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人文足迹

|

这些人,那些事

|
发布: 8:20am 24/01/2022

天后宫

天后宫

武吉港脚百年天后宫 走过百年充满传奇故事

报道/摄影:蔡振泉(部分照片为档案照)
柔:封底:《这些人那些事》(1月24日刊):武吉港脚百年历史天后宫,充满传奇故事
2010年5月8日众理事与旧庙合影留念后,就动工展开重建工程。(档案照)

(武吉港脚23日讯)传统上,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神庙;庙宇是早期华裔先贤南来本地寻找生计时最主要的心灵寄托,只要先贤们的生活安定下来后,就会在当地兴建庙宇,烧香膜拜。

庙宇也扮演著凝聚当地华人的角色,一些庙宇更是地方领导机构,有重要的历史文化遗迹,有着华裔在这片土地上奋斗的轨迹。

ADVERTISEMENT

位于东甲县的武吉港脚与许多新村一样,有着雷同的形成过程,也有着超过百年历史的庙宇,而这庙宇的许多传奇故事,是当地居民共同的记忆与经历。

本期《大柔佛》社区报的《这些人,那些事》,就透过史迹为读者述说的故事,以及那口永不干涸的水井。

柔:封底:《这些人那些事》(1月24日刊):武吉港脚百年历史天后宫,充满传奇故事
2011年4月24日天后宫新殿落成启用,进行 “嘉礼踏宫”开幕仪式 。(档案照)
神明指示“矿石山”建庙
天后宫经过数次重建

你知道“港脚”的意思吗?其实,港脚指的是(港主落脚)的地方。

早在1903年,一名潮州人张瑞合南来时,就定居在现今的武吉港脚,并成为利丰港港主直到1917年,当时其办公室“大厝”就位于武吉港脚教堂旁的地段,是间亚答屋,当地潮州人就称该处为“港脚”(Kangkar)。

据了解,当时张瑞合雇用一批华裔祖辈来拓荒种植甘蜜,生活艰辛加上思乡情愁,他们就靠着精神信仰来抚慰在异乡的心灵。

当年的武吉港脚还没有庙宇,华裔只能在农历初一和十五,在住所(现今武吉港脚新村门牌180至183号)前烧香拜神求平安及焚烧金银纸。

说也奇怪,许多次焚烧金银纸时刮大风,金银纸都会被吹到附近俗称“矿石山”的山脚下,导致野草也着火燃烧,令人不解。

数年后,先辈们有意在当地兴建一间庙宇,在请求神明指示适合地点时,突然大风吹向燃烧的金银纸,金银纸及火苗再次飘到同一地点,先辈们就认为是神明属意的建庙地点。

在先辈们的共同努力下,一间小小的华人庙宇——天后宫(又称妈祖宫)终于在当地建起,先辈们也有正式的膜拜场所。

多年来,先辈们的努力与付出,天后宫经过数次重建,才有今日的规模,庇佑一方百姓。

柔:封底:《这些人那些事》(1月24日刊):武吉港脚百年历史天后宫,充满传奇故事
七星灯高高亮起,象征庄严肃穆的仪式正在进行 。(档案照)
吴木泉:紧急状态成华人集中点
汇集各籍贯代表发展庙务

上世纪50年代,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华人被集中在华人新村内,武吉港脚新村也成为各籍贯华人集中点之一。

人口多了,庙宇香火更旺盛了。先贤们为了更有效管理庙务,成立汇集各籍贯代表的理事会,集合众人力量共同为庙务发展尽力。

1961年妈祖游境全程12公里

庙宇理事吴木泉(82岁)披露,1959年在利丰港泰昌公司的支持下,妈祖庙展开重建工程,次年竣工;1961年首次举办妈祖游境仪式,全程约12公里。

他说,50年后的2009年,庙宇第二次重建,并在2011年妈祖诞辰庆典上正式启用,同年也举办天后圣母圣诞千秋圣驾巡境武吉港脚及利丰港。

近两年,冠病疫情影响各个领域,庙宇也不例外,惟义工们仍定期清理庙宇,让天后宫常年保持干净,也显示当地人对庙宇的爱护;武吉港脚天后宫理事会席陈栋樑对此表示感谢,并指该庙目前仍局限开放,善信膜拜时须遵守防疫标准作业程序。

柔:封底:《这些人那些事》(1月24日刊):武吉港脚百年历史天后宫,充满传奇故事
2011年天后宫新庙落成绕境仪式,游神队伍在利丰港街道巡境 。(档案照)
各籍贯戏班轮流公演
传统戏班没落改歌台表演

庙宇是传承民俗文化的重要场所,武吉港脚天后宫亦是如此。

每年元宵节,天后宫都会进行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如“博豆狮”和“借红包祈福”等;妈祖诞辰庆典会公演至少3天酬神戏,还会进行过平安桥或过火坑等仪式。

当时,酬神戏会轮流礼聘福建戏班2年、潮州戏班1年及海南戏班1年,象征各籍贯和谐共处;农历八月十六齐天大圣诞辰的酬神戏则礼聘木偶戏班演出。

然而,随着时代变迁,传统戏班逐渐没落,理事会只能改为歌台表演。

妈祖诞升七星灯

天后宫庙祝周亚明对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指出,每年农历三月廿妈祖诞辰,庙宇旁就会升起高高的七星灯(也称孔明灯),人们从远处就能看到。

他说,七星灯与九皇诞庆典必会立起的 “高灯嵩”的竹嵩相似,寓意神明指路,邀请众神前来欢聚,所以妈祖诞庆典结束后就要把灯取下。

凿井石头成“镇庙之宝”
水井永不枯涸

水井是华人新村的重要标志之一,在还没有自来水供应的年代,人们是靠着水井取得水源;在武吉港脚天后宫,就有一口永不枯涸的井,曾是当地居民最主要的水资源。

武吉港脚天后宫理事会副主席张文家向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指出,该井自60年代挖掘后,井水就常年满溢,就算严重旱季导致其他的水井乾涸,天后宫的水井依然流淌著源源不绝的净水。

他披露,当年村民在神明(大圣爷)的指示下,在上述地点凿口水井,神明还示意挖掘到一粒白色大石头时,就是水井的深度。

“于是,村民们就合力用锄头凿井,不料在深度达约8尺时,真的发现奇怪的大石头。”

他表示,当时有人把石头抱回家约7天,却频频遭遇不顺,过后在神明指点下把石头送回庙里,家中才又恢复顺遂;如今,该石头已成为“镇庙之宝”,放置在妈祖神坛下方接受香火膜拜。

至于那口井,村民门用洋灰巩固后井壁后,就开始有水从缝中流了进去,每当有人取了井水,缝中很快就会流出水,直到填满为止。

柔:封底:《这些人那些事》(1月24日刊):武吉港脚百年历史天后宫,充满传奇故事

陈栋樑感谢理事会、善友组、义工们高度配合与协助庙务工作。

柔:封底:《这些人那些事》(1月24日刊):武吉港脚百年历史天后宫,充满传奇故事
张文家指天后宫旁的水井从未干涸,在旱季或制水时,让村民们不必担心水源问题。
柔:封底:《这些人那些事》(1月24日刊):武吉港脚百年历史天后宫,充满传奇故事
吴木泉(最前方)在1961年曾参与游神,从庙宇步行至实廊,再前往十支新村。(档案照)
柔:封底:《这些人那些事》(1月24日刊):武吉港脚百年历史天后宫,充满传奇故事
82岁的吴木泉见证了武吉港脚天后宫的发展过程。
柔:封底:《这些人那些事》(1月24日刊):武吉港脚百年历史天后宫,充满传奇故事
天后宫后方山坡上的善修堂(观音庙)环境清幽 ,是休闲打卡的好去处。
柔:封底:《这些人那些事》(1月24日刊):武吉港脚百年历史天后宫,充满传奇故事
早期没有公共义山时,一些先辈会安葬在庙宇旁,武吉港脚天后宫旁就有约10座百年古墓,其中一座墓碑上注明民国五年六月廾四(1917年6月24日)。
柔:封底:《这些人那些事》(1月24日刊):武吉港脚百年历史天后宫,充满传奇故事
天后宫娘子军巾帼不让须眉,负责抬妈祖神轿全程绕境,引人注目。(档案照)
柔:封底:《这些人那些事》(1月24日刊):武吉港脚百年历史天后宫,充满传奇故事
周亚明指出七星灯竹嵩的高度为31尺6吋。
柔:封底:《这些人那些事》(1月24日刊):武吉港脚百年历史天后宫,充满传奇故事
天后宫首次绕境仪式 ,游神队伍徐步来往至利丰港“泰昌公司”,全程约8公里。(档案照)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