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暖势力

|

最新文章

|
发布: 5:22pm 14/02/2022

失明

失明

11岁失明没放弃自己 黄开修黑暗中“发光” 

报道:傅思敏 照片:新书推介礼Zoom截图
《习惯黑暗:一位视障人士的奋斗历程》新书推介礼是透过线上的方式进行。

眼前触目可及的世界变成一片黑暗,不意味着生活会永远被困在黑暗中。只要你愿意且不放弃,你也能在生活中亲手画上属于自己的色彩。

在幼年时期的黄开修博士,并没有因为忽然从光明陷入黑暗而放弃自己,相反,他奋力向上,于多年前考获博士学位后,如今在马来西亚开放大学(OUM)任教。

近日,他将自己不平凡的经历书写成书,由译者张美莉协助翻译成中文,出版了名为《习惯黑暗:一位视障人士的奋斗历程》的自传,阐述他如何凭着自己的毅力和他人的协助,在黑暗中摸索前进,寻找在黑暗中属于自己的光明。

黄开修希望,他的新书能为更多人带来启发和感动。
黄开修:写书盼能带来正能量 

黄开修希望透过此书,能够让更多人了解视障人士;同时也希望这本书可以带给大家更多正能量,为更多人带来启发和感动。

“最重要的是,对于尤其是很失落或面对不如意的人,(希望他们)读了这本书后,能够重新看到希望,重新站起来。”

面对困难自我醒觉很重要

他在新书推介礼上指出,在面对困难时,自我醒觉很重要。

“很多时候,在一件事情上,要或不要都是来自我们本身。

“当然,也有好多贵人给我支持和鼓励,所以我觉得我应该更珍惜和感恩。而且当他们都给我打气时,如果我放弃,会觉得很对不起他们。”

他指出,失去视力并不意味着就必须放弃,因此不妨给自己一个机会先尝试。

步伐慢没关系只怕不动

他说,步伐慢一些并没有关系,因为不怕慢,只怕站着不动。

他表示,《习惯黑暗》的书名是他与张美莉在聊天时迸发出的灵感,而书写这本自传的初衷是为了描述一个人活在黑暗里,如何去摸索和活出最好的自己。

“还有最重要的是要习惯它(黑暗),因为已经不能够再改变什么。所以我们选择这个主题,描述一个人,尤其是视障人士如何让自己活得更开心、自在,什么处境都好,最重要是要习惯。”

同学安慰鼓励成推动力

黄开修也分享,书中谈及的几个故事,时常成为一股推动他的力量。

“比如在我停学前,有位同学走到我面前跟我说:‘开修你继续来上学啦,开修我知道你现在眼睛不好,看得不是很清楚,但我很希望你能继续来学校跟我们一起学习和上课’。当时的我原本是有些气馁和沮丧的,当有一个人走到我身边跟我说这些话,我觉得很欣慰。”

他忆述,失去视力后,在学校范围内走动时,常常会碰到花盆或跌进沟渠内,而周围有很多同学嘲笑他,但这位同学没有这样做,反而是走到他身边安慰他鼓励他。

“为什么我会把他这几句话都写在这本书,是因为在我正式停学的几个月后,我听到一个不好的消息,这位学生因为溺水离开了我们。

“我觉得他留下给我的这几句话非常有意义,到今天,我时时刻刻,尤其是在我面对一些困难和挑战时,都会想起他对我说过的这句话。

“所以我更应该要坚强,更应该努力,不应该放弃。”

他表示,这名同学在学校因为性格调皮,因此在校园内非常不受欢迎,但他的爱心很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佩。

“他是我的其中一个推动力,当然也还有其他的,都可以在我的自传里读到。”

此外,他透露,在过去两三个月内,他一直都忙着学术上的工作,包括向一些公立大学提交数份会议论文(conference paper),以研究如何使用一些辅助技术来协助视障人士在科学、地理、数学等科目可以更方便和更有效地学习。

张美莉(下排)表示,她在翻译黄开修新书的过程中,获益良多。上排左起为饶玉明和黄开修。
张美莉:翻译过程获益良多 

译者张美莉表示,她在翻译过程中获益良多。

“我每天都在细细思考他(说过写过)的东西,我觉得我们从开修身上学到最多的就是接受。而且我觉得开修在接受了之后,展现了一个很坚韧的精神。”

锺汉源说,黄开修除了忙着自己的事业,还非常积极地参与社会和公共领域的工作。
锺汉源:遇困难时没放弃追梦 

作为《习惯黑暗:一位视障人士的奋斗历程》推介人的锺汉源表示,这本书的推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尤其因为冠病疫情,大家都经历了非常黑暗的时期。

“在这两年里,大家都生活得非常不容易,所以这本书的出现是及时的,因为在这个非常灰暗的时期,大家在面对各种挑战后,都在寻找要如何从疫情中去开启下一步的人生。”

也是马来西亚佛教青年总会前总会长的他说,开修在10岁时并无视力障碍,但在11岁时失去了视力,忽然从光明掉进黑暗的世界里。

“我们很庆幸,开修在陷入黑暗世界时,能够重新出发,在困难时没有放弃,反而是更有信心地去追求他的梦想。最后,他真的在人生的奋斗过程中,达到他在这个阶段(所设下)的目标。”

他表示,开修在奋斗的过程中,除了依靠着本身坚强的意志力和信念来支撑,另一个不可忽略的便是他的身边出现了非常多的善人。

“有那么多的善人和贵人来给他各种援助,其实是起源于他本身的信心,还有他本身想要去追求的那个梦想。”

他指出,这是因为开修所追求的梦想,不仅旨在让他自己可以突破重围,更包含了去协助其他视障人士的使命。

盼改变对视障者错误理解

他表示,开修因为自身的经历而让生出了一种使命感,即想要去改变社会上很多人对视障人士的错误理解。

“因为很多人都认为视障人士只能够当按摩师。所以开修希望有一个改变,从他自己身上活出一个可以改变世人对这一方面错误观点的样子。”

他表示,开修奋力向上的举动,可说是一个利己利他的行为,正因为秉持着这样一个利他的念力,开修感召到善缘和贵人到他身边,与他一起努力。

他说,开修不仅有自己的事业,还非常积极地参与社会和公共领域的工作,包括向政府争取改善视障人士的福利。

“他通过自己的故事和身体力行和故事感动了很多人,带给这个社会各种正能量。”

他形容,开修的成长和奋斗经历是令人敬佩和震撼的,而开修也都把这段经历书写在他的自传中。

“所以我希望各位能够用心去研读他的著作,他的每一段文字,甚至是每一个字都带着生命的音符,都在跳动着,也在激发着我们每一个人能够更积极地朝向康庄大道。”

冯国坤(右)说,他因为黄开修的经历,了解到了视障朋友在社会上面对的种种挑战。左为主持人饶玉明。
冯国坤:面对苦难仍带幽默感 

黄开修的好朋友之一冯国坤形容,开修是一名非常亲切、友善和谦虚的朋友。

“他也充满了幽默感,这是令我感到敬佩的,因为他无论面对什么样的苦,他还是会带着这个幽默感。甚至有时候当我跟他讨论关于社会的一些现象时,或者当我抱怨或为他的经历愤愤不平时,他总是还是可以谈笑风生地面对,把事情轻轻带过。”

他透露,他曾陪伴开修前去东马,以便开修能够为自身的博士论文收集研究资料;他也看到了开修寻找工作时的艰难,让他了解到视障朋友在社会上面对的种种挑战。

大无畏精神面对挑战

他表示,今天的开修仍一如既往地抱着坚定的意志、坚毅的精神,勇往直前。

“过去的他是这样,现在的他依然是无休无止地展现他大无畏的精神,并为我们的社会,尤其是视障朋友们发光发热。”

他表示,目前社会上许多人依旧对视障这个课题感到非常陌生,而他也因为开修的经历,一直都在反思道,若万一自己有一天失明了,应该怎么办?

他说,如果有一天他失明了,开修便是那位引路人,教会人如何去面对眼前的黑暗。

“他的书,让大家更了解视障朋友们的立场和状况。”

许雪翠(下排)表示,从黄开修的新书中,蕴含着希望、勇气、力量、积极和阳光。上排左起为饶玉明和黄开修。
许雪翠:求学求职路历尽艰辛 

黄开修的另一位朋友许雪翠表示,直到读了开修的新书后,她才更了解开修这些年的经历。

她指出,这些经历包括,开修在10岁那年失去了妈妈、在11岁那年一直希望自己能重新看见、在求职路上历尽艰辛、在求学期间有好几次因为经济问题差点辍学,也无法完成出国攻读硕士和博士的梦想。

她分享,书中最让她印象深刻的其中一个篇章,是开修在其中一年的屠妖节当天,收到了最有价值的三角钱的故事。

没有视障者不曾被打抢

“屠妖节那篇,说的是有一位印度朋友把身上仅有的三角钱捐给了他,而这个篇章里有一句话,让我深深地感到很心痛,这一句话说的是:‘没有一位视障人士不曾被打抢’。这个社会到底有多残酷,我们与善与恶的距离到底有多远,到底有多近。”

她表示,尽管开修的书中有一些伤心的经历,但读者不会在书中的字句里找到一丝的埋怨与哀伤,也不会看到痛苦和绝望,更多的反而是希望、勇气、力量、积极和阳光。

“开修说他最大的成功是突破了自己,这句话很多人都讲过,但是由开修说出来特别有重量。”

打开全文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