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人文足迹

|

这些人,那些事

|
发布: 7:31am 10/01/2022

龙记

芋饭肉羹

龙记

芋饭肉羹

【这些人那些事】族亲昔市各地开店传承 芋饭肉羹 飘香70年

报道/摄影:黄胜龙
柔:这些人那些事:“芋饭肉羹”昔市飘香70年
源自福建泉州永春的“芋饭肉羹”,经歴飘洋过海和岁月磨练后,如今在昔加末的味道一点都没变,而且更香浓够味。

打从1950年左右,一户来自中国福建泉州永春的郑姓人家,在昔加末市区的老巴刹熟食中心(现今昔市20楼)的10号摊档,贩卖永春传统美食“”,这股芋肉饭香迄今已在昔市飘香70年,历久不散,越飘越香。

昔市芋饭肉羹摊档店家的宝号,无论是从“成源”、“日兴”到“”,都是郑姓人家开创,而且都是族亲关系。

ADVERTISEMENT

他们的先辈从永春25都城内(大堀墘)到马来亚寻找生计,一开始是在家里烹煮家乡美食“芋饭肉羹”一家人享用解乡愁,后来先后在昔市各地开设摊店,一代代地传承和发扬光大。

柔:这些人那些事:“芋饭肉羹”昔市飘香70年
老饕们在昔加末“龙记”,品尝芋饭肉羹等美食。
从永春飘洋过海味道不变

若干年后,昔加末郑姓族亲到中国祖籍地永春探亲时,在当地品尝到口味和制法同出一辙的“芋饭肉羹”,都惊艳这道菜肴和亲情及乡情一样,经历飘洋过海和岁月磨练后,味道一点都没变,而且更香浓够味。

柔:这些人那些事:“芋饭肉羹”昔市飘香70年
郑标元品尝芋饭肉羹,直言有祖父当年手艺的味道。
郑标元:祖父1950年租档售卖

首位在昔市老巴刹熟食中心贩卖“芋饭肉羹”者,是郑声郁(1900年-1962年)。

他的孙子郑标元(76岁)在受访时告诉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祖父约于1932年带著妻儿下南洋,住在昔市巴耶布来;当年,他的父亲郑介华才10岁。

他表示,祖父原与两位兄弟在昔市苏丹街开茶楼,到了约1950年则到昔市老巴刹熟食中心,租用10号摊档售卖肉羹汤,并以“成源”作为宝号。

柔:这些人那些事:“芋饭肉羹”昔市飘香70年
先辈都曾在昔市售卖“芋饭肉羹”的族亲,齐聚品尝“芋饭肉羹”;左起为郑长福、郑标元和郑国威。

他说,祖父姓名的“郁”字,闽南话发音为“hiok”,因此其外号也叫“芋饭郁”(oo png hiok),昔市老一辈人家对这名字可能会有印象。

他说,当年祖母陈双在亚罗拉新村的住家,协助祖父准备芋饭肉羹的材料,后来祖母也制作永春糕点如绿豆糕给祖父售卖;祖父后来把摊档的后半部,分租给“发记”云吞面东主云昌尧和烧猪商谭生。

柔:这些人那些事:“芋饭肉羹”昔市飘香70年
郑长福烹煮的芋饭,香味浓郁。
祖父1962年去世摊档无人接手

他表示,祖母长年召每次5角钱的人力车,从亚罗拉新村前往昔市协助祖父做生意,而他也常跟随祖母一同前往。

他还记得,当人力车从昔市木桥欲上昔市警区的斜岭时,他就下车帮忙车夫推车,车夫都赞他懂事。

他表示,祖父在1962年去世,摊档无人接手,“成源芋饭肉羹”自此告一段落。

柔:这些人那些事:“芋饭肉羹”昔市飘香70年
一碗芋饭,历久不散,越飘越香。
郑国威:肉羹用10多种材料腌制

继“成源芋饭肉羹”之后,昔加末市议员郑国威的祖父郑长日和父亲郑标剑,也曾在昔市老巴刹熟食中心贩卖芋饭肉羹。

他说,祖父的摊档商号取其名字的“日”,加上“兴”字凑成“日兴”,售卖芋饭肉羹之外也售卖肉骨茶。

他表示,根据长辈们提供的资料,祖父的摊档写著“芋饭肉羹”,并听说肉羹是用10多种材料腌制、揉搓后,再用大面盆去煮。

柔:这些人那些事:“芋饭肉羹”昔市飘香70年
肉片搓揉成一团,再一片片扔入锅里烹煮。

他说,祖父半退休后把生意交给父亲郑标剑,而父亲小名叫阿狗,因为贩卖芋饭也被称为“oo png kau”(闽南话)。

他表示,祖父约1972去世后,正式由父亲打理“日兴”,叔伯堂兄等也曾去协助;昔市老巴刹熟食中心还未拆除改建昔市20楼前,“日兴”已结束营业,其父也已在去年10月去世。

郑长泰:1977年租店开设“龙记”

继“成源芋饭肉羹”和“日兴芋饭肉羹”之后,现年70岁的郑长泰于1977年,在昔市亚罗拉租店开设“龙记”。

他表示,他在1966年14岁时半工半读,早上到郑长日打理的“日兴芋饭肉羹”工作,下午在昔加末英文中学念书。

他说,父亲郑声珍几年后也到“日兴”工作,并在1972年先后向昔市老巴刹熟食中心的炸油条档位和陆兴记云吞面档租位,售卖肉羹汤、肉骨茶及卷面,他则在同年转为张益记云吞面打工。

他回忆道,父亲当时的营业时间从早上7时许至下午2时许,每碗芋饭30仙、卷面20仙。

柔:这些人那些事:“芋饭肉羹”昔市飘香70年
郑长泰在1977年租店开设“龙记”,父亲卖芋饭肉羹,他则在店里卖云吞面。

他说,他在1977年婚后到亚罗拉新村沙林路租店开设“龙记”,店租每月400令吉;他生肖属龙,小名叫阿龙,店名就用“龙记”。

他表示,父亲在店里卖肉羹汤和肉骨茶、卷面,他则卖云吞面,当时每碗售价80仙,而父亲留下的昔市老巴刹熟食中心档口则给交给弟弟打理。

后来,他把“龙记”交给父亲和弟弟们打理,他先后去新丽乐戏院同排的新鸿图点心店、焜明园卖芋饭肉羹,目前住在新山。

他说,他的妹妹帮父亲打工最久,她目前在昔市谢振群路开店卖芋饭肉羹。

柔:这些人那些事:“芋饭肉羹”昔市飘香70年
葱花和炸洋葱碎,都是“芋饭肉羹”的绝佳配料。
郑长福:用八卦碗瓷匙保持“龙记”传统

2021年5月,继郑长泰等人之后接手的郑长谈去世,他们的弟弟郑长福(57岁)在隔月接管“龙记”,延续昔加末郑氏族亲与“芋饭肉羹”的情缘。

郑长福表示,他和兄姐们都曾替协助父亲打理生意,而他自9岁开始,就到昔市老巴刹熟食中心协助父亲。

他说,过去四五十年,他从事电工和油漆,空余时就到店里协助父亲和兄长,而他的妻子苏丽雅已在“龙记”工作25年。

他也售卖肉骨茶、烂猪脚、卷面、干花肉,但最畅销的还是芋饭肉羹。

柔:这些人那些事:“芋饭肉羹”昔市飘香70年
郑长福沿用父亲和兄长传授的手法,把经腌制和搓揉的肉片扔入锅中烹煮;右为其妻子苏丽雅。

此外,他仍选用八卦碗和瓷匙,以保持“龙记”的传统;制作肉羮时也会先把上肉切皮除油腌制一天,下锅前才用薯粉搓揉。

他住在雪州巴生的堂兄郑长明(66岁)表示,他曾前往永春探亲廿多次,每次都能在亲戚家吃到芋饭肉羹,而当地最著名的芋饭肉羹店座落在蓬壸镇。

他赞叹,在永春品尝到芋饭肉羹,才发现飘洋过海来到大马之后,其味道一点都没变。

柔:这些人那些事:“芋饭肉羹”昔市飘香70年
郑长明:在中国永春品尝芋饭肉羹,才发现传统美食飘洋过海到大马之后,味道一点都没变。
柔:这些人那些事:“芋饭肉羹”昔市飘香70年
郑长福示范搓揉的肉片的动作。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