如此令人惋惜及遗憾的事,大家却说得平静,一副事过境迁的样子。就像换了双新鞋子,刚开始不适应,但摩擦久了后,长了茧就再也不感觉疼痛一样。等待似乎没尽头,与其裹足不前,不如积极探索新人生,从不同的尝试中寻找自己。

莫泽林:5%留华生受没网课影响

会长莫泽林受访时指出,中国境内学生返校以后,留华同学会常充当中间人的角色协助学生与高校协调网课事宜。

据了解,许多高校在各方积极协调下已开设网课,但仍有少部分高校不为留学生开设网课,事实上,目前受影响的留学生不多,粗略计算仅占5%。

当提及留华前景,他表示,对留华前景依然感到乐观的,因为疫情是短暂的,终究会过去。此外,留华同学会也积极完善“留华桥”教育e展平台,致力打造具有公信力的赴华升学辅导平台。

他随后表示,了解留华生无法返校的情绪,但恰恰因为疫情,所以更需要一个透明公开的平台,供想到中国留学的人士更多不同的选择,不能因疫情就剥夺了其他人想要留学中国的权利。

此外,当被询及参与教育e展的高校是否为留学生开设网课,他表示,既然高校报名参展,那必定是有备而来的。

吁浏览“留华桥”获谘询

他也呼吁有意到中国留学者可浏览“留华桥”中国高等教育e展https://edu.liuhua.org.my/cn

他提及,就如狄更斯在《双城记》开头所言:“这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坏的年代“,既然无法改变周围的大环境,不如尝试改变自己的思维,在各方积极争取让留华生早日返校的当儿,留华生不妨善用这段时间,尝试一些平时在中国全职上课无法做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同学们能趁这段时间锻炼自身技能,如培养自学能力及沟通能力等,尤其锻炼与校方沟通的能力,将来必定终身受用。”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