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星云

|
发布: 7:00pm 16/03/2022

大脑

惯性思维

自我批判

清晰

大脑

惯性思维

自我批判

清晰

等候时,思维也能复新/微言(八打灵再也)

作者:微言(八打灵再也)

说好8点前要到达,我瞄一眼手机上显示的时间,已经是8点30分,迟到了。并没想过要迟到,但是,搭地铁转线再招电招车,加上早晨的高峰路况,纵使我心急如焚,车辆却依旧缓缓行驶。这个心急在当下找不着对策。

到达了与母亲约定的地点——二楼的手术部门诊室,我欲进等候室找人,却在门口被护士拦下。因为冠病肆虐,那里只能让病人在里面等候,没人能陪同入内,以减少人流。我告诉护士我必须陪同病人看医生,因为她听不明白医生的口述。护士并没通融,但也没让我特别为难,只说会诊时才让我入内。

ADVERTISEMENT

于是我站在外面的走廊给里头的妈妈打电话,让她安心等会,看医生的时候我才陪同。外面也有不少陪病人来的人,走廊上没有椅子让人歇息,大家只能不断徘徊,或到楼外透透气。于是有的人坐在地面,有的人靠着栏杆发呆、听电话、刷手机。我想,我们心中都有一个渴望,希望自己陪同的病人手中的号码赶快被“叮咚”。

等候室只有一个入口,隔着走廊和它的,是一面砖墙,让人看不到室内的情况。我有点纳闷,为什么建筑师不选用玻璃镜面,让里外的人都能打个照面?显然我也不能站在等候室入口太久,那是唯一进出的通道,有两个护士把守,并设有体温感应器和MySejahtera的二维码。一个小角落,如此稠密的人流,把守的护士是有必要让这个入口保持通畅的。

尝试打破的惯性

闲着也是闲着,我走到对岸的走廊,望向等候室的入口。这下竟意外让我看到里面的情况。在我的视野之内,每个病人都尽量保持距离,柜台的医护人员在帮病人处理手续,偶尔有医护人员推着仪器经过。我看到了妈妈就坐在里头,一颗因迟到而悬着不安的心终于落了下来。我才醒起一个常识:与其站在视觉盲区里着急,不如走出那个盲区,去找可以眺望的角度。这样也许就能看到事物不同的面貌,甚至能得到更宽的视野,让自己有更的概念,不再一味的瞎猜。

入口是我距离妈妈最近的地方,也是被公认该在那里等候的地方。所以那里一两米内都是拥堵的,很多人对此都有一个主观的思维:“在这里等就好了。”

其实为什么一定要在那里等?

我们很常被主观思维所主宰。即使前面看到的是一面墙,我们也宁可相信大脑最快传达的信息,觉得“这里最靠近、最方便、大家都在这里等”,而极少让大脑去或辨识:在这里等,是否已是最好的选择?

刻意的自我批判,不仅能让自己走出视野的盲区,也能拉拔自己走出舒适圈,去做一些不被大脑惯性公认的事。好比说:空闲时就刷手机。空闲下来,我们很习惯地刷手机,但是,你可曾问自己:是吗?除了刷手机就没别的事可做了吗?为什么不能看书、看纪录片、学习语言?你不刻意的去问,大脑就习惯性的传达给你去刷手机的信号,因为这是自个儿经常、也是大部分人会做的事,自己最初的习惯和认同就把这样的信息输给大脑了。

当我们抱着提升自己的念头去思考,就叫作“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大脑的“技术活”,能令我们有更恰当的决定。思维的基础是预测形势,我们都会面临复杂的选择,此时就需要获取最佳的信息,做出最好的决策。

大脑的天性是惰性,喜欢享受多于思考。这也是很多人更喜欢沉浸在打游戏、刷手机、追剧、吃喝玩乐里的原因。因为做这些事情不需要太复杂的思考,大脑不用耗太多精力。这也是为什么自律的起步总是最困难、最需要时间去磨合的,因为我们必须打破大脑的惯性,刻意去做一些事。但是,带着批判的思维去观察大脑,刻意操练它,让思维活跃,生活也可以不再一味的枯燥。就像一个等候的空间,也能让思维活跃起来,复新自己的常识。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